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集聚、产业结构与增长:来自中国食品工业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关于食品工业中产业集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循环促进的假说,选取中国食品工业1993~2005年各省市面板数据拟合集聚水平、生产效率对时间的多项式,再设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聚、产业结构对食品工业发展具有显著正效应,食品制造业的集聚效应更为明显,而产业结构调整对食品加工业作用更突出.  相似文献   

2.
构建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规膜经营到产业集群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面临产业链务短、龙头企业规模小、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发展障碍.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健康发展必须创新管理体制,优化产业集聚环境;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建立农业科教推广体系,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产业集聚动力.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统计方法衡量和分析我国食品工业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运用经济理论寻找影响我国食品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食品行业Panel数据对上述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993-2003年,我国食品工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均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基期水平、要素投入、行业规模效应、产业关联、空间外溢性、交通运输和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食品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集聚式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文章运用产业集聚的区位商指数法和产业集聚指数法对我国蚕桑产业在省域层面的集聚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蚕桑产业存在产业集聚,且经过20年的发展,集聚区域数量不断增多,产业集聚强度不断增强;同时产业集聚中心区已经随着蚕桑产业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基于上述结论对我国蚕桑产业集聚现状提出因地制宜、加快西部茧丝绸工业的配套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沛县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区位等优势,坚持以园区化集聚各种要素强势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规模农业产业化,以农业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强力推进"一区九园"建设,全县高效设施农业不断扩面增效、提档升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县域农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沛县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区位等优势,坚持以园区化集聚各种要素强势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规模农业产业化,以农业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强力推进一区九园建设,全县高效设施农业不断扩面增效、提档升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县域农业综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沛县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区位等优势,坚持以园区化集聚各种要素强势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规模农业产业化。以农业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强力推进“一区九园”建设,全县高效设施农业不断扩面增效、提档升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县域农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发展纲要》确定了“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果蔬加工业、肉类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制糖工业等8个行业。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实行差异化发展,建设一批食品加工基地,培育食品工业产业带(区),促进产业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食品工业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发展纲要》确定了“十五”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果蔬加工业、肉类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制糖工业等8个行业。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实行差异化发展,建设一批食品加工基地,培育食品工业产业带(区),促进产业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食品工业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一、运用产业集聚获取竞争优势产业集聚理论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产业集聚的优势在于把价值链  相似文献   

11.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以测度产业集聚程度的静态指标区位熵为基础,加入产业集聚指数这一动态指标来衡量林业产业聚集的发展态势,构建林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模型,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林业产业发展态势划分成四种类型:强化态势、形成态势、退化态势与劣势发展。整体上看,长江经济带林业产业集聚表现为强化态势和退化态势的省市较多。表现为强化态势的地区为安徽、江西、湖南、贵州;表现为形成态势的地区为上海与江苏;表现为退化态势的地区为浙江、四川、云南;林业产业集聚劣势发展的地区为湖北与重庆。结合各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特点分析态势形成原因,政府政策的支持、林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战略的优化、龙头产业的带动是林业产业聚集表现为强化态势的主要原因。为促进林业产业以强化态势集聚,根据各省市林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的特点提出了因地制宜采用林业产业发展政策,拓展产业发展形态、优化产业结构,落实人才引进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铜川市苹果生产与销售有着大好局面及区位优势,苹果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铜川市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铜川市作为陕西省苹果生产的主产区之一,自然条件较为优越,苹果种植档次及规模逐步提升,形成多个知名品牌,品牌效应不断增强,苹果产业已形成规模化、高度集聚化及规范化管理,苹果产业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农户主动参与型、苹果生产基地发展、合作社经营等发展模式,产业链得到了扩展及深化。随着铜川市生产与销售需求的扩大及果农市场意识的增强,建设苹果中心的时机逐渐成熟。但铜川市苹果产业发展仍然面临多样化的问题,如果树较老、缺乏种植技术及人才、缺乏大型种植基地、宣传力度不足、信息闭塞、交易不透明、缺乏公平的苹果交易平台等。文章对铜川市建立苹果中心的支持率、冷库需求进行分析,并进行基本功能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政府为引导,形成产业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促进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等发展策略,为铜川市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扶贫开发战略中成长起来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率直接决定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方法]文章以茶叶、蔬菜代表武陵山片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扶贫产业,利用集中度指数、扩张弹性系数、单位面积的产值能力和产量能力以及单位产量的产值能力等指标进行扶贫产业发展的规模特征及其经济效率评价。[结果]“十一五”期间以来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发展的产业地位逐渐提高、规模扩张优势显著、规模收益递增、投入规模扩张率高于产出规模扩张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比较经济效率差距持续扩大。[结论]扶贫产业亟待根据产业发展的生态化、集聚化和融合化等趋势,在规模扩张中强化特色产品的品质建设和效率优势品种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完善产业化组织及其能力建设,提高扶贫产业的经济效率和致富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时空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基于中国29个省份种植业总播种面积及6种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从产业和地区两个方面系统地刻画了1980~2010年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从整体上看,中国种植业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不同农作物生产的地理集聚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国种植业的地理集聚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并且具有显著的拐点特征和明显的"先小幅增强、随后显著增强、后趋于减弱"阶段性特征。中国种植业的地理集聚区域是中部地区,主要省份种植业呈现出明显的中度地理集聚特征。一些农作物生产还呈现出高度集聚在少数省(区、市)的特征,地区垄断性趋势不断增强。影响种植业地理集聚的因素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禀赋、技术外部性、金融外部性、农产品运输成本和农业对外开放等。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与产业区域转移之间的互动关系表明,解决城镇化问题的落脚点应该是产业区域转移,但如何利用区位和政策优势,推进湖南的产业区域转移,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强化产业基础,扩大城镇规模,增强其吸引和辐射能力,是湖南城镇化建设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区域经济增长趋势越来越明显,产业集聚已成为提升产业效能、推进产业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四川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主体,发展多式联运有利于改善我国物流产业产业结构,降低物流园区运营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对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算2010—2019年全国畜牧业产业集聚度并研究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及渠道路径。[方法]文章利用区位熵指数测算畜牧业产业集聚水平,构建畜牧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模型,结合调节模型、中介模型来检验畜牧业产业集聚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制,并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1)畜牧业产业集聚具有门槛效应,只有超过门槛值之后,畜牧业产业集聚才能推动经济增长;(2)在畜牧业要素禀赋多的地区的畜牧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要素禀赋具有调节作用,畜牧业子产业具有中介效应。(3)内蒙古、吉林、湖北与新疆4省区位于产业集聚U型曲线右侧,畜牧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4)辽宁、湖南、海南、西藏、云南、贵州6省区刚过畜牧业产业门槛,畜牧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初步呈现;(5)广西、四川、河南和安徽4省区处于U型曲线左侧,需调整或改变他们的产业结构;(6)江西、河北、青海、黑龙江的畜牧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有倒U型作用,且这4个省畜牧业产业集聚度已超过最优点,需注意规模不经济问题。[结论]各地应根据本地畜牧业要素禀赋与产业集聚情况,采用对应的产业政策,推动畜牧业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往对产业集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较多,对结果研究较少,文章基于作用结果的角度,综合评价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贡献。[方法]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入手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评价。[结果](1)经济助推城镇化是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评价因素,其次是社会助推城镇化、环境助推城镇化和科技助推城镇化;(2)从经济和社会城镇化而言,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上升阶段;(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率(E1)以及单位土地使用面积SO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E2)是评价不同区域产业集聚对当地环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4)而集聚区每万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数是评价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科技推动作用的重要指标。[结论]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方面表现为一定的助推作用,对环境和科技城镇化的影响与各地域集聚区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为了解江苏省各地绿色食品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利用2016—2020年江苏省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区位熵测度江苏省各市的绿色食品产业集聚水平,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江苏省绿色食品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具有空间异质性。苏北的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发展形势较好,发展潜力也较大;苏中的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实力较强,但是发展速度有所减缓;苏南的绿色食品产业集聚潜力较大。(2)技术优势、市场需求、人力资本和产业规模对江苏省绿色食品产业集聚有积极正向的作用,自然条件对江苏省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呈现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产业规模、企业构成和产能利用3个方面,分析河南省粮食加工业发展概况及变化趋势,从而提出河南省粮食加工业集聚发展的整体定位、基本原则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