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新农村建设是缩短中西部农村和城市经济差距的主要途径。在剖析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论述新农村建设和中西部二元经济结构的联系,认为只有抓住新农村建设,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统筹中西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建设在产业、要素、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坚持和加强党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全面领导,坚持走多元化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注重发挥各方合力整合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调整城乡关系: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宋洪远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3):88-91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用适用技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根本的改造,将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轨道。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时期,应该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否则工业化将会受到农业发展的严重制约;调整城乡关系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保持长期、快速、稳定发展产生了很大阻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国西北三个城市的数据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矩阵分解技术,证明了农业经济产出过程农业内部乘数效应、外部乘数效应和城市涓滴效应共同决定。在对北京1985—2007年的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经济关系得出新的理解:在城镇化和市场化初期,农业经济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城镇的涓滴作用;随着城镇飞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对比强烈,农业的绝大部分收益来自农业内部;最后,在食品安全、生态保育和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经营者在农村寻求经济机会的推动下,农业和城市经济开始结合,城市反哺农业。研究表明,在各个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经济,在市场化初期这种程度在60%—70%左右,而在今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农业的绝大部分收益会来自于城市经济的涓滴作用,农业的食品、生态和社会功能应摆在优先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战略途径之一.统筹城乡发展要以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为手段,主要经历消除差距和均衡发展两个阶段.现阶段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融合;统筹城乡科技教育资源,促进农业科技化.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战略途径之一。统筹城乡发展要以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为手段,主要经历消除差距和均衡发展两个阶段。现阶段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融合;统筹城乡科技教育资源,促进农业科技化。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经验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纵横》2007,(24)
以亚洲和南美新兴国家为代表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非常注意城乡的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国内,以上海等地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产业、要素流动等制度的探索给我国其他地区城乡的统筹发展带来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经济探讨》2022,(1)
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进一步厘清特色产业经济的内涵与理论依据,文章认为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包括特色资源禀赋、规模化生产与销售、产业升级与融合、创新制度体系等四个方面。当前,农村地区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一大批特色鲜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呈现出绿色生态产业化、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集群度不断提升等特点。但整体而言,农村地区特色产业仍处于培育成长期,面临产业集群效率不足、资金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制约。未来仍需进一步做好特色产业定位、强化政策支持、抓好特色产品的创新,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远江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1)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以及低碳经济之路面临的诸多压力与挑战。提出了三峡库区助推森林重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危机、技术创新转向与城乡循环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发展城乡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和复兴生态平衡.针对中国目前的生态约束状况,化解生态危机必须从技术创新开始.技术创新在设计理念上取决于文化类型,在路径选择上取决于体制创新过程中的政府导向.因此,从传统文化到生态文化的文化转向是技术创新理念生态化转向的潜在间接因素,从单纯激励经济增长型体制到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型体制的体制创新转向是技术创新路径生态化转向的外在直接决定因素.这一技术创新转向是从技术利润型到技术生态型.生态文化转向与和谐型体制创新转向日渐完成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普遍化的过程,也是由彰显的生态化技术范式支撑城乡循环经济深度发展的过程,还是复兴生态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出发,提出以小城镇发展作为缩减城乡分割程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引擎。并遵循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指导,对山西工矿、农区、城郊、交通集贸和旅游五种类型地域环境中的小城镇发展进行研究,为各类小城镇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统筹协调的城乡发展格局是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分析城乡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相关省份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原经济区各地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显示:(1)中原经济区城乡协调发展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块状"分布格局,北方城乡协调水平总体好于南方;(2)不同因子对地级市层次城乡协调发展影响程度与各地级市之间按各主因子的差异程度不具备一致性;(3)县域经济发展是推动城乡系统向高水平城乡协调关系演进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经济互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之间经济的互动作用是永恒的,在我国当前所处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农村市场容量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尤为重要。该文论证了实现城乡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形成城乡经济互动机制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江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负面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使得江苏居民消费率下降,城乡人力资本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固化趋势。只有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推进刘易斯转折点与库兹涅茨转折点的会合,才能逐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报酬,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可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 相似文献
19.
三农经济发展下的信用社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长期受到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管理体制不规范、不良资产高居不下等种种问题的困扰,其服务"三农"职能的实施机制始终不畅。当国家强调继续发展和支持"三农"时,农信社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如何履行农村经济生力军的责任和义务?要真正做到服务三农,就势必适应当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但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态休闲业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产业互补,要素资源的流动,增加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生态平衡发展。我国生态休闲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包括休假制度未落实,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素质较差,资金短缺等多方面的问题。该文认为,需要从城乡协调的角度,规避工业发展污染的道路,营造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类资源,加强对农村生态休闲业开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