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沈立群 《上海国资》2006,(11):76-76
多元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种资合与人合性质兼有的公司。出资人之间的资本融合,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股东之问的互相信任而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然而,这种资合与人合并存的关系不是永恒不变的,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股东转让股权、退出公司的情形会经常出现,转让股东与其他股东在股权转让问题上的矛盾也就接踵而至。由于对《公司法》有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规定存在理解上和适用上的偏差,个案的纠纷时有发生,甚至陷入进退两难、资分人散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2.
股权即股东向公司转让出资财产所有权的对价 ,是一种典型的财产权 ,具有可转让性。我国《公司法》对此仅作了简单的规定 ,对于因自然人股东死亡、离婚等法定事由引起的股权转让及股东变动问题未有任何涉及。研究这一立法缺失对公司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股权转让是公司存续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情形,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分为两种情形,一是股东之间的转让,二是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即公司的股东通过订立合同,依照一定的程序把自己持有的股份让与他人,受让人依法取得股权成为公司的股东.本文主要从第二种情形出发来探讨股权变更登记对股权转让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出资转让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公司存续期间退出公司的唯一方式 ,而我国《公司法》对这一问题仅作了简单的一般性规定 ,很难满足实际操作的需要。本文对股东之间相互转让出资、股东对外转让出资的限制及其程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指出我国《公司法》在这方面的不足及其在具体操  相似文献   

5.
沈立群 《上海国资》2012,(11):13-13
人们对于《公司法》有关“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法条,一股均理解为:可以向其他股东转让,也可以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而公司章程如果自主作出变更性规定:“公司股权只能在股东之间转让”,那么“公司股权在股东之间转让时,必须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由各股东按照持股比例在同等条件下受让”。以上表述,直观上涉及到公司章程是否可以限定股权受让的对象、进而限制股东转让股权的问题,但从深层次来看,这却关系到了公司章程条文与《公司法》规范不尽一致的意思自治的合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为了限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外转让股权,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维护公司的经营秩序而设立的一种股东权利.而国有股权转让中,国有资产交易是为有利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所遵循的是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因两者立法目的不同,在国有股权转让的股东优先购买权问题上,国有股东和其他股东往往为此争论不休,甚至引起法律纠纷.现结合交易实践,浅析国有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是为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限制股权对外转让而设立的一种复杂制度。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立法旨意,其产生基础及权利性质一直是理论界争议的焦点。实务中,因相关规定不详或内在逻辑困境而出现股权对外转让存在"同意规则"作用消解、出让通知内容缺失、股东之间诚信失控、交易风险大的状况。基于此,应当赋予董事股东名录审批权、增设公司股权对外转让决定权、明确出让通知内容、取消出让股东"反悔权"规定来完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提升解决股权转让纠纷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8.
出资转让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公司存续期间退出公司的唯一方式,而我国《公司法》对这一问题仅作了简单一般性规定,很难满足实际操作的需要。本文对股东之间相互转让出资、股东对外转让出资的限制及其程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公司法》在这方面的不足及其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有限责任股东优先购买权是指在股权对外转让中,公司内部非转让股东较公司外第三人于同等条件下享有的优先购买拟转让股份的权利。学界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认定存有争议,将其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形成权,不仅有助于商事法律经济效益原则的贯彻和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维护,还可以使该法理在逻辑上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任慧芳 《北方经济》2012,(23):79-80
一、我国公司法律制度中对股权转让的法律规定及其原则 股权,即股东的权利(股东权),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享有财产、经营、收益等方面的综合性权利,具有重要商业价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72条、138条之规定,股权转让是指股东将自己的股份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  相似文献   

11.
宋建民 《特区经济》2008,(11):247-249
法人的有限责任是民法的重要制度。是否以有限责任作为法人的必要条件,各国存在着不同的立法例。我国现行法律以及法人独立人格的本质内涵要求我们承认法人的有限责任。我国法律应通过对普通组织型合伙和有限合伙的承认,实现对法人无法涵盖的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的功能替代;是否享有法人资格必须有法律的赋权性规定;在立法政策的指引下,运用法律拟制技术来克服法人制度可能带来的僵化,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廖善康 《特区经济》2010,(11):257-258
《公司法》赋予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退股权,这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然而,由于立法谨慎和实践经验不足,该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退股权制度的建议,以期真正实现该制度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障宗旨。  相似文献   

13.
莫小春 《特区经济》2010,(3):215-217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的合法化降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投资人的投资热情,促进了私营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法律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并没有迅速增长,它的数量占企业的比例相对较小,而且在各地发展不均衡。为了更好地发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优势,必须对其进行更加完善的规制和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效力问题是公司法理论学习中的难点,也是法律实务中常见的争议所在。文章运用法学理论,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典型情况,具体分析了股权转让合同在各种情形下的效力认定问题;针对关于股权转移标准的各种学说,文章逐一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张爱菊 《特区经济》2008,235(8):239-241
随着合伙企业的发展,关于合伙的法律地位问题越来越受到民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探求法人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的产生与功能,发现法人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分析世界各主要国家关于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的界定,作者提出:在我国民法典制定时应该赋予合伙企业法人地位。  相似文献   

16.
张颖杰  杨修理 《特区经济》2006,(11):317-318
公司设立实务中,验资不实的情形较为普遍,新公司法对公司验资不实的民事责任做出了规定,对于调整和规范公司验资不实的民事纠纷无疑有着积极作用。但是新公司法仍然较为粗疏,对于实务中诸多有争议的问题,新公司法仍然未给出明确答案,未来仍需进一步完善新公司法。  相似文献   

17.
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解决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深层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有限责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进一步解决有限责任问题,主要包括:切实保障企业法人财产权不受侵犯;推进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法人化;在加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抓好减员增效。  相似文献   

18.
董朝阳 《特区经济》2009,242(3):255-256
我国公司立法和其他各国公司立法一样,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有一定的限制。本文分析了我国新《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规定的进步之处,指出仍然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进一步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方赛迎 《特区经济》2010,(11):259-260
董事诚信义务在《公司法》中予以确立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而具体可通过对《公司法》第148条的丰富和完善,明确董事对公司除负有忠实义务、勤勉义务之外,还需负有诚信义务,即董事不得故意让公司失信,不得故意失职、有意懈怠职责。如董事违反诚信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则需在一定的限度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0.
章礼强 《乡镇经济》2003,8(3):41-42
合同法立法原只想将传统的或暗或明的过错责任原则改为明定的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然而有此学眼见更为新潮、已为英美民法及一些国际公约渐用的严格责任原则,便建议追潮,终为新法吸纳。对此,本提出质疑,认为暗定严格责任原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无赖的法技术和法选择,不利知法、守法和司法,严格责任原则不为大陆法系大多国家目前立法所采信,暗定亦不是英美民法及公约之所为。建议将违约责任明确定为之错推定责任原则,以合现情,以符法之明确性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