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波  孙鹏祥  蔡溢 《云南金融》2011,(3X):116-116
宗教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热门的思想不断被解放,"宗教热"逐渐成为了当今媒体广泛讨论的问题,当然这个"热"是跟改革开放以前的"冷"的比较,现在主要表现在了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现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李明媚 《中国外资》2011,(18):190+192-190,192
宗教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圣地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著名宗教场所也是主要的旅游参观景点,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旅游地的重要吸引力。如何合理、科学开发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保持宗教文化与宗教文化旅游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21世纪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用可持续发展观看宗教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宗教旅游的不断发展,很多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宗教旅游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以可持续性原则作为发展宗教旅游的指导思想。开发宗教旅游要与维护传统宗教的正常发展联系起来,同时要满足游客的精神追求,帮助游客提高其传统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福建持续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旅游经济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福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大力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5.
王艳丽 《金卡工程》2010,14(9):325-326
寻根谒祖旅游以其独特的文化同源性吸引着特定的旅游群体,其开发不能停留在浅层次上,需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进行全面的挖掘,并找出这些文化与寻根旅游的契合点。黄帝陵是陕西十分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黄帝陵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和文化旅游的圣地,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华文明起源问题和人民群众获得历史知识及增强爱国热情的重要基地。本文对陕西黄帝陵的寻根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玉婷 《中国外资》2012,(22):277-277
通过对旅游行业发展的介绍,提出旅游管理专业课改革发展是必要性,就本人的教学经历,概况旅游宗教文化教学的现状及特点,发现该课程教学发展的不足,从而找到宗教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时间和空间上,教学角色关系的转换两大方面提出较适合民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的需要及行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张偲萌 《金卡工程》2010,14(7):285-285
西安作为世界历史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市首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西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包括资源现状、政策现状以及市场现状等方面,分析了西安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西安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旅游文化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才有利于西安旅游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力量。认清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积极谋划文化旅游金融市场的拓展思路。抢占市场先机,扩大金融市场份额。对商业银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华安县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华安县大力发展土楼、华安玉等特色旅游业,打造华安旅游文化品牌,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华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目前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产业,其核心吸引力是特色乡土文化。本文分析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机制,构建耦合评价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浙江省衢州市为对象,实证分析特色乡土文化资源丰裕度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程度,结果显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滞后于其乡土文化资源丰裕度。应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特色,将乡土文化保护利用融入旅游开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活化"乡土文化,扩大乡村旅游宣传的乡土文化元素,培育乡村旅游的复合型"带头人"队伍,开展农户旅游开发与经营培训,提升当地居民旅游开发参与度,促进乡土文化利用与乡村旅游和谐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而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而得名。道教与旅游的关系非常密切,如今国内许多道教圣地和道教人物的活动场所无一不是闻名瑕迩的旅游圣地,为了使人们在旅游活动中能正确认道教,更好地欣赏渗透着中国道教传统文化底蕴的自然及人文观,本文从到现代道教旅游资源到道教旅游文化来阐述中国道教文化与中国旅游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工业旅游是旅游产业和工业文明的有机融合,浙江省正致力于将其打造为省旅游产业的重头戏与几年前相比,工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个让人感觉陌生的名词。由于这一产业兼具"工业转型升级"以及"旅游文化发展"两大热门属性,因此正越发成为各地相关产业发展的核心热词。国家层面鼓励工业旅游发展的措施早已展开。2004年国家旅游局批  相似文献   

13.
谭莉  费文美 《理财》2022,(1):13-14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大众旅游发展阶段,回归自然田园、充满乡土气息的农业旅游将逐渐成为大众旅游消费的重要选择.为此,需要依托乡土文化,回应大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诉求,发展游客深度参与的特色农业旅游项目,构建具有现代气息的农业旅游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试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日益提高,人们也越来越爱外出旅游.文化旅游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点.因此,大量的资金正在投入到文化旅游产业当中去,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文化旅游产业中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模式陈旧等一系列问题.融资模式的科学化,能更好地合理规划文化旅游产业资金和配置资源.本文分析的是文化旅游产业的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旅游经济开始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多数旅游景区在发展中产生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黄龙景区管理部门确立了"规划为前提,保护为核心,管理为关键,发展为主题,人才为基础,法制为保障"的工作思路。根据景区旅游资源特点有针对性采取各种措施保护黄龙生态环境。文章首先对黄龙景区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推出若干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化旅游在旅游文化和旅游产业中居于重要地位。河南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对于文化旅游的开发缺乏足够的调研、设计和提升,旅游业发展存在基础不牢、创意不足等问题。重新认识文化旅游的地位与作用,加强文化旅游的创意开发,对于加快发展河南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体育旅游日益成为朝阳产业。旅游是武夷山的支柱产业,体育旅游正成为武夷山旅游业的重要部分。考察和研究武夷山体育旅游与朱子文化相结合的开发与发展的路径,能更好促进武夷山的体育旅游长足的发展,具有将武夷山的朱子文化发扬光大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让历史变得时尚,让文化变得丰富,让旅游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18.
张琦 《时代金融》2015,(8):52-5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第三产业生机蓬勃。其中,旅游业更是被誉为"永久的朝阳产业"。旅游业方兴未艾,文化遗产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已日渐凸显。然而,文化遗产旅游作为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却在旅游开发中频遭破坏,与旅游经济的矛盾愈演愈烈。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莫高窟为例,简明阐述莫高窟旅游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经济学视角提出发展建议,从而达到遗产保护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产业建设成果有效实现人民共享。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古城,历史名城都把经济发展触角伸向文化产业这一领域。本文以千年瓷都景德镇为例,以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和产业组织理论对景德镇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景德镇发展好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遗产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不仅满足了旅游者高层次的文化体验,也更好的实现了保存遗产的价值。民间传说,作为一种民间口头传统,在遗产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价值;其各种功能不仅记述了遗产的存在和传承,而且是遗产在现代社会存在且具有生命力的重要依据,因而是现代遗产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资源。在此基础上,民间传说还以活态文化形式形成遗产地新的文化传承空间,激发当地人的"文化自觉",进而更好的完成遗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