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当局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达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经济目标,而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因此研究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利于中央银行制定、实施货币政策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运行正在向政策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今年年初以来,在国际金融风险继续显现和国内发生雨雪冰冻灾害的情况下,我国金融运行平稳,总体经济形势比预想的要好。从目前发布的主要宏观经济金融数据来看,前一段时间经济增长偏快、投资和货币信贷增速过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时变参数马尔科夫阶段变迁模型,通过甄别中美两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联动机制的差异性,发现中国(美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处于"低波动状态"的持续性弱于(强于)其处于"高波动状态"的持续性,非预期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稳定性产生微弱(显著)的冲击影响,由货币政策冲击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促进(阻碍)宏观经济增长,而由宏观经济冲击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抑制(微弱推动)宏观经济增长;与美国相比较,中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总体更为剧烈,其处在"低波动阶段"时的持续性更弱而处在"高波动阶段"时的持续性更强;中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主要由宏观经济冲击所引致,而在美国宏观经济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共同产生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此外在美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货币政策冲击所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蒋万进 《中国金融》1997,(12):18-19
货币供应量增长回落适应目前的经济运行今年前三个季度的金融运行分析蒋万进今年前三个季度,金融运行的突出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增幅平稳回落,增长幅度适应经济增长所需;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明显下降;国家银行贷款基本正常,企业支付能力较强;央行基础货币增长平稳,...  相似文献   

5.
《福建金融》2007,(8):1-1
<正>从国家统计局及有关部门公布的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看,200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保持高速、稳步增长的态势,夏粮喜获丰收,企业效益持续改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市场销售继续趋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适应,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其中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依赖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的拉动,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物  相似文献   

6.
声音     
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希望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保持稳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中国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当前,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仍然应该是应对危机、刺激经济  相似文献   

7.
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提出下一阶段应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努力稳定价格总水平,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007年,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开创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局面。人民银行不断加强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加强流动性管理,增强本外币政策协调,改善与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有效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受宏观经济增长、货币信贷扩张较快、  相似文献   

9.
19 99年 ,金融运行平稳 ,货币政策成效显著。央行年初确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圆满实现 ;中央银行配合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努力发挥货币政策作用 ,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 ,有效地满足了经济增长对资金的需求 ;同时保持了充足的支付能力 ,顺利渡过了 2 0 0 0年元旦期间的提现高峰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外汇储备稳步增长。具体情况是 :广义货币M2 增速实现年初确定的目标 ;狭义货币M1增长明显加快 ,超出计划目标 3 7个百分点 ;现金投放受增加工资和计算机2 0 0 0年问题影响增长加快 ,货币流动性进一步提高 ;企业存款增长明显 ;居…  相似文献   

10.
2011年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了一季度经济形势,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开局良好。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工业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平稳回调,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这些表明,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有成效的。会议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高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GDP增速达到10.7%。与2005年持平。三季度以来GDP增速平稳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广义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贷款增速有所回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股票市场成交活跃。债券市场发行量和交易量大幅增长。市场利率震荡上行。流动性依然过剩。  相似文献   

12.
《福建金融》2003,(6):1-1
据媒体披露,目前我国货币信贷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到今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9.2%。金融指标在我国宏观经济指标体系中向来是“先行”指标,所以还不能以此断定目前货币“超经济发行”。导致目前货币扩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投资需求的增长,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9%,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即使在4月份“非典”肆虐的形势下,我国经济仍以8.9%的速度增长,特别是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期,经济增长仍需要一定货币供应量的支持,更何况其中还含有结构调整的因素,应该看作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的表现。正当我国…  相似文献   

13.
评论     
《中国货币市场》2012,(9):71-71
徐诺金:抑制货币超发在于投资与储蓄的平衡经济学家徐诺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货币超发是指货币供应量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形成超量货币。要从根本上解决货币超发问题,关键是要处理好消费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我国宏观经济的核心问题过去是储蓄小于投资,现在是储蓄大于投资的问题。这种储蓄与投资的内部失衡是在一定的体制和政策作用下转化为货币超发的。其根本解决途径在于宏观经济中投资与储蓄的平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两者在实际经济中表现的关系并非始终是通货膨胀随经济增长而增加、随经济下降而降低。本文针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这种不稳定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关于中间产品价格的监测机制改革,加强CPI监测水平以及合理控制货币供给量等方面的建议,实现维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平稳的状态下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5.
今年1-10月份,我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4月份以来货币流动性持续稳步上升;金融机构贷款增加很多,结构继续优化;各项存款增长很快,居民储蓄快速增长;基础货币增长平稳,外汇储备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正处于一个微妙的时期,经济增长趋缓,三大需求中,投资增速下滑、进出口负增长,物价涨幅较小。而金融运行与宏观经济走势相比,却存在一些不同步的地方。今年以来,货币相对宽松,人民币快速升值,再加上近期尤其是6月中旬以来,银行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及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如何看待经济增长趋缓背景下,经济金融改革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2002年5月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情况为:货币供应量增长平稳,货币流动性继续上升;企业存款明显增加、居民储蓄继续快速增长,并首次突破8万亿元大关;基础货币增长较快,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8月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特点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加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幅有所回升,从总量看货币信贷增长平稳适度,短期货款和票据融资增速与中长期货款增速的差距明显缩小,储蓄存款增长较快,当月企业存款同比多增,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9.
今年第一季度 ,我国经济运行表现出良好势头 ,1~ 3月份工业增长保持平稳 ,市场销售继续回升 ,对外贸易增长强劲。与此同时 ,金融形势也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货币供应量增长平稳 ,春节前投放的现金已全部回笼 ,贷款增长加快 ,支持了企业生产和重点建设对资金的需求 ,因证券市场活跃和销售额回升 ,居民储蓄增长进一步减缓。(一 )广义货币增长略有回落 ,狭义货币增长加快据统计 ,第一季度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 12 2 5 81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13% ,增幅比去年底低 1 7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 余额为 45 15 8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 18 7% ,增幅比去…  相似文献   

20.
陈光新 《中国金融》1999,(11):35-35
1999年前三季度,金融运行的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增长平稳,流动性有所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增加适度;企业存款增长平稳;居民储蓄存款增幅下降;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一、金融运行基本状况(一)货币供应量增长平稳,流动性有所提高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150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3%,增幅与去年末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为419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8%,增幅比去年末高2-9个百分点。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为36-4%,比上月末提高0-9个百分点。货币流动性的提高有利于短期经济回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