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生产企业发生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货物业务,一般会选择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两种贸易方式。在税收上,进料加工方式下,除对签有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对口合同的进料加工业务外,一般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其进口料件根据规定按85%、95%比例免征关税、增值税等,加工出口后按“免、抵、退”税的规定办理(免)退税。来  相似文献   

2.
生产企业发生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货物业务,一般会选择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两种贸易方式。在税收上,进料加工方式下,除对签有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对口合同的进料加工业务外,一般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其进口料件根据规定按85%、95%比例免征关税、增值税等,加工出口后按“免、抵、退”税的规定办理(免)退税。来料加工方式下,海关对企业进口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等予以保税,加工产品出口时,海关对出口货物及企业收取的工缴费收入免征出口环节的关税、增值税等,但出口货物所耗用国内辅件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或不予退税。由于我国目前是一种不完全的退税制度,除船舶、汽车、数控机床、印刷电路、铁道机车等极少数产品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退税率为17%)外,其他产品的退税率都小于征税率,企业对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需要计入出口产品的加工成本。因此,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税收成本就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3.
正一、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货物出口退税比较与选择来料加工业务,既不征税,也不退税。进料加工贸易,海关对进口材料全额货按比例免征,货物出口免征消费税,并按"免、抵、退"办法计算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基于出口货物退税的考虑,企业是选择来料加工贸易方式还是选择进料加工出贸易方式,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是不同加工贸易方式是否可以转换。二是出口退  相似文献   

4.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这个规定已经不限定企业出口货物的贸易形式,当前我国企业产品出口贸易方式因出口产品所用原材料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国内原材料经加工生产成货物出口的“一般贸易”,另一类是使用外汇进口原材料经加工生产成货物复出口的“进料加工”。  相似文献   

5.
生产企业增值税出口退税纳税筹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计算方法会造成出口环节征税问题.这就为生产企业出口货物提供了纳税筹划的空间.通过分析,认为生产企业通过外贸企业出口比自营出口有利.国外料件加工复出口业务中,来料加工方式与进料加工方式也存在筹划的余地.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加工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贸易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从境外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包括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进料加工、出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多种形式,其中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为主。加工贸易形式对于自然生产资源匮乏的国家或者地区而言,是突破资源短缺增长瓶颈的最好选择。此外,加工贸易通过直接带来新兴制造业的发展以及通过关联效应而促进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和贸易结构有直接的作用。同时,加工贸易能充分利用国内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并通过出口乘数效应明显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7.
新闻点击     
36种出口商品2004年需过预审关据悉,空调、轴承、毛巾、烤鳗等36种出口商品从今年1月起试行预核签章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有关规定,对列入《出口预核签章商品目录》的出口商品,以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出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出口企业到  相似文献   

8.
正推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宏观目标在国内官方统计口径中,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前者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有时还提供相关设备,然后由承接方按外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产成品交由外商销售,承接方只收取工缴费的业务方式;后者是指国内拥有外贸经营权  相似文献   

9.
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是指我国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用外汇进口原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 ,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再外销出口的业务。进料加工由企业用自身的外汇进口料件 ,自行安排加工后出口 ,自负盈亏 ,其进口对象与出口对象无直接关系。进料加工包括作价加工和委托加工两种形式。由于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会计处理 ,现行会计制度未作统一规定 ,本文仅就作价加工及委托加工两种形式下的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一、作价加工作价加工是指来料来件和加工成品各作各价进行结算 ,也称为双作价方式 ,即双方…  相似文献   

10.
吴玉琦 《财会月刊》2011,(20):27-28
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是现阶段我国出口企业通常采取的两种对外贸易方式。近年来,在国家逐步调低出口退税率、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形势下,选择这两种贸易方式除了考虑便捷、有效等因素外,还应考虑不同贸易方式下企业所将承担的不同税负,本文将对两种方式下企业承担的税负的差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数据》2000,(1)
六、用外商来料加工生产产品的加工企业计算工业总产值、生产量、销售量的方法用外商(包括港、澳、台工商业者)来料加工生产的产品,企业财务核算上加工费进行结算,产成品交由外商经销,不论加工繁简程度如何,一律按加工费(包括企业自备的在加工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口货物的税收政策表现为多样性,按企业不同类型实行不同方式的退(免)税,如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外贸企业实行"免、退"税;除此之外,还有代理出口及进料加工贸易、进料深加工结转(即国内转厂)、来料加工贸易等特殊企业退(免)税。出口  相似文献   

13.
出口退税的纳税筹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口退税计算是纳税计算的一个难点,现行出口退税计算方法过于复杂和繁琐,可以简化。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出口退税政策不同,可通过纳税筹划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生产企业按出口价格计算不得退税额,而关联外贸公司按购进价格计算退税额,由于退税率往往低于征税率,生产企业直接出口不如设立关联外贸公司间接出口有利。从出口退税的纳税筹划可发现出口退税的计算存在问题,应修改来料加工和外贸企业出口退免税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出口退税计算是纳税计算的一个难点,现行出口退税计算方法过于复杂和繁琐,可以简化。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出口退税政策不同,可通过纳税筹划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生产企业按出口价格计算不得退税额,而关联外贸公司按购进价格计算退税额,由于退税率往往低于征税率,生产企业直接出口不如设立关联外贸公司间接出口有利。  相似文献   

15.
一、一季度出口完成情况根据海关统计(下同),今年1-3月全国出口累计完成282.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7%。其中,按贸易方式划分,一般贸易出口113.6亿美元,下降30.8%;来料加工装配出口47.2亿美元,增长17.5%;进料加工出口114.1亿美元,增长14.8%。按企业性质划分,外资企业出口116.4亿美元,增长37.3%;国有企业出口100.8亿美元,下降20.6%。1.一季度出口的特点、主要问题及其原因(1)一般贸易出口大幅度下降,外商投资企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出口成本上升,外贸企业亏损增大。(3)大宗商品出口减少。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下降18.5%,机电产品出口仅增长3.4%,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口货物的税收政策表现为多样性,按企业不同类型实行不同方式的退(免)税,如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外贸企业实行“免、退”税;除此之外,还有代理出口及进料加工贸易、进料深加工结转(即国内转厂)、来料加工贸易等特殊企业退(免)税。出口退(免)税政策的复杂性和不一致性,为企业选择出口货物退(免)方式提供了纳税筹划的空间。经营出口货物的生产型集团公司,通常包括收购出口的外贸企业与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等,其出口模式可分为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方式和由集团公司内外贸企业出口方式两种,下面分别就这两种出口模式对生产型集团公司退(免)税的会计处理与其对出口退税的影响作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7.
乡镇工业企业受托来料为客户加工代制品,既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困难,又可以发挥规模经营、技术先进、劳力充足、生产加工能力强的优势,可以取得见效快、风险小、扩大收入、增加效益的效果。在乡镇工业企业中这种业务经常发生,有的扩展到了国外,搞起了国外来料加工出口货物。 对来料的核算,现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而收到的原材料、零件等应单独设置‘受托加工材料’备查科目和有关的材料明细账,核算其收发结存数额”。但《制度》对来料加工发生的生产车间领用,代制品完工入…  相似文献   

18.
在理论上分析了不完全汇率传递与出口企业定价能力互动机制、汇率波动下出口企业生产组织行为方式变革机理以及汇率传递程度与企业出口定价能力的关系。实证检验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面对汇率波动不同企业生产组织行为的出口定价能力。本文结果表明:采取中间投入品国外外包的企业,其出口定价能力低于采取总部服务外包的企业,其他行为阶段的企业则一般不涉及出口。据此,提出应采取多种措施增强企业研发创新与自主品牌设计能力,大力发展来料加工贸易,采取有效措施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上分析了不完全汇率传递与出口企业定价能力互动机制、汇率波动下出口企业生产组织行为方式变革机理以及汇率传递程度与企业出口定价能力的关系。实证检验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面对汇率波动不同企业生产组织行为的出口定价能力。本文结果表明:采取中间投入品国外外包的企业,其出口定价能力低于采取总部服务外包的企业,其他行为阶段的企业则一般不涉及出口。据此,提出应采取多种措施增强企业研发创新与自主品牌设计能力,大力发展来料加工贸易,采取有效措施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一、加工贸易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发达工业的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国际加工贸易是跨越国界进行生产,它同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取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较高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对通过来料方式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进行保税监管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