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市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与方法——以宁夏银川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市域是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划调整的重点领域。区划调整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民族、文化、风俗、资源、环境、发展潜力和发展愿望等因素也是主体功能区划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市域本身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主体性"要求的产物。立足于市域的空间尺度进行主体功能区划,有助于发挥其在行政结构体系中的作用,能更好解决区划中的"边界"问题,增强"功能类型区"空间管制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借用承载力的理念,通过状态空间法构建主体功能指数,并据此以银川市为例对市域主体功能区划进行了尝试性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2.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综述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李雯燕  米文宝 《经济地理》2008,28(3):357-361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实践操作方法、研究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郁  丁四保 《经济地理》2008,28(5):849-852,861
由于流域上下游各行政区各自为政、主体功能定位不明确,使得水生态安全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愈加明显,影响全流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对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分析,提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理,以乡镇为评价单元,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对公路网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各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对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各评价单元的交通优势度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长株潭核心区交通优势度呈现长沙市区"一主核",株洲和湘潭"两次核",并向外圈层依次递减的格局,且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规划提出四类主体功能区划分,旨在解决以"四大板块"为区域划分基础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缺陷;从生产力的视角分析,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是对区域联合"自然"生产力的培育和保护,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则是对区域联合"人为"生产力的改造和提升。  相似文献   

6.
海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生态补偿是一新的研究课题。在探讨海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生态补偿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市场价格法、成果参照法、替代市场法和专家评判法,构建了生态补偿额度的估算模型,并尝试应用于福建省罗源湾的案例研究,同时提出相应的补偿方式和政策建议。该文有助于完善海湾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决策的可操作性,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关天经济区中的天水市为实例,基于全国和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划对天水市的空间定位,利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方法,以乡镇为单元,将天水市国土空间划分为河谷川道城镇和工业园区、渭河南北黄土丘陵农业生产区和西秦岭与关山山地重点生态保育区,提出了三类分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国土空间功能区划的大框架下,根据空间发展战略的指向和地域功能分区,提出未来"‘十’字型布局,组团式发展;建产业高地,兴文化名城;联结陇东南,融入大关中"的空间发展战略。分析了天水市未来城镇体系和核心城区组团发展格局,提出绿色高效农业、工业、旅游文化及服务业的发展与空间布局,以及未来产业体系培育与空间发展途径,力求对天水未来空间格局的调整和合理布局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8.
依据国内外主体功能区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考虑到农垦团场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特殊重要作用,文章提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疆垦区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是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屯垦、维稳、戍边三大能力;配套政策要围绕着有利于尽快建设城镇型团场、有利于人口集聚和留守、有利于生态经济发展来制订。  相似文献   

9.
刍议主体功能区划中禁止开发区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参与文化与自然遗产管理的各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到2020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准备在未来继续划定大量新的保护区域.如果不及时明晰作为划分起点的禁止开发区的确定标准,将会给四类主体功能区的空间界定和配套政策制定带来更多矛盾.  相似文献   

10.
钟高峥 《经济地理》2011,(5):839-843
老少边穷地区是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的空白区,其功能区划对落实我国整体主体功能区划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典型案例地湘西州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主体功能限制开发背景下区域空间功能区划的思路、指标体系、区划方案等内容。基于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评价基础上,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部署,提出了2级3类的功能区划方案,可为其它同类型区域的功能区划提供典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特色商业区支撑系统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耿  李燕 《经济地理》2005,25(4):521-524,531
选取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中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区,通过对其目标路段的对比分析,揭示各种要素在特色商业区支撑系统中的作用,指出影响商业空间效益的内部原因,为相关部门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钟海燕  赵小敏  黄宏胜 《经济地理》2011,(9):1523-1527,1551
协调土地利用分区与主体功能区对于指导区域空间有序开发、实现区域土地利用的差异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从分区目标、分区内容、分区指标和分区方法等4方面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和土地利用分区的关系,指出两者的协调应在战略层面实施;然后以环鄱阳湖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区主体功能分区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图等,通过制定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属性赋值规则,在ArcGIS9.2中进行叠置分析和空间聚类分析,得到环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区图,将环鄱阳湖区划为农业用地区、生态林用地区、城镇及工业用地区和湿地保护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用途管制措施。结果表明,将主体功能区成果应用于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在用地上落实分区成果、实现地域功能管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ArcGIS软件提取了1962、1974、1982、1991、2000和2008年广州市区公交线网信息,通过建立5×5m的空间网格,采用覆盖率、核函数密度、人口重心及全局空间自相关等指标,对各时期居民基于常规公交出行的可达空间及演变格局进行分析,对出行便捷程度的变化做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城市常规公交的居民可达空间经历了旧城集中、外围延伸、网络完善、放射外拓四个演变阶段;常规公交线路逐年增加,公交出行需求不断增大;公交服务的覆盖面积不断增大,但覆盖率有所下降;常规公交出行的空间差异性下降、公平性增强,当前基于通勤出行的便捷度比较低。常规公交、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的接驳组合、优化布局成为公共交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潘裕娟  曹小曙 《经济地理》2011,(9):1483-1488
借助经济基础理论,结合广州市的两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区位商法对城市各行业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全市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较小,城市以服务本地需求为主;第三产业优势明显,尤其是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2008年的区位商都在1.9以上。物流业是广州市各行业中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最大的行业,2008年的值为1.25。进一步对物流业内部进行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分析,得出各部门的区位商都大于1,表明它们都具有基本活动部分。两个年份中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变化最大的是铁路运输部门,由2004年的3.91下降到2008年的1.72,说明铁路运输一直以服务城市外部需求为主,但比重有所下降;增长幅度较大的是水路运输和邮政业,其次是公路运输和装卸搬运部门。航空运输部门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最高,且发展稳定。最后,把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划分结果与物流业各部门增长率相结合,可将广州市物流业分为3类:第一类是包括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在内的优势部门,表现为增长率高,基本部分突出;第二类是包括公路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邮政业在内的重点部门,增长率高,非基本部分突出;第三类是铁路运输部门,有下降衰退之势,但其基本活动部分突出。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证了牡丹江市区的产业定位、入世(WTO)后的产业结构适应性、重点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构建等问题。提出了牡丹江市区应充分利用传统产业的雄厚基础,形成以林纸、化工、医药、食品、建材、旅游为主体的优势产业部门,并对电子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适度超前的战略性投入,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良性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6.
李庄容  陈烈 《经济地理》2005,25(6):876-879
选取供求状况、空置率、成交单价以及二手房市场等指标对广州市房地产业整体发育状况进行判断;运用成交比例、人口密度、发展熟化程度等指标对广州市域内部各行政区的房地产业发育程度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结构方程式模型的广州城市形象元素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山河  陈烈 《经济地理》2010,30(1):69-7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形象在城市战略规划和城市营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城市形象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应该只局限于某几个城市规划专家的视角,而应该包括其他利益群体的观点。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本地居民、城市规划专家、旅游者的视角,采用因子法分析城市形象。引入结构方程模型,从会展参与者的视角探求城市形象形成机理尚属首次。利用1 009份广交会参与者调查问卷,以结构方程式模型(SEM)中的路径分析对广州市的城市形象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现代建筑、水、多元文化、工作环境、国际化、活力、文化艺术、事件、购物、夜生活、舒适性和安全性等12个形象属性对广州形象的形成都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作用;②城市形象对广交会参与者关于广州发展预期有正向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建设用地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秀琴  阮伟致  江华 《经济地理》2006,26(1):114-117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了近年来广州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非农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改造缓慢及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低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同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初步探讨了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毛蒋兴  阎小培 《经济地理》2005,25(2):185-188,210
在评述国内外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影响作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为案例,利用有关政府部门资料、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引入定量分析和GIS、RS空间分析技术,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我国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首先论述了城市交通系统发展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引导作用;接着应用GIS和RS技术分析论证了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对土地利用开发的刺激作用;然后应用GIS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价格的影响作用;最后阐明了城市交通系统对广州各类用地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