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对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研究发现,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农民收入增加贡献最大,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步增加.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来看,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及其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增加工资性收入是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浙江农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无几,1978年只有165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01年达到4582元,已连续16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尤其是“九五”以来,在全国各地农民收入增长普遍减缓的情况下,浙江农民收入依旧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浙江农民增收的奥秘何在?  相似文献   

3.
段艳 《广西经济》2006,(5):32-33
从表1可见,第一,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额和年增长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第三,广西城乡收入差距大,城乡收入比大于全国平均城乡收入比;第四,2004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和全国平均年增长率都大幅提升,这说明国家实行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的农业财政政策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金融支持甘肃农民增收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媛媛 《发展》2006,(7):93-94
一、甘肃省农民收入的现状 (一)甘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6.8%,甘肃农民收入的增长变化与全国基本一致,但收入的绝对量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统计,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连续7年没有超过5%,最高仅为4.8%,最低只增长2.1%,年均增长只有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一半;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继续扩大,2003年农民和城镇居民年均收入为2622元和8500元,比值为1:3.24,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差距水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农村各类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导致“三农”经济难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唐俊昌 《当代陕西》2008,(11):38-38
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相对缓慢,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不和谐因素,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最大瓶颈制约。宝鸡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88元,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93元的26%;全市1802个行政村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村仅35个。如何尽快破解这一症结性难题,最近,我们深入秦岭腹地、渭北旱塬、千陇山区,在不同类型村中选点,进行了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战略目标。确保桂林市与全国同步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在“农业稳市”基础上实现“工业强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我们对全市12个县118个乡(镇)农民增收进行了深人调研,得出结论:2020年桂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10720元.比2008年4465元翻1.26番.届时将超过全国9000元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8.
张高平 《发展》2003,(5):56-57
2002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3元,同比增长4.9%。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农民非农就业和宏观政策的影响,虽然全省农民收入连续几年保持了平稳增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除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外,就农村内部而言:一是增幅比较小,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继续拉大;二是全省内部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拉大,河西与河东地区之间,地区、县、市之间以及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从甘肃省农民增收的实际情况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环境不容乐观。一是由于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这几年进行农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华小全  马怀礼 《乡镇经济》2009,25(10):105-109
安徽省农民增收问题表现为绝对收入水平和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差距、与周边省市的区域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等。文章采用VAR模型分析得出: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成因,农民工资性收入波动超过50%是由城镇居民收入波动造成的、农民经营性收入波动的贡献度达到30%。因此应通过改进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构建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型城乡关系等方式,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泗县农民收入特点 2008年,农民人均总收入595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513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1145元),家庭经营收入3717元,财产性收入143元。转移性收入4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0元。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124元,年均增速为14.8%。但与全省4202元、全国4761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相比,仍相差422元和981元。由于县情、地域等等诸多原因,近几年农业发展水平一直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在全市四县一区属中等水平。泗县农民收入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障碍分析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俊 《特区经济》2014,(4):154-155
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是我党报告中的工作重点,但是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却存在着基数小,来源单一,城乡差距大等特点,基于此,本文重点挖掘了各种阻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杨红艳 《北方经济》2012,(16):79-80
文章从农民收入构成角度,通过对贵州省1990~2010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贵州省的农民收入现状和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变化: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较大,但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比重逐步上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虽然较小,但发展潜力很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探寻农民进一步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抓住2016年青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七年来首次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017年此态势仍延续这一值得警惕问题,根据历年统计数据,从与自身纵向对比、与城镇居民对比、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分析青岛市农民财产性收入特点,从农民家庭财产形成速度较慢、土地资产价值有效发挥不足、农业产业化及配套不足、一些农村集体经济衰退矛盾突出、农村居民金融理财渠道不畅等方面研究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瓶颈,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农民增收难。以往我们主要采取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民收入结构等政策性措施来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近几年来,青海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出现了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化,2003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1,西宁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4:l,如果把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福利性收入也考虑进去,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大。为解决好这一重要问题,新年伊始党中央再次下发了一号文件,为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了实实在在的各种措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推动下,安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连续几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蔓延,农村经济受到的影响逐渐显现,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全省3100户农户抽样调查,一季度,安徽农民现金收入人均为1476.69元,同比增加142.46元,增长10.7%,增幅比上年同期减少7.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变缓。  相似文献   

16.
物价在涨,收入更要涨,把浙江建设成为安居乐业、高品质的生活大省,是广大劳动者的共同期待一季度,浙江CPI累计比去年同期上涨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连续第5个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吴红萍 《老区建设》2008,(21):61-61
从2002年到2007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820万减少到1479万,低收入人口从5825万减少到2841万。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实际增幅在6%以上,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的扶贫开发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传统致贫因素和新增致贫因素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中国居民收入总体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追一步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状况,进一步论证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相对低下,是导致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广西经济》2013,(2):33
在2012年12月召开的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广西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向贫困宣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与会人员热议的话题。广西的"收入倍增计划"就是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广西属于欠发达地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4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全国农民收入增长实现了"十连快",向着完成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收入倍增目标又迈进了坚实一步。但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仍未扭转,农村内部收入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从未来农民增收的渠道看,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空间越来越有限,工资性收入增幅不断下降,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增长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