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陶龙渤 《企业导报》2013,(7):253-254
通过对舆论监督对象的介绍,并结合我国司法公正面临的障碍,提出了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指出只有正确和理性的舆论监督,才能真正意义上对司法公正的实现发挥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王英霖 《活力》2014,(12):104-105
舆论监督并不是脱离于整个社会监督体系而独立存在,舆论监督是在于其他监督机制互相协调中才能发挥作用。舆论监督尽管存在各种缺陷,有些缺陷几乎不可避免,但我们无法忽视舆论监督的独特作用。我们只有充分协调和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时,才能把舆论监督的消极作用降到最低,但这前提是我们需要对舆论监督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区分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 "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是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理论上的"舆论监督"分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既包括揭露和批评,又包括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舆论监督的力度得到加强,各种问责机制逐渐完善,广大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也空前高涨.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承担着繁重监管与执法任务的质监部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责任风险,稍有不慎便会导致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5.
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在新闻传播中不可小视,政府部门行政督办与舆论监督相兼容,使媒体舆论监督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尤其是行政督办对象在媒体上用"红黑榜"对比形式刊出,能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新闻舆论的特点及基本法律渊源的介绍,结合实际,挖掘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碰撞产生的现实冲突,从司法活动的信息公开化和审判公开性,以及媒体人的专业素质等方面分析两者冲突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应对策,进一步明确舆论侵权的归责原则。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明确各方的责任和完善措施,对规范管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权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李亚茹 《活力》2013,(4):153-153
舆论监督性报道财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进行公开揭露,是一种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新闻形式。令人叫好的监督性报道,能够化解矛盾,促进社会进步,有力地配合正面宣传。党和人民群众都十分关注舆论监督的开展,然而舆论监督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媒体开展监督报道往往会遇到种种阻力与困难。这不仅说明舆论监督报道对丑恶现象的巨大鞭挞作用,同时也说明媒体要想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必须注意方式、讲求策略。  相似文献   

8.
集体协商制度是自主协调劳资"利益争议"的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利益争议"协商协调处理机制缺乏有效规范。在现实中,"利益争议"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劳工群体事件"、"签订集体合同争议"、"拒绝集体协商"。"利益争议"处理机制缺失导致劳资冲突转化为劳政冲突,极端的表现就是迫使执政者动用刑法对付劳动者,迫使劳动者将劳资矛盾指向政府,指向法律,甚至执政党。本文还提出了完善"利益争议"("签订集体合同争议"、"拒绝集体协商争议")协商协调处理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罗英杰 《活力》2010,(12):217-217
舆论监督作为群众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事实公开、传播迅速、影响面广、披露深刻等优势。但要真正做好舆论监督,使其收到实效,绝非易事。它不但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较强的职业敏感,而且还要具有求真务实的舆论监督工作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四忌”。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关于马云与王健林争论线下零售与电商"1亿赌注"的余波不断.许多行业企业纷纷出现关店潮,传统零售业"冬天"的说法不期而至.在互联网电商之风劲吹之下,"应该勇敢‘触网’还是坚守传统渠道终端"成为一种纠结.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全球信息快速传播时代,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媒体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伙伴之一,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政府与媒体有效合作方面,政府需要调整对媒体角色的认识,即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舆论监督的"平台",媒体既要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也应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知情权.  相似文献   

12.
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最主要的一种方式,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其追求的最高价值是实现司法公正,而媒体报道则有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媒体报道可以通过辅助公开审判制度的实施、对司法独立的维护、影响立法去促成司法公正的实现,而如果媒体不当报道司法活动,也会损害司法公正。但是,在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二者之间的关系上,媒体报道能够促成司法公正的实现依然是主流。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2008,(9)
"汤"(Soup)这个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喝汤时要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呷汤时则发出"丝丝"的声音,"丝丝"的声音和"Soup"这个词的发音很相似。另一种说法是"Soup"这个词可能起源于德文"Sop",即一种浇有肉汤或浓汤的面包。汤的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文物表明,近东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做汤的地方。约在公元前8000到7000年间,那里的人就会将所栽培出来的谷物放在粗陶器中煮成汤喝。据记载,在古希腊奥林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人们对生产的认识一直在"狭义生产观"的指导之下."狭义生产观"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积极作用,但是,它却妨碍了从全社会的角度来合理配置资源的运作."广义生产观"的提出突破了这一局限,它将生产观念扩大化,把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运作过程都理解为输入要素与产出要素相互转化的过程,因而有利于人们形成全面、协调的社会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有利于从全社会的角度来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5.
正民主管理是管理者在"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下,积极地吸纳全体成员的平等参与和共同决策,科学地将管理思想进行传播,协调各个组织、各种行为达到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它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管理者追求的一种管理艺术,它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了人的主体能力。因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后勤集团党政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一直在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搞好民主管  相似文献   

16.
何燕珍 《人力资源》2005,(19):68-69
长期以来,"临时工"意味着一种与"正式工"截然不同的身份.随着<劳动法>的实施,员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开始由劳动合同来确定,这就打破了以身份划分的用工形式.但是,"临时工"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新的面孔出现,成为"劳务工"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7.
沈伟然 《活力》2013,(4):154-154
舆论监督的实施是社会开放、时代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舆论监督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影响最大、作用最大、最直接的是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8.
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是现代各民主社会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司法独立作为一项现代法治国家所普遍承认和确立的基本法律准则,其最终目的在于追求司法公正。而媒体的监督具有促进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的价值。在理论上这两者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共同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一方面两者存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另一方面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冲突、抵制。本文从我国媒体监督司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是尽快完善相关立法二是正确把握新闻舆论监督司法的界限.三是法院应正确对待媒体监督。  相似文献   

19.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宝库,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国际Internet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称.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上信息资源也以指数形式增加,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内容几乎无所不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娱乐等各个方面;其媒体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其范围覆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0.
秦岭 《活力》2011,(5):166-166
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在新闻传播中不可小视,政府部门行政督办与舆论监督相兼容。使媒体舆论监督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尤其是行政督办对象在媒体上用“红黑榜”对比形式刊出。能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