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处的安逸;做事勤快,说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可说是喜好学习的了。”2.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  相似文献   

2.
读李泽厚《论语今读》,始知孔子所谓“君子不争”,在孔门之内也是颇多争议的。《论语·八佾》第七节,“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的话用白话说就是:“君子没有什么争夺的事,除非是射箭比赛。相互作揖行礼,上堂比试,完毕后下来喝酒。这竞争就是君子的竞争。”君子,叫士大夫也好,叫知识分子也好,叫执政者也好,叫有德之人也好,总之,在儒家看来,皆世之栋梁,治国平天下的骨干。如果都像孔子说的这样“无所争”,可能吗?好在孔学内部就有很多反对的说道。程树德《论语集释》引〈松阳讲义〉之说,认为有三种“不争”属于“非君子也”。一是有看法不说,怕得罪于人,怕影响自己,所以不与人争,而在是非面前不  相似文献   

3.
《论语》尧曰篇第二章,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从政。子张问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相似文献   

4.
能控制自己.反求诸已是一门真功夫。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 大概也是这个境界。人们一般都不喜欢特别爱抱怨别人的人。张三太计较, 李四以自我为中心,王五是狡诈小人……总而言之, 在这种人眼里,洪洞县里没好人——除了他自己。稍微有些阅历的人大概凭直觉就知道,这个地方要有什么问题,问题的核心往往就是抱怨者本人。我曾做过多年大公司的面试官,我们面试时使用一个最  相似文献   

5.
"以貌取人"语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的是孔子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弟子(字子羽),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却以其外表判断其资质低下而忽略了他。但子羽从师学习后,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事权贵。后来子羽游学到长江流域,跟随他的弟子竟有三百余人,声誉极高,各诸侯国都传诵着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感慨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相似文献   

6.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说:“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2.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说:“不要愁没有职位,要愁的是如何才能在位置上尽职尽责。不要愁人家不知道自己;只要努力,别人就会知道的。”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孔子说:“因约束自己而犯错误,这是少有的。”4.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说:“唉,算了吧!我看不到能认识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我  相似文献   

7.
正《论语》子罕篇第九章,孔子在感慨生不逢时,自己的学说不被时代所用时叹道:"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大体意思是说:"凤凰没有飞来,黄河没有八卦图出现,我这辈子恐怕是完了!"在上古,凤鸟至,河出图,都是祥瑞的征兆,预示圣王的出现,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人才显能通达。而孔子生于春秋乱世,虽壮志雄心,周游列国献计献策,但他的思想和建议在当时却少有被采纳,四处碰壁,一生郁郁不得其志,不由得发出了"吾已矣夫"怀才不遇的无奈感慨。  相似文献   

8.
言论     
<正>"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仕而有禄,不以为积"出自《孔丛子·记义》篇,是宰予赞扬孔子的话。意思是,出来做官享有俸禄,不是用来为自己积累财富的。孔子在鲁国执政者季桓子手下任职时,俸禄很丰厚,但他并不全部化为己用,而是拿出大部分来资助家境贫困的弟子。孔子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  相似文献   

9.
和为贵     
《现代班组》2008,(9):33-33
《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学生有若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  相似文献   

10.
正《论语》子路篇第二章记述了孔子的学生仲弓向孔子请教如何管理政事。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大致意思是:仲弓做了季氏家的总管,向孔子请教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他们小的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说:"怎么知道哪些人是贤  相似文献   

11.
<正>《论语》作为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言简意赅、含蓄隽永。作为经典古籍,对我们依然有重要的启发教诲意义。对于会计人来说,研读《论语》可以提高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优秀的职业品质和诚信理念。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留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笔者试以"十则论语谈会计"。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相似文献   

12.
透视中国     
《董事会》2006,(12):16-16,20
略通中非关系史者均知,中非合作已有50年之久,正在历经由政治而政经的嬗变。此次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亦被各界普遍认作是中国"重返非洲"战略到达的新顶峰。虽然我们认为中非合作的意义在于开创了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模式:一国对一洲,并试图实现跨洲、跨文明的自愿融合,是北京对外构建"和谐世界",践履其"君子和而不同"哲学的体现,且西方舆论固有的"偏见"也不足为虑,然而非洲本身如何看待中国在非洲的发展才是中非合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人生哲思     
正严复讲:"国贵独立,人贵自由。"其实,人要想自由,首先必须有独立的精神和能力,凡事能自己做自己的主,不仅不依附于权贵,也不依附于富豪;不仅不附和今人的陋习俗见,也不盲从古人的见解。始终持有独立思考问题的头脑,保持贫贱不移的精神。这样才能有真正的身心具备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论语》讲,“君子和而不同”。和即和谐,同即相同。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乃至一个领导班子、一个班组,都应该形成彼此意见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不应该出现意见完全相同的情况。和与同,其根本区别是什么呢?《左传》记,晏婴有一个生动的解释。 有一次,晏婴陪侍齐景公,大夫梁丘据来见景公。梁走后,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呀。”晏婴不同意,说:“梁丘据不过是与您相同而已,哪里称得上和谐?”景公问:“和谐与相同有什么区别呢?”晏婴运用比喻说明:和谐好比做羹汤,把鱼、肉、盐、酱、醋、水等等…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似乎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 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理好. 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 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无独有偶.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任晋大理一职的李离在一次断案中,由于听信了不实之辞而错杀了人,便将自己拘禁了起来,并自己判了自己的死刑。这件事惊动了晋文公,晋文公有意为他开脱,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臣之罪也。"李离沉痛的自责道:"我居官为长,并没有让位给下属;我拿钱最多,也没有分给下属。现在我错杀了人,却推罪给下属,怎么行呢?"到后来,晋文公竟以"你如果自认为有罪,岂不是我也有罪"的话来劝他,他也还是没有接受赦令,用剑自杀身亡了。  相似文献   

17.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古语,那么,这句话里那个"不可貌相"的人是谁呢? 这个人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澹台灭明是春秋末期的鲁国武城人,比孔子晚生39年.他天生异相,面貌丑陋,所以,当他去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虽然没有拒绝他,却总对他爱答不理,让人家坐冷板凳.澹台灭明对孔夫子以貌取人的态度颇为失望,毅然决然离开孔子,开始了漫长刻苦的自学历程.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从大处讲,有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小处说,有家庭的和谐,邻里的和谐,团体的和谐。而这些都是外在的和谐,其实内心的和谐才是不可或缺的。外在的和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互协助来建立,而内在的心理和谐则主要依靠自我约束、自我调适,自己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去达到。  相似文献   

19.
段俊平 《化工管理》2013,(11):103-104
<正>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企业家乐善好施,把财富看成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把大量财富回馈给社会。但也会看到有些企业家为富不仁,他们不仅不回馈社会和使他们致富的人民,反而为了获取更多财富而不择手段。其实这两种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弟子曾参所著的儒家经典《大学》就有描述。在《大学》最后一段有一句"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这句话的意思是:仁者利用财富达到自己的理想,不仁者以自己作为获取财富的工具。这里的"以财发身"和"以身发财"其实道出了我们所说的不同的两种人的财富观,"以财发身"是利用财富  相似文献   

20.
正百善孝为先,孝,是道德之本。恪守孝道,家庭和美,社会和睦,国家和谐。在广西博白县菱角镇就有这样一位孝子。三年来,天没亮,他就起床送父亲到六公里外的菱角镇坐班车到县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从来没有睡个一个囫囵觉!他就是博白供电公司菱角变电站值班员罗海锋。"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罗海锋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孝"进行诠释,虽累而无悔,虽难而无怨,虽苦而心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