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然后指出城市群空间层级对城市存在重大影响;接着引入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从城市地理空间、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及城市开放度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城市群的空间层级结构,并应用该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层级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2.
张硕城  陈述 《南方经济》2001,146(11):78-8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以向东部沿海地带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替代了原已实行30多年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广东省也同样实施向沿海地带倾斜的“梯度推移发展战略”,使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粤港澳经济趋于一体化,广东省内各地带间经济梯度发展的总体态势已经形成。该书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对北度推移的实际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在实证基础上对梯度推移发展战略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动态演变及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各城市之间也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差距。文章结合经济重心的研究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从1982-2013年经济重心的位置、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进行计算,结合相对经济发展速度、偏态系数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讨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对区域均衡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李娜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22-26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将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焦点.长三角海洋经济区作为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区之一,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达.但海洋经济作为陆域经济的延伸,行政区经济仍较为明显,各地区协调性较差.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以长三角沿海城市为地域研究单元,进行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并从产业结构和行业优势等方面分析长三角各地区海洋产业发展态势.基于此,提出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格局,即“三角两翼一带”,加快海陆统筹、区域协调、江海湾联动发展,促进长三角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着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文章在分析数字经济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了长三角各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对数字经济影响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效应评估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降低了长三角地区的劳动收入份额;不同省份、不同产业的这种负向影响具有异质性,劳动力越丰富的地区和产业,抑制效应越明显;数字经济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抑制效应是通过劳动生产率提高效应和就业削减效应两大路径实现的;数字经济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边际抑制作用随着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而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6.
评梯度推移理论与政策在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城市群竞争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建设强大的城市群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关键所在,也是构筑我国新一轮财富集聚战略平台的迫切需要。城市群竞争力的强弱常常取决于城市群的资源聚集与整合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群竞争也是城市群经济整合能力的竞争。本文探讨了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及模式,寻求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常,经济学家研究的或是资源配置和宏观景气,或是经济制度及其运行;城市经济学家则侧重研究企业或居民的选址,与空间建立了联系.到目前为止,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领域,关于经济转型与空间演变的图像尚不清晰.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概念分析,通过讨论政府竞争和企业选址的动机,以及人地矛盾和信息冲击,揭示要素流动及其空间分布的背后机制,透视长三角城市群将可能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城市质量和城市距离两方面改进城市引力模型,以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和柳州的经济联系总量最大,处于“双核心”地位;其它各市与核心城市及相邻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大;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总量差距明显。可通过实行“双核”、“圈层”和“组团”空间整合模式,实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12.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与空间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常,经济学家研究的或是资源配置和宏观景气,或是经济制度及其运行;城市经济学家则侧重研究企业或居民的选址,与空间建立了联系。到目前为止,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领域,关于经济转型与空间演变的图像尚不清晰。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概念分析,通过讨论政府竞争和企业选址的动机,以及人地矛盾和信息冲击,揭示要素流动及其空间分布的背后机制,透视长三角城市群将可能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将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焦点。长三角海洋经济区作为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区之一,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达。但海洋经济作为陆域经济的延伸,行政区经济仍较为明显,各地区协调性较差,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沿海基础设施有待对接、海洋产业趋同、海洋科技尚未形成合力、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有待联动、海洋合作体制机制不成熟等。论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以长三角沿海城市为地域研究单元,进行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提出长三角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三大类型,即海洋经济核心区、海洋经济发展区和海洋经济潜力区。基于此,提出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格局,即三角两翼一带,加快海陆统筹、区域协调、江海湾联动发展,促进长三角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长三角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瑞娟 《改革与战略》2009,25(6):118-121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发展对中国沿海经济乃至整个国家都有重大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是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各城市之间地区分割比较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探讨了长三角服务业一体化的思路和具体措施,认为:首先各地应该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次要撤除各种行政壁垒,促进市场一体化;再次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各城市应该有所侧重,进行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6.
17.
对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化是长三角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撑点和强大的经济引擎。通过多年对外开放,长三角经济已成为开放度最高、竞争力较强的一个区域。但以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外向型模式面临着诸多矛盾与问题,难以支撑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表现。为实现这一目标,长江三角洲必须通力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  相似文献   

18.
文化力促进区域经济反梯度推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力日益成为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力是除要素禀赋、区位条件之外又一具有强大能级的区域经济资源。文化力依靠与科学力、生产力等的内在关联,共同整合区域稀缺资源,构筑区域经济增长体系,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文化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力量,突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传统理论框架,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新的视角和亮点。本文从文化力的作用机理和区域经济反梯度推移的理论视角出发,进行初步的理论探析。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以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为核心,以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日益提高为导向,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其一体化协同发展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文章从城市群概念入手,总结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对我国的影响与作用,并对其发展前景从一体化空间体系建设、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以及区域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整合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发展呈现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态势,区域竞争力更多地以城市群显现出来,因而,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政策层面上应具有宽泛而长期的城市眼光。同时,在世界日益网络化的进程中,城市群整合既具有微观的经济基础,也具有中观的演化逻辑。城市群整合具有空间(地理)的、经济的、规划的多重意义,城市群整合是空间要素为了完成既定的空间标的而采用不同的空间过程优化策略,其整合空间形态不仅取决于城市群聚落已有的纹理和密度,还取决于文化、政治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