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 《中国审计》2004,(12):36-38
在《审计法》修改之际,我想从现代国家审计监督的本质出发,谈一谈关于《审计法》修改的几个主要问题。一、关于现代国家审计监督制度的本质特征现代国家审计监督制度的本质特征究竟是什么呢?我国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具备现代国家审计监督制度的本质特征吗?我国1982年修订的《宪法》对建立国家审计监督制度做出了以下规定,即:“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由国务院总理领导,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  相似文献   

2.
按照《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各级审计机关每年要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受政府委托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实行政府预算执行审计监督制度,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改革与完善这一制度对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深入贯彻执行《审计法》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王彩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在第六条、第八条、审计机关职责一章以及其他有关条款中,对审计机关及审计部门的基本职责作了如下规定:(1)对国家财政收支和与国有资产有关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4.
《审计法》规定,国家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法规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与原《审计条例》不同之处,就是在保留审计机关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职责的同时,增加了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的职责。为有利于人大常委会对财政收支情况实行有效监督,《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明显加大了对财政的监督力度,也加重了审计的监督职责,明确了审计监督的范围,强化了对财政监督的权限。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财政审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加强和改进财政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5.
《审计法》的颁布实施,为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强化审计监督,推动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有效施行,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深入贯彻《审计法》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贯彻执行《审计法》,必须严格依法审计 《审计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必须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建立严格的审计规程、审计质量控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第三条 接受审计监督的财政收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以及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接受审计监督的财务收支,是指国有的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其他有关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办理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的各种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第四条 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本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以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  相似文献   

7.
预算执行审计是《宪法》赋予审计机关的首要任务和永恒主题,伴随着《审计法》、《预算法》的颁布与实施,更加明确了审计机关开展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职责权限。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国家预算管理监督制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主要对本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检查监督。  相似文献   

8.
谈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组织与实施问题姜守杰,张伟根据《审计法》第十六、十七条的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家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将实行上级审计监督和同级审计监督相结合的审计监督制度,这项制度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方面体现的更为明显。如何组织开展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更...  相似文献   

9.
1994年8目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简称《审计法》)是我国国家审计的基本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审计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审计监督。《审计法》遵循《宪法》关于审计监督的规定,对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原则、地位、职责、权限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审计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审计法》的实施,保障了依法顺利开展审计工作的要求,强化…  相似文献   

10.
审计处理是指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采取的纠正措施;审计处罚是指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和违反《审计法》的行为采取的行政制裁措施。作为经济执法部门,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财政收支行为,以及违反《审计法》的行为依法给予处理、处罚,是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在审计执法过程中,由于执法不严、行政干预、措施不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处理、处罚时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谈谈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认真学习贯彻《审计法》把审计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彭纪芳《审计法》对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原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审计机关权限、审计程序、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体现强化国家审计监督的审...  相似文献   

12.
《广东审计》2006,(3):11-13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6年2月28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修订稿,此次《审计法》的修订,在保持原《审计法》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不变的基础上,主要在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监督手段、规范审计监督行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修改。一、健全审计监督机制(一)明确了审计机关进行审计评价、作出审计决定的法律依据。在审计实践中,审计机关需要对查出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进行定性和处理处罚时,必须适用或依照其他法律法规。而目前对于审计机关能否适用…  相似文献   

13.
姜波  张波 《山东审计》2000,(6):19-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三条对审计依据作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条对审计依据进行了解释 :“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本条例以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以法律、法规和国家其它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依据。”将审计依据一分为二 :一是实施审计依据 ;一是实施评价和处理、处罚的依据。在实际审计过程中 ,运用依据的地方很多 ,做法也很多 ,本文试就审计过程中的依据运用谈点粗浅看法。一…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财政经济活动中的一件大事。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好《审计法》,不仅是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和职责,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提高认识,认真贯彻执行《审计法》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从1983年开始实行审计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陕西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监督条例》规定,全省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去年下半年至今年6月底,共对8112个单位和项目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第三条接受审计监督的财政收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以及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接受审计监督的财务收支,是指国有的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其他有关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办理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的各种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第四条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本条例以及其  相似文献   

17.
《广东审计》2000,(4):44-45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处理、处罚行为,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违反《审计法》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时,应当遵循本规定。 第三条审计处理是指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采取的纠正措施。 审计处理的种类有: (一)责令限期缴纳、上缴应当缴纳或上缴的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8.
刍议《审计法》的法律特征及其作用胡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是《宪法》关于审计监督工作规定的具体化.它不仅容有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对国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自身实践的法律概念特征,同时也体现着一般的、最本质的法...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明确把"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列入了审计监督范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举措,使审计工作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同时也确立了审计监督在我国经济运行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审计执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是对公共资金和经济进行全面审计监督的机构。我国法律确立了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审计法》规定如下: 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