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代以来,吴承明先生曾多次强调经济史研究中计量方法的重要性,他希望在有关经济史的研究中凡是能够计量的,尽可能作些定量分析。①计量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史研究中更好地展开横向的国际比较和区际比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纵向的异时段比较,可以使我  相似文献   

2.
经济史计量分析大致有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计量史学三大类方法。大数据时代来临,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样本无法揭示的细节信息,以统计为基础的经济史计量研究比小数据样本加数量模型更有效,统计学派更加贴近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点,更符合时代要求。我们现在进行数据库建设,既要注意数量,使得规模尽可能大;又要抓好质量,要建设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库。经济史计量研究也可以帮助创立经济学的新的论点。  相似文献   

3.
经济史计量分析大致有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计量史学三大类方法。大数据时代来临,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样本无法揭示的细节信息,以统计为基础的经济史计量研究比小数据样本加数量模型更有效,统计学派更加贴近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点,更符合时代要求。我们现在进行数据库建设,既要注意数量,使得规模尽可能大;又要抓好质量,要建设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库。经济史计量研究也可以帮助创立经济学的新的论点。  相似文献   

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刘巍教授的新书《计量经济史研究方法》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据了解,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讨论计量经济史研究方法的专著。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刘巍教授的新书《计量经济史研究方法》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据了解,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讨论计量经济史研究方法的专著。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按实证主义的研究路线讨论了前提假设、逻辑推理和实证检验等计量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同时,也介绍了计量经济史文献的基本元素和研究者的研究定位等问题;下编汇集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案例,诸如,文献评介、学术商榷、经济史专题和对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质疑等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1):177-177
<正>《中国经济史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刊物,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力争更好地服务于海内外经济史专业工作者和经济史爱好者。非常感谢您过去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中国经济史研究》。我们热忱欢迎您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办刊风格、内容等方面提出批评和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4):177-177
<正>《中国经济史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刊物,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力争更好地服务于海内外经济史专业工作者和经济史爱好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3):177-177
<正>《中国经济史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刊物,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力争更好地服务于海内外经济史专业工作者和经济史爱好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4):177-177
<正>《中国经济史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刊物,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力争更好地服务于海内外经济史专业工作者和经济史爱好者。  相似文献   

10.
理论研究资料开拓和选题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史研究》自发刊至今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了。作为我国经济史研究园地中发表高层次研究成果的刊物,在推动和引导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逐步地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在这一园地中,我们既可见到有老一代研究工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具有真知灼见的科研成果,也可以见到不少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呕心沥血的攻关力作。总之,《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为研究的花园培植了一株又一株五彩缤纷、姿态各异的奇葩。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计量经济史文献始见于1996年,16年来,研究多在宏观经济层面进行,如宏观经济运行、国际贸易、货币经济、投资、财政税收等方面。研究成果既涉及了经济史学界多年研究的领域,也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总体来说,中国近代计量经济史研究文献在解释经济运行逻辑方面所做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文献除了对某些具体经济现象的内在逻辑做出经济学意义上的解释之外,更为可贵的是,能够对某些理论做出验证、补充和修正,这是计量经济史文献具有较高质量的重要体现。本文在点评文献优长之处的同时,也对其薄弱环节发表了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近年来尤其“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强调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经济史资料的整理、甄别与利用成绩斐然,经济史研究认真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专题性研究有所突破,经济史研究成果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中青年学者成为经济史研究的主力军,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取得了一定进展,经济史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经济史研究平台进一步扩大,经济史教学与研究相得益彰,等等。文章指出经济史研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主要为:学术评论尤其学术批评是经济史研究的一个瓶颈;对部分新公布的经济史资料的甄别、深入解读和研究显得严重滞后,一些成果只是对关键词的简单量化统计,没有对资料、数据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挖掘与研究;重复研究乃至学术不端现象时有发生;贯通宏大且具有理论突破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历史学的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经济史在研究方法上各自为政,融合或相互借鉴有待加强;经济史教材显得比较单薄,难能满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我国前辈经济史学家论著的整理与研究重视不够;部分研究成果存在为数据而数据、为模型而模型的倾向;近现代档案资料公布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史研究的深...  相似文献   

13.
从事经济史研究的学者,大概有两种路子。一种是学历史的,选择经济史作为方向。另一种是学经济的,不搞现实经济而搞经济史研究。一般说来,学历史的比较重视历史的方法,而学经济的则比较重视逻辑的方法。西方学者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明显。中国学者因为学术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1980年代里,我国史学界有不少学者鼓吹在中国史学研究中加强计量方法的运用。但是10多年来,中国史学研究中计量方法的实际运用,从总体上看似乎仍然停留在鼓吹阶段;有些领域,例如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计量方法的运用有所进展但是也并不理想,其一大障碍就在于缺乏坚实的历史统计资料基础。在这方面我们仍然需要做艰苦细致的基础工作。 今年9月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中华民国期的经济统计:评价与推计”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被来自台北的中央研究院王业键院士誉为是有关中国近代经济统计的一次高水平会议。会议上反映的一些情…  相似文献   

15.
这篇综述是本刊约请部分同志共同撰写的。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动态与进展,本刊拟从今年起于每年的第二期刊登上一年度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今年的综述尚缺元、明和现代部分,以后当陆续补齐。由于是初次尝试,难免有疏漏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把这一专栏搞得更好。文中评述,是作者各自意见,并不代表编辑部。  相似文献   

16.
对50年代初农业生产绩效的研究是评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关键问题所在。学术界的研究从农业增长和农户收入两个视角展开,结论差异很大。究其原因:一是研究标准的不同,二是研究方法的差异及局限。就研究方法而言,有典型证据与现代计量两大类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同时都有其局限性。在当代经济史的研究中,要特别注意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应扬长避短,把典型证据法和现代计量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经济史在我国史学中一向占有一种“一家独大”的特殊地位。“文革”前全国史学界曾就五个重大问题展开过持久而热烈的讨论,其中就有四个属于经济史研究(或者与经济史研究有密切关系)。“文革”以后的几次全国性的史学大讨论,也属中国经济史。但是在进入1990年代后,这个学科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导致危机的真正原因是方法论方面的问题,而唯一的克服危机的办法是不断地改进方法。国际经济史学近年来在应对“史学危机”方面所作过的探索和所获得的经验,无疑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来李(Daniel Little)教授对于海外(主要是美国)的中国经济史研究近况作了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① 最近出版了 ,拜读之余 ,我觉得本书不但使我们系统、全面地认识了元代经济制度、部门经济、经济管理机构、经济的生态环境的概貌 ,全面提升了元代经济史研究的整体学术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反映中国古代经济史整体研究水平的九卷本的《中国经济通史》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某种范式 ② 的代表作 ,它使我们得到了诸多方法论方面的新启示③ 。这篇书评即欲从这方面着手。本书方法论方面的特点 ,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缜密考证、科学再现真正科学的历史研究暨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 ,是从…  相似文献   

19.
在庆祝《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要对中国经济史研究学科以及我们这个杂志今后如何发展问题多作考虑。目前我们杂志还是一个“同仁杂志”,由经济史研究工作者写,基本上也还是这一群人阅读。如果我们既要保持杂志较高的学术品格,又要扩大杂志的读者群,那么我们首先应在经济学界、历史学界以及整个社会科学界中扩大读者群。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社会科学界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0.
1.本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有关中国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信息,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等方面的论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