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经济》到2007年已经走过了25年的里程,到2007年第6期是该刊出版发行的第300期.25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一本杂志来说,她却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相似文献   

2.
《金融经济》出版发行300期有奖征文竞赛启事《金融经济》到2007年已经走过了25年,到2007年第6期,已经出版发行了300期。25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却有着无与伦比的份量。《金融经济》以她青春的韵律和鲜活的生命与祖国同行,与发展共进,以她300期笔墨见证并记录着这段辉煌的历史,为经济推动金融、金融促进经济这部灿烂的华章泼洒了浓墨重彩。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记住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为此,在纪念《金融经济》出版发行300期的日子里,“员工广场”栏目开辟“金融经济不平凡的300期”有奖征文竞赛活动。时间从2007年3月至9月,评选结果将在2007年第10期刊登。获奖者分一、二、三等奖,并分别授于不菲的奖品,同时本刊将会将来稿的绝大部分刊登在“员工广场”栏目。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3.
翻开《金融经济》2007年第6期,人们发现,在不知不觉中,这本杂志竟走过了25年,刊出了300期。为了表示纪念,本刊在这期的卷首语中刊出晨光先生的诗,借以表达广大读者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4.
翻开《金融经济》2007年第6期,人们发现,在不知不觉中,这本杂志竟走过了25年,刊出了300期.为了表示纪念,本刊在这期的卷首语中刊出晨光先生的诗,借以表达广大读者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5.
逗号的乐章     
亲爱的朋友,您翻开的这一期杂志,正是《中国金融》第400期! 从1951年创刊到今天,《中国金融》杂志走过了43年的历程。43年的风风雨雨,43年的坎坎坷坷,《中国金融》在不断的追求与探索中走过来了。尽管在不同时期这种追求有过不同的表述和时代烙印,但是纵览摆在面前的这400期杂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金融》几十年追求的基本特点: 密切结合金融工作实际。《中国金融》几乎是和新中国的金融事业同  相似文献   

6.
诞生于1982年的《金融经济》杂志,到今天已走过了25年,出版了300期。我们不想忽略这件事,于是便将它作为了本期策划的内容。这不全是为了应景,而是想从中寻觅杂志作为一种智慧活动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屈指一算,《金融经济》已经走过了25年的历程,本期的封面已赫然打上醒目的300期标志。在这值得回顾和庆贺的日子里,我代表《金融经济》杂志社,向关心本刊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24载光阴荏苒,300期春华秋实。11月,《福建金融》迎来了出刊第300期。庆祝之际,回顾走过的道路,《福建金融》的成长凝聚着两代金融人的辛勤耕耘,承载着福建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这不仅仅是一本杂志的历史,更是记载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屈指一算,《金融经济》已经走过了25年的历程,本期的封面已赫然打上醒目的300期标志.在这值得回顾和庆贺的日子里,我代表《金融经济》杂志社,向关心本刊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
诞生于1982年的《金融经济》杂志。到今天已走过了25年,出版了300期。我们不想忽略这件事。于是便将它作为了本期策划的内容。这不全是为了应景。而是想从中寻觅杂志作为一种智慧活动的真谛。 操柄《读者》的胡亚权先生曾经在总结《读者》时说过这么一句话:“《读者》是人性的。是理性的,是知性的,是平民性的”。这似乎囊括了期刊的生命之绿。《金融经济》走过的300期似乎也朦胧地感觉到了这些生命之绿.只不过她还没有完全的领会和掌握。正因如此。我们就有必要从历史中去寻找一些发人深省的东西。 然而,历史毕竟是过去了的事情。它可以告诉未来,但它对未来并非灵丹妙药。未来仍需我们去学习。探索,扬弃,进取。收获——我们愿意与读者同行。一起去享受那种智慧活动的快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第100期了!从1992年出版至今,《华南金融电脑》已经陪伴中国金融业一同走过了100期的难忘历程。这一百期,每一期都凝结着我们和作者的心血!每一期都是一次丰硕的收获!每一期都伴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上海金融》2005,(7):1-1
《上海金融》自1980年8月创刊至今已出版300期,在这300期走过的25年里,我国的金融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不断丰富发展.货币金融类报刊层出不穷,读者需求日趋多样化,金融期刊不断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上海金融》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不断自我完善,逐渐发展壮大,迄今已成为金融领域一本有影响力的期刊。《上海金融》已连续四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连续5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  相似文献   

13.
踵事增华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战火硝烟中诞生,至今整整50年了。值中国人民银行成立50周年之际,1998年第12期《中国金融》杂志出版特刊,以志纪念。50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走过了光辉的历程,为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相似文献   

14.
合作金融性质问题蒋世绩同志在1990年《农村金融研究》第8期发表的《按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去认识合作金融》一文里,对合作金融的性质问题发表了许多议论。其中有不少问题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需要认真探讨,下面我仅就合作金融的性质问题和蒋世绩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金融理论与实践》已出版300期。在这300期杂志走过的25年里,我国金融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不断丰富发展,货币金融类各种报刊层出不穷,读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对杂志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面对严峻形势,《金融理论与实践》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自我完善,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在考验中逐渐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600期回眸     
《中国金融》2006,(18):16-21
我们满怀欣喜地迎来了《中国金融》杂志第600期。 作为全国金融系统最早的专业刊物,伴随着当代中国金融事业前进的脚步,《中国金融》杂志已经走过了56个春秋。56年来,中国金融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金融》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进程:从解放初期的国民经济调整、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近年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海外上市,从计划经济时代“统存统贷”和严格的信贷计划,到如今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从改革初期关于市场与计划的讨论,到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进、保险业的大发展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中国金融》杂志与中国金融事业同荣辱、共兴衰。  相似文献   

17.
当新世纪的第一个仲夏来临之际,我们迎来了《福建金融》创刊15周年的 喜庆日子。在此,我代表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省金融学会向长期 以来关心 支持《福建金融》的各级领导、通联工作者和广大读作者表示衷心 的感谢; 向为《福建金融》健康成长付出心血的杂志社历届编委会成员、历任 杜长、总编辑及编辑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1986年7月,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我省金融事业的迅速发展, 《福建金融》应运而生了。15年来,《福建金融》作为我省金融界的一份专业期 刊,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从初始的五行一…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第8期是《武汉金融》出刊的第200期,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武汉金融》前身为《银行与企业》,创刊于1984年。跨入新世纪,人民银行建立大区分行体制以后,期刊更名为《武汉金融》。更名后,《武汉金融》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主管、中国金融学  相似文献   

19.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在这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我区唯一的金融专业期刊《内蒙古金融研究》已出版发行400期,这是一件值得庆贺并加以发扬光大的事情。从1954年创办的《内蒙古金融通讯》,几经更名,到1989年获得国内统一期刊号和国际标准期刊号并正式更名为《内蒙古金融研究》,作为内蒙古金融学会的会刊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曾几何时,几代办刊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用心血和汗水,辛勤耕耘,精心培育,使《内蒙古金融研究》从当初稚嫩的幼苗成长为今天草原银苑之中枝繁叶茂的常青树。《内  相似文献   

20.
至宝珍藏     
难忘记,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那笑容可掬的脸;难忘记,一群黑人朋友疾步奔跑的身影,这是《金融经济》2006年第5期(总第287期)的封面。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