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大需求要素对我国GDP的贡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促进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强大动力,通常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具体分析这三大要素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深入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支出法统计的GDP的具体数据出发,就“三大需求要素对我国支出法GDP增长的贡献度”这一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3.
1980—2000年,我国用20年左右的时间,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按照可比价格计算,GDP总量翻了两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经历了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到初步适应发展的转变过程,其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80年到2000年,铁路总里程由5.33万公里发展为6.87万公里,公路总里程由88.83万公里发展为140.27万公里,港口泊位数由330个发展为7639个。民航线路里程由19万公里发展为150万公里。客运量、旅客周转量由1980年的34亿人、2281亿人公里分别提高到2000年的148亿人…  相似文献   

4.
5.
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看中国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2005,4(4):891-912
新增长经济学关于各种变量因素估计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实际经历经济快速增长之前,早已对这种快速增长寄予厚望。中国不处在热带地区,不属于内陆国,自然资源也不富裕,但是,中国是一个教育水平非常高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历过一段短时期的快速增长,然而,这种增长只是长期战乱后的经济恢复而已。直到1978年以后。中国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之后,持续的快速增长的时代才到来。经济开放带来经济增长的事实在跨国研究的发现中也得到了印证。但是,在中国,并非所有与GDP的高速增长相关的因素都很完美。比如,在法律规则的制度建设方面。中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然而,1978年后,经济政策的改变促进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而较高的全要素增长率和GDP的增长又反过来加速了资本的形成。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一个道理:经济开放政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1995年到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的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的经济增长依赖于信贷数量的扩张,而东部经济增长依赖于金融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国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广义文化产业投入和GDP数据的收集,运用Granger双变量因果性检验模型,进行了文化产业与GDP因果关系的实证分析。并引入测度文化产业对GDP发展贡献的理论模型,对文化产业投入与GDP之间关系作出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绿色GDP的统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民经济核算中反映经济总量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然而,现行GDP核算未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其中包括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这两个方面,而这些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现行GDP指标缺陷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GDP对于在交易过程中是增加社会财富还是减少社会财富,它并不能加以辨识,结果将好的、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算在GDP之中。因此,应当从GDP中剔除减少社会财富的“虚数”部分;(2)从自然资源角度看,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从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发展出发,再结合综合经济发展差异,动态地分析了东、中、西部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达田家关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缩小我国区域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探析我国追求GDP增长的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1985年开始按照联合国推荐的1968年版SNA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GDP核算,至今已有20多年。过去20多年里,在GDP取得惊人增长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增长的质量低下、经济安全的基石被侵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遭削弱。  相似文献   

11.
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林毅夫  李永军 《经济学》2003,2(4):779-794
出口的增长除了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增长之外,还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口造成影响,从而间接刺激经济增长。完整地考察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必须同时考虑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推动作用。按此方法估计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贸出口每增长10%,基本上能够推动GDP增长1%。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与GDP增长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取我国GDP作为因变量(GDP),选取了三个自变量:我国与亚洲贸易(X1)、我国与欧洲贸易(X2)、我国与美国贸易(X3),建立计量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得出我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与GDP增长的关系。得出了我国与欧美地区贸易对我国GDP的贡献较高以及我国与欧洲贸易和我国与美国贸易有强烈的正相关性两个结论。并提出要十分重视我国同欧美地区贸易的关系,形成我国对外贸易的地理结构规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种评价三大需求要素对我国GDP贡献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三大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传统方法是用三大需求要素增加量占GDP增加量的比重作为当年该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度;然后用该要素贡献度乘以当年GDP增长率得出相应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4.
刘源 《经济问题》1991,(8):53-57,34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各个地区自然资源的赋存状况、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已有经济基础差异很大,因而,经济发展的条件各不相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40多年的建设,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总体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国民经济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是如何变动的呢?这就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采用“七五”计划中把全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划分方法。 一、经济总规模的动态比较  相似文献   

15.
16.
产业区域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静 《经济问题》2012,(7):51-53,61
经济理论分析表明,低工资未必是吸引产业转移的充分条件,资源价格、交易成本和劳动力素质都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实证分析证实,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速度较为缓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区域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1990年至2015年剔除价格影响因素的我国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分析,利用HP滤波法分解出我国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循环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表征人均GDP增速周期与我国经济、政策、文化的关联,发现我国的经济政策和世界市场经济的波动对我国人均GDP增速有重大影响.建议我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能从长远出发、全面衡量利弊,在应对国际市场经济波动方面能提早预测、准备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国 GDP、存货投资和固定投资的短期波动、中期波动和中长期波动的特征进行分析后 ,认为我国短期经济增长波动已进入上升期 ,中期经济增长波动尚处于周期谷底 ,中、长期经济增长波动仍处于平稳高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20.
国外直接投资(即FDI)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1999-2007年中部六省的数据,研究FDI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FDI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不是很大,但是由FDI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起反向的拉动作用。鉴于此,文章对中部地区在引进外资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即在重视FDI的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质的提高,注重FDI对当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