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城市化并不等于工业化,但是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的有效方式.在不均质发展的中国,城市如何找准自己在区域中的定位,并依托这种定位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工业逐步通过工业化实现城市化,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中国实现城市化、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中国自身发展现状以及基本国情出发,从价值链分工的角度尝试性的提出了区域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每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选取适合自身发展的价值链环节进行生产,并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逐步通过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高铁,打开了浙中小城诸暨的城市空间,带来了城市化机遇。不但是诸暨,杭州都市圈辐射的市县都提出了造城运动。  相似文献   

3.
4.
城市化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晓蓉 《发展》2005,(10):64-65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就是城市化,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这一历史性的进程将深刻影响和改变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貌和结构。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问题这对城市化固有的矛盾一直是困扰工业文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乃至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解决矛盾的方式取决于行为主体所持的发展观,不同的发展观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结果。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的科学发展则为有效解决城市化的固有矛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一、城市化的本质内涵与影响…  相似文献   

5.
6.
县域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借鉴杜能的“圈层理论”,从五大社会经济因素剖析,目前我国县域农业呈现出“核心发展圈层”、“溢出发展圈层”和“低度发展圈层”三大圈层结构,而且各层次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有所不同,并引发了不同的问题。文章依据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特点,提出尊重规律,科学谋划;分类施策,培植优势;产业融合,互补发展三大关键举措,以破解繁荣与凋敝并存的县域农业现状,构筑经济繁荣、农业兴旺、生态友好三位一体的县域农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是一件大好事,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似乎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国际经验表明,在一定背景下,快速的城市化有时甚至可能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城市化陷阱"。"城市化陷阱"是城市化带来的多种经济挑战之一。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人口向城市的移动和集中,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8.
来佳飞 《浙江经济》2012,(11):18-19
美国城市问题研究权威学者乔尔.科特金指出:今天,大多数人口密集的巨型城市,其规模与其说是城市的优势,毋宁说是城市的负担。2011年浙江城市化率达到62.3%,城市化建设成绩显著,但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给城市带来多方面的问题。身处城市,每天经历上下班高峰的拥堵,每天呼吸着PM2.5超标的  相似文献   

9.
“农村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而且在来年及以后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还会增强。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完成落后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途径.如何把握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是葫芦岛市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徐剑锋 《浙江经济》2013,(20):17-19
浙江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城市化得到了较快提升,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1.3%上升到2013年的63.2%,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但也要看到,浙江城市化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根据钱纳里等经济学家的长期实证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工业化发达期,其城市化也将进入到成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应达到70%以上。从韩国与台湾的城市化进程看也是如此。韩国在1990年进人工业化发达期,城市化率达到了83%i台湾在1986年进人工业发达期,城市化率为77%。  相似文献   

12.
王开军 《辽宁经济》2005,(12):34-35
当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审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时,会发现,我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带来了中国城乡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今天,在新的历史时空交汇点上,要构建和谐社会, 就要高度关注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再次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加快将是“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这一要求,通过“十五”期间的工作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是“十五”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也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应该认真研究、正确选择“十五”城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费潇 《浙江经济》2009,(12):9-9
2008年,浙江省外来流动人口在1800万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57.6%,高出全国11.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六位,除上海、北京与天津三个直辖市外,仅次于广东和辽宁,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然而,沿海地区农民工返乡潮愈演愈烈,造成地区优化发展的问题突出,浙江也难以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5.
2006年8月8日,对天津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批复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明确天津市的定位是逐步建设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对于天津来说,这个批复无疑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因为它为天津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为天津彻底改变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浙江城市化的三次“蜕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城市化以气吞山河的气势,创造出年均增长近1.5个百分点的“奇迹”。浙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缘于城市化自身的三次“蜕变”。  相似文献   

17.
该文基于后发不均质大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以圈层经济带动技术的“圈层进步”战略构想:通过不同经济圈层间和经济圈层内部在产业间、产业内以及产品内的合理分工和技术扩散,以加强自主创新和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增强东部沿海经济圈层和中心城市的技术能力。实现以世界带动东部区域、以东部区域带动中西部区域、以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的技术“圈层进步”。  相似文献   

18.
在浙江,有三大海上工程引人注目:一是总投资118亿元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将使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缩短近120公里,形成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圈;二是总投资84亿元的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将使“千岛之城”渐圆“半岛梦”;三是温州(洞头)半岛工程,将使温州城市发展空间东延60公里,实现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跨越。这些重大举措表明,浙江与大海的距离越来越近,浙江全面“耕海牧洋”的时代已经来临。事实上,浙江对开发海洋重要性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浙江就提出了大念“山海经”的设想;1993年又提出“蓝色国土”概念;1998年构想“海洋经济大省”战略。在一系列措施的促进下,浙江海洋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2002年全省海洋经济增加值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但是,浙江海洋经济活  相似文献   

19.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9,(23):38-38
浙江城市化之所以能成为“浙江模式”,主要在于使城市化产生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提升的综合功能,推动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