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伟 《上海土地》2008,(3):16-17
早在1994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福建惠安县走马埭万亩农田保护区时就提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保护好基本农田,绝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用地,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十一五”规划纲要把耕地保有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确定“十一五”时期全国耕地保有量要保持1.2亿公顷(18亿亩)。  相似文献   

2.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为什么一定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未来造成耕地减少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守住红线,关键在哪里??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解读:  相似文献   

3.
中央明确提出:确保18亿亩耕地底线,但“以租代征”与“小产权房”仍然对耕地保护形成强烈冲击。为什么中央的三令五申,地方却久禁不止?  相似文献   

4.
耕地保护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坚守18亿亩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郑重承诺。但是,我国自1998年起建立了以耕地保护为核心、  相似文献   

5.
中央政府一直强调,到2020年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今年,“6·25”全国土地日.又把“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作为纪念活动的主题。这表明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强烈意愿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最近公布。《纲要》提出,规划期内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2120万公顷(18.18亿亩)和  相似文献   

7.
《北京房地产》2008,(4):60-63
“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强调。作为加强耕地保护,缓解我国耕地资源紧缺问题和土地供需矜持的政策“组合拳”的一部分,国务院于2007年12月1日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修订案)(以下简称“新条例”),并以国务院令形式加以发布,该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由2004年的1.41亩减少到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2005年.全国共减少耕地1002.4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318.2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5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  相似文献   

9.
陈亮 《国土经济》2011,(9):36-37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美国学者提出并大力宣扬“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质疑中国的粮食安全,鼓吹中国威胁论。针对这一言论,我国果断提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的战略方针,牢固树立耕地保护“红线”意识,切实保护耕地。耕地作为土地的精华,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耕地资源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过程中拥有重大意义和作用,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粮食产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稳定及安全。  相似文献   

10.
《北京房地产》2008,(12):70-70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化,“两个最严格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有效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在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坚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严把土地“闸门”,依法规范用地,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严格土地执法监管,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受到打击和遏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大量耕地被建设占用,耕地减少的态势难以遏制,同时,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也对耕地保护带来了压力,因此,耕地保护面临诸多困难。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应采取以下措施: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增加农业生产补贴,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引导农民退出宅基地,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确定耕地保有量为1.2亿公顷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确定耕地保有量为1.2亿公顷,而且该数据被定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将分解到各省(区、市),并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预期性指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而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要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耕地保有量等指标要分…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土地》2009,(3):1-1
今年6月25日是第19个全国“土地日”,部确定的宣传主题为“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同时拟定20条宣传口号(见附件)。开展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是宣传我国土地资源国情国策,坚持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全社会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意识的有效手段.现将开展第19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房地产导刊》2009,(5):23-23
“我们的耕地面积已经没有18亿亩,已经少了3000万亩。形势非常严峻,中国人口这么多。18亿亩的耕地红线,这个保不住,难度很大。因为要城市化,要修建机场、高速公路,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16.
近日国土资源部通报2003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3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显示建设用地规模随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增大, 补充耕地大于建设占用,占优补劣问题明显。2003年度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43.7万亩,灾毁耕地75.6万亩,生态退耕3356.0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497.0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6.2万亩。全年全国耕地净减少3806.1万亩,耕地面积由2002年年末的18.89亿亩下降到2003年年末的18.51亿亩,生态退耕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做好两个“规划”衔接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魏 《上海土地》2009,(3):14-16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目前,我国耕地18.3亿亩.人均1.37亩,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而上海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人地矛盾更为突出。人均拥有土地面积约0.55亩。在目前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要发展就不可能不用地:另一方面.要吃饭就必须保证耕地不再减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在整个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际.我想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以下简称两个“规划”),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控制耕地流失守住18亿亩红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到2006年10月31日,我国的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而在10年前的1996年.我国的耕地数量还维持在19.51亿亩.10年间耕地少了1.2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也由1.59亩降到1.39亩.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全国有6个省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的人均耕地,已经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8亩警戒线。到2010年,  相似文献   

19.
征地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即要保护耕地又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推进征地工作开展,完善征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世界粮食市场供应有限,且有不断减少趋势;中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自给,保护18亿亩耕地是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的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严防建设用地大肆侵吞耕地,收紧建设用地供给闸门,逼迫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集约用地,培养节约用地的意识,重新唤回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