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全国农产品大市场的逐步形成,浙江的茶叶、蚕茧、柑桔、食用菌等传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步伐加快,今后传统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因此,如何提升传统优势农产品竞争力,已成浙江农业积极应对国内激烈竞争和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大课题。发展方向浙江农业的外向度比较高,农产品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花卉、蚕茧、茶叶、竹笋、食用菌等。在新阶段,随着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发展传统劳动密  相似文献   

2.
宋光钧 《特区经济》2008,(2):179-181
为了找准皖西地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促进皖西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笔者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皖西地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得出了皖西地区的油菜籽、水稻、茶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比较优势,而小麦、棉花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比较劣势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皖西地区农业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试图为皖西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省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浙江紧紧抓住了几次大的发展机遇,形成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浙江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浙江省企业家群体优势;浙江劳动密集型和中低技术加工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对优势劳动力的吸引力;浙江民营企业与城市化互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比较优势;浙江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5.
栾敬东 《乡镇经济》2010,1(1):98-100
安徽是农业大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国位次靠前,但与自然条件相近的周边省份相比,其生产效率却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水平明显低于周边省份。文章分析认为,安徽农业生产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低、特色农业发展缓慢、农牧业转化效率低和生产基础条件建设滞后。据此,“十二五”期间安徽农业发展应实施强基固本支撑战略、粮棉油高产提升战略、“粮转肉”增值战略和特色农业基地化战略等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6.
方露娟 《浙江经济》2010,(21):52-53
浙江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已经连续几年在全国居前五名,但浙江的农产品出口深深地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浙江大约有33.6%的出口农产品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按照2009年浙江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调查报告显示,农产品和食品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最为严重,其它由弱到强依次为轻工类、五矿化工、纺织服装、机电等产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浙江农村居民收入总体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这得益于浙江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基础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性。但也应该看到,浙江每年都有相当部分农户收入水平下降。城乡之间、农村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农产品供给全面过剩,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大多数以农为主的农户处在收入的低层次,依靠农业增收的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8.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是辽宁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而以自主创新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竞争能力是其重要方面。从2006-2010年辽宁农产品出口数据信息的纵向和横向分析可以发现,辽宁已经是农产品出口大省,但多项指标无明显增强且波动较大或呈下降趋势。同时,与其他省份相比,辽宁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不明显,竞争潜力不足。辽宁应以自主创新为依托,在催生农业新品种、引领农产品国际标准、形成品牌农业以及提升农业产业链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9.
辽宁农业的比较优势在减弱,势必影响辽宁农业的可持续性。这种优势减弱的趋势固然与1998年以来我国农业总体发展状况以及加入WT0等环境条件的变化有一定关系,但是,在一国范围内,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减弱,必然有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增强。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辽宁农业的比较优势在下降,而其他一些地区的比较优势却趋于增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分析各方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 面对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面对中外产品在统一的国际市场的剧烈竞争,比较优势成为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那么,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呢?一、从农产品生产成本看农业的比较优势我国政府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  相似文献   

11.
安徽是全国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额在全国却处于相对落后水平,与周边省份如山东、江苏、浙江相比则差距更大。文章从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提出发展安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政策制定的焦点之一。本文正确理解和把握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相关产业政策方面的应用,从而辨证认识和发挥我国劳动力密集优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农产品的品牌化日益重要。浙江省通过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推进了战略性结构的调整,促进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其农业品牌的发展已经领跑全国。但浙江农产品品牌建设还是初步的、低层次的,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浙江省农业品牌发展状况,并以此反映我国目前农业品牌战略概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 山西省是农业大省,传统农业有一定的资源禀赋优势,尤其是小杂粮、干鲜果品、畜牧业、蔬菜类都有较强的生产资源优势,有些农产品甚至在世界市场上也销售看好。但山西农产品出口率却很低,出口量很少,在全国处于很落后的状态。在同一区域的诸省份中处于倒数第一的位置。这严重制约了山西农业优势的发挥,限制了山西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良仟 《浙江经济》2002,(24):38-40
一、当前浙江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中面临的问题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为地处沿海、人多地少、经济发达的浙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浙江农产品面临的竞争格局及浙江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来看,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对新时期浙江农业发展显得尤为晕要。当前,我省在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中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和卫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NRCA index研究了1978~2010年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分布及变动,并通过回归分析、面板单位根检验等探讨了其稳定性。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国仅食品和活动物类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按产品属性来看,水产品、园艺产品和非食用畜产品是比较优势产品;按品种细分,优势品种数和劣势品种数各年相差不大,但具体分布不同。(2)中国农产品整体比较优势的稳定周期约为6年,主要农产品大类的比较优势明显具有阶段性。(3)大部分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是不平稳的,仅不到1/4的农产品具有平稳特征。本文认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阶段性及稳定性背后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含义的揭示与分析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7.
杨静 《中国经贸》2011,(20):7-8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山东和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其农产品出口,在山东及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中举足轻重,山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全省和全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以提升山东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研究主题,对山东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找出制约发展的因素,探讨提升山东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政策制定的焦点之一.本文正确理解和把握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相关产业政策方面的应用,从而辨证认识和发挥我国劳动力密集优势.  相似文献   

19.
庆阳市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特色农业发展基础。但各县区区域优势发展不突出,特色农产品发展盲目和随意,存在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变动背离比较优势的现象。本文结合十五年的统计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法,对庆阳市各县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资源进行分析,针对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提出各县应因地制宜集中发展优势产业,并构建了庆阳市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区域优势布局。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冰 《南方经济》2002,(5):27-31
广东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决定广东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广东省比较优势较大的农产品是水产品、水果、肉类和蔬菜等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广东在农产品国际化贸易竞争中要大力扶持本省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通过实现农业技术跨越,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同时,要注意本省的粮食安全和加强农产品的伦理建设,尤其要防止国外商品质的农产品对本省同类农产品的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