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原地貌植被的破坏不可避免,弃土、弃石、开挖等会给和谐的自然环境留下大量的裸露边坡。这些边坡有的是岩质边坡,有的是土质边坡,或陡或平。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在排除环境干扰的条件下,土质边坡有自我修复、恢复的能力,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有很多不确定性,不能及时达到防护和绿化的效果。岩质边坡因缺乏植被生长的条件,更难于自我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露天开采矿山容易形成高陡岩质边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做好高陡岩质边坡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已然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内容,要充分了解治理地区的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进而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案。本文结合高陡岩质边坡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手段,进而探讨高陡岩质边坡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路堑边坡整体治理效果,通过现场实际监测获得了关于边坡土体变形情况、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水位变化情况等数据,利用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 RVM)对各监测指标监测期后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之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e hierarchy process, AHP)对各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形成一套基于RVM-AHP模型的路堑边坡治理效果评价模型并以绥大高速K26+800-K27+320处的路堑边坡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RVM-AHP模型所得评价结论与现场情况一致,边坡治理效果为“较优”,评价模型可靠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抗滑桩在青银高速K273+638~K273+815段南侧边坡治理中的应用结果的分析,可知抗滑桩具有施工方便、基本不扰动边坡、可靠度高、刷方少且治理效果显著等优点。故该方法应当应用于山区公路、水库水坝、高速公路及铁路等沿线的滑坡及稳定性较差的边坡治理。  相似文献   

5.
王有昌 《科技和产业》2023,23(11):265-273
依托澜沧江黄登水电站库区沿江公路K243滑坡工程实例,对新生工程滑坡和古滑坡的成因机制、变形破坏模式及治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滑坡多工况组合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和剩余下滑力;运用GEO5软件建立滑坡模型,分析抗滑桩内力及位移变化,以及不同治理施工过程中的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K243滑坡采用双排刚架抗滑桩、锚索桩板墙、填土反压及截排水等措施进行治理,效果显著;新生工程滑坡后排桩剪力和弯矩均大于前排桩,后排桩桩顶位移大于前排桩,而古滑坡前排桩的剪力及位移均大于后排桩;新生工程滑坡在不同施工过程中的稳定系数提高比例约为古滑坡的一倍。实践证明K243滑坡治理是成功的,可为库区公路滑坡分析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稳定性好的岩质边坡可设置飘台种植槽,并采用锚杆对其进行固定,边坡化整为零,不仅能增强整体稳定性,减少岩体拉裂破坏而发生局部崩塌,更有利于实现生态景观修复,丰富景观多样性。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开展边坡稳定性分析,设计边坡支护方案,研究飘台种植槽在岩质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飘台种植槽在岩质边坡支护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实现边坡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7.
路基施工是整个道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整体的施工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软土地基更加应该引起重视,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将对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产生积极的效果。强夯法是填土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文章对强夯法的概念做了简单介绍,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强夯法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相似地质条件下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案的合理选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深基坑边坡支护技术中,高压喷射注浆法是一种较新但技术较为成熟的支护手段,在很多深基坑边坡支护中应用。本文针对高压喷射注浆法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中的应用问题研究,分析了高压喷射注浆法的一系列技术优点,主要从施工简便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随后对高压喷射注浆法在实际的基坑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分析了某市一高层大厦深基坑边坡支护问题,从方案的确定到整体过程效果的评价整体进行了技术探讨。本文对高压喷射注浆法的研究及其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中的应用问题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麻路岗隧道口边坡为例,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总结分析边坡失稳机制,进而提出防治设计方法,并结合监测成果对坡体的治理效果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洞口劣化软岩顺层边坡大桩号侧层面及坡脚缓倾坡外构造面组合、小桩号侧顺层偏压的不利条件下,坡脚形成临空;同时,受构造劣化作用,岩体层间结合差,局部发育泥化层;地下水入渗影响下,坡体及洞口发生变形破坏;坡脚反压回填是防止此类边坡进一步变形的快速、有效手段,采用抗滑桩对坡体治理后,稳定性较好。对洞口劣化软岩顺层边坡除施工前勘察外,还应进行施工阶段勘察,以调查坡体外倾结构面的发育特征与结合情况,当存在层面与其他结构面组合下坡体临空或顺层偏压时,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挡是有效的预加固手段。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高速发展的客观条件下,人们对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速公路工程中。不仅公路路基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在养护管理方面其重要性也是越来越突出的。本文对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与养护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旨在提升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公路的耐久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周边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公路建设中顺层边坡的工程病害频现。通过工程地质分析和数值计算,基于滑面损伤本构模型,研究顺层边坡支护前后滑面应力、位移和边坡稳定性系数等特征量的变化规律,验证桩锚组合结构加固顺层边坡的适用性;通过施工全周期现场监测,获取边坡深部位移、抗滑桩桩身弯矩和锚索应力的时效特征。结果表明:开挖扰动下顺层边坡具渐进性失稳破坏特征;自坡脚沿滑面向后缘,位移呈指数型平滑递减,剪应力先增大后降低,滑面损伤变量自剪应力峰值位置开始同频衰减;采用桩锚组合结构加固顺层边坡后,滑面位移最大值降低88.62%,最大损伤变量降低84.75%,稳定系数提高25.20%;坡体深部位移、抗滑桩桩身弯矩、锚索应力等监测验证了桩锚组合结构加固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海松  向波  邵江  魏安辉  邬凯  柳松 《科技和产业》2023,23(16):263-268
古滑坡体自然状况下多处于稳定状态,但前缘受开挖扰动后,易发生复活变形。四川西南部某高速公路穿越青岗古滑坡体前缘,开挖后坡体发生局部复活变形,采用地质调绘、钻探、变形监测等手段,在查明古滑坡体及其复活变形区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对古滑坡体进行了防治及效果监测。结果表明,古滑坡体前缘滑体土以含砾黏土、角砾土为主,其力学参数低,是局部复活的地质条件,前缘开挖临空及降雨是局部复活的诱因;在考虑施工快速可靠前提下,采用桩板墙+反压方案对滑坡体进行了及时、有效治理,避免了古滑坡体整体复活。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公路等工程对古滑坡体前缘开挖扰动时提供勘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地铁的大力建设,施工中难免会面临下穿建筑物、桩基、管线、河流等情况的出现,因此对盾构施工的参数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逐渐增加。以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邢村站至唐冶南站区间盾构施工为工程背景,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下穿河道高差过程中的不同开挖面支护力设定以及沉降位移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覆土理论下计算所得开挖面支护力对地表及河道的沉降控制效果最好;在不同支护力下,地层水平位移最大值均出现在隧道开挖面附近;隧道中心线上方的地层分层沉降量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论在盾构下穿高差地层的工程实际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灰色系统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不完全确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元素的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在已知部分信息的条件下,经过特殊的方法处理与挖掘之后,使得整个系统得到确切描述和认识。变形监测的累积观测数据作为离散序列,本身就具有灰色的性质,因此灰色系统理论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土地工程中大型控导工程的变形监测,土质坝体和治沟造地边坡稳定性监测,大坝变形监测等分析预报中,建立众多预测模型以及预警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灾害发生的几率,对灾害发生起到了防范于未然的作用。目前,利用GPS系统进行变形监测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的技术手段。本文从灰色建模与灰色预测的原理入手,分析了GM(1,1)模型的特点,介绍了模型的计算过程。并结合西南某大坝的GPS监测实例,以MATLAB为工具,使用GM(1,1)模型对处理的GPS监测数据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并与实测的数据作了对比分析,判断建立的GM(1,1)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李刚 《中国城市经济》2011,(20):210-211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左汊工程二期围堰是牵扯到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一期和二期工程能否安全度汛的关键。左汊二期过水围堰的轴线长度2.13km,高压旋喷灌浆4.2万m,围堰防渗施工的时间仅1个月,强度达到4.2万m/月,工期非常紧张,而围堰防渗施工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二期围堰的成败。二期围堰原设计为1.0m间距高压摆喷灌浆,经过生产性试验,发现摆喷灌浆不适用于由沙料填筑的堰体,防渗体在水下成型很差,经过各专家联合讨论,最终决定采用0.8m间距的高压旋喷灌浆,灌浆从2010年11月1日正式开始至2010年12月5日完成,耗时35天,在设计灌浆量增加0.84万m的情况下灌浆工期仅增加了5天,满足了围堰整体施工工期要求,且防渗效果良好,受到了市政领导、业主、监理及设计的一致好评,也为二期围堰的圆满完工创作了决定性的条件。二期过水围堰于2011年3月31日完成整个过水围堰的填筑、防渗与防护工作验收,按期完成了围堰的设计、施工,完美的履行了合同约定。二期过水围堰的防渗施工难度之大、强度之高在国内大型过水围堰中尚处于领先地位,在此次二期过水围堰的防渗施工中积累的经验为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三期围堰的防渗施工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性资料,为类似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二三结合”是近年来国内高含水老油田在中低油价环境下首创的一种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针对目前尚没有针对“二三结合”开发特点的提高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的情况,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现有提高采收率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静态法构建“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依据国内油田“二三结合”的开发特点和开发实践,筛选出7项对“二三结合”采收率影响较大的关键相似准则及参数。基于“二三结合”作用机理和表征机制,从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角度出发,首次构建表征油藏属性、渗流特性、时变特性的“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考虑多层老油田的储层非均质性和油气水分布不均特性,引入全藏渗透率洛伦兹系数、全藏流度洛伦兹系数,实现“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的修正。以大港某油藏实际开发动态参数和五点井网为例,给出“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评价理论模型中系数的求解方法,得到“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预测曲线,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较强的适用性,为评价和预测“二三结合”开发效果以及老油田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