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了其开发类型和优势,探讨了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的前景和云南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关于云南高黎贡山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黎贡山横亘中国西部,长达600公里,跨越5个纬度,北起青藏高原、南达中印半岛、东临怒江大峡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这里成为动植物南北交流的通道和东西过渡的纽带,像一座巨大的桥梁沟通汇集了中印半岛、青藏高原、横断山脉.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对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析了当前海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三个资源优势和存在的四个问题,提出海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要以政府为主导,注重融入文化特色,增加旅游项目中的参与性与体验性,注重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云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拥有极为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云南省依托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俗风情旅游,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民俗旅游产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旅游产业的逐渐成熟,尤其是信息社会的发展,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在此情况下,对云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相关的态势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温泉旅游项目的成功开发,引发了云南温泉旅游开发的热潮.在云南温泉旅游开发迅速发展时期,加强其理论与实践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归纳分析了云南开发温泉旅游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就其开发的主要类型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把发展农业经济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的新型特色旅游业,是近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张家港市双山岛( 镇) 地理位置独特,人文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条件极具优势。本文对建设该岛的基本构想、制约因素、对策等几个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云南文化旅游资源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旅游业的二次创业、深度发展,应发挥云南优势,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系统开发.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提高云南旅游业持续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本文在对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文化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的分析,将云南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九大类型,并针对这九大类型提出了云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组合,构建了云南文化旅游资源总体空间结构,提出"四核心、十七个经典区域、三条文化古道游路"的空间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9.
10.
朱智 《经济导刊》2011,(9):60-61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生态农业旅游最早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盛行的一种旅游方式,是农业与旅游业催生的产物。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较晚,近几年国家旅游局相继推出“2006年中国乡村游”,“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等主题旅游年活动,推动了全国各地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发展商务旅游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九五”期间云南省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9年云南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达到10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3.5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达到367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175亿元,奠定了云南省在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龙头”地位。但云南省旅游产品结构主要是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观光旅游比重占6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2个百分点;而商务旅游等其他专项旅游产品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功能不全,客流时空过于集中、停留时间短,如昆明1989年的3.2下降到1999年的1.87天;回头客偏低,消费水平低,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尤其是弹上入低,海外游客花费在会议、康体头疗养、文化科技、体育运动等方面的消费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2.
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观光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交叉所形成的一种新兴产业,当前应注意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地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观光农园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为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相似文献   

13.
发展行业旅游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行业旅游的历史沿革和作用 行业旅游是指以不同的行业企业为投资主体,以行业内部人员为经营管理者、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把经营范围从内部接待为主转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旅游企业.除各级政府旅游部门主管的旅行社、饭店以外,其他如石油、烟草、铁路、民航、商业等行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行业特点,出于安排职工疗养、方便出差、会议、选择投资目标等多种因素,建设了一大批的宾馆、疗养院、招待所、旅行社.目前,因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也纷纷加入到旅游行业中来,成为一支行业旅游大军,且所占资产和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成为一支不可取代的重要力量.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系统内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宾馆和招待所就有20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30多家,床位2万多个,从业人员1万多人,总资产达200亿元以上,形成比较雄厚的硬件设施基础.中国石化系统内部职工、家属在200万人以上,每年组织的疗养、旅游达110多万人次,各种培训不下5万人次,出国团组1万多人次,且不算职工自费旅游的,内部市场已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开发云南特色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 结合生态建筑的涵义和特点, 论述了保护和发展云南生态建筑的优势、意义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山区农业是云南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西部开发战略的核心,实现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依托地域优势,采用积极有效的经营机制,对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态能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云南山区农业令人担忧的现状,以生态农业产业为出发点,对云南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云南山区生态农业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丽水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评价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生态旅游具有资源和区位优势条件。本文根据各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将丽水市分为4个生态旅游区。同时,指出丽水生态旅游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科学合理规划;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加大区内交通建设力度;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培训和环保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论述创意农业的有关概念,分析创意农业与文化产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创意农业不仅是海南休闲度假旅游、海南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而且是热带农业发展的出路,并提出了政府重视、产品开发、人才培养、多方联动、传播推广等海南发展创意农业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发展设施农业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本文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云南当前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加快云南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开发川西山地生态旅游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西山地生态系统复杂多样,风光绮丽、环境优美。将川西山地开发成国际级生态旅游区,是四川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之一。本文根据川西山地开发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提出了山地生态旅游模式和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20.
促进云南藏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云南藏区新兴的产业经济部门,它依凭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和1996年以来开展的“迪庆香格里拉”旅游促销活动的巨大成功,一跃而成为藏区经济的支柱。1999年国内外游客达186.18万人次,比1998年增加120.68万人,增长184.24%;旅游总收入54740万元,比1998年增加33615万元,增长159.2%;其产值列国民经济各部门首位,比当年第一产业总产值高27.26个百分点;比当年工业部产值高出178.11个百分点;经测算,旅游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在50%以上;中甸县旅游从业人员已突破1万人规模,仅次于农业部门。旅游业的超常规增长,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藏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由1995年的27.13%提升为1999年的43.58%。1995年云南藏区一、二、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4.82%、28.05%和27.13%,而1999年这一比例已变动为37.07%、19.36%和43.5%。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排序,由一、二、三序列转变为三、一、二序列。无论是从经济规模看,还是从发展变化的态势看,旅游业已成为支配区域经济涨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要实现云南藏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尚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