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产权不明确、管理层收购与改革方向不相符合、国有资产流失、资本流动仍受所有制局限、资产重组缺乏明确的决策主体等突出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产权改革,可通过把产权转移出去,或将其资本社会化进行,要处理好财政部与国资委的关系,要科学规范和合理运用各项财税优惠等政策进行财税调节,制定和完善企业收购、兼并和重组的有关法规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
搞好资本运营是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运营的目的是在利润最大化原则下使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保值、增值,使资本更有效率,并能不断地实现资本扩张;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企业的兼并、收购和重组。为此,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必须转变“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流动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观念,成为真正的企业家;同时实行政资分离.逐步建立和完善独立于各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可分为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均以经营性资产的形式存在,它是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近年来,这部分资产因种种原因流失十分严重。为此,笔者拟就遏止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作肤浅思考。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依托证券市场,通过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充分先例政府作为先资者的权力,通过主要对上海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来行使国有资产管理权,为国有资产管理探索出一条值得借鉴的运行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呈快速增长态势,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当前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是:重复建设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物资采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应收帐款、兴办“三产”和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采取的对策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科学的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规范企业采购行为,加快企业社会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资产与财务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重要的市场行为,也是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现象。绩效是资产重组的首要问题,近几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问题已成为资本市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内涵入手,对资产重组绩效的理论研究、评价方法和实证研究等方面对当前研究做了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资产流失严重,经济效益不高,集体企业日益暴露出其在体制上的弊端和局限性,产权改革势在必行。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应分步进行:第一步,界定三种资产;第二步,置换国有资产;第三步,改革集体资产。界定三种资产、置换国有资产时,应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改革集体资产的难点是原有存量的清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换一个角度,考虑以清晰的增量来稀释模糊的存量。  相似文献   

8.
选择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企业管理;公开重组及兼并企业的资料;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交易的专家评估、评议制度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合理限制国有股份在资产重组过程中的权限是确保上市公司资本扩张过程中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资产流失严重,经济效益不高,集体企业日益暴露出其在体制上的弊端和局限性,产权改革势在必行.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应分步进行:第一步,界定三种资产;第二步,置换国有资产;第三步,改革集体资产.界定三种资产、置换国有资产时,应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改革集体资产的难点是原有存量的清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换一个角度,考虑以清晰的增量来稀释模糊的存量.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亟待解决王中新,曹双进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和行为的大量发生,对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尤其是对10多年来改革成果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构成了严重威胁,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对此,国家把查处国有资产流失大案...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资产评估价值的本质,从而揭示资产评估价值与资产价值,资产评估价值与价值标准以及资严评估价值与资产使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会计实务中存在着固定资产减值和折旧使用起来混淆不清的现象,笔者借剖析二者的关系之机提出一些建议,以澄清思想上对它们的认识,解决实务中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新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迹象的确认条件、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等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如不能杜绝企业操纵利润、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存在技术难度和资产组确认随意性较强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亮点。本阐述其理论基点,以利于加深认识;归纳其核算要点,以便于执简驭繁;剖析其操作难点,并探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论述资产价值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以及资产评估价值的多先性与一元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有用性以及企业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力等具有现实意义。当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实践中暴露出主观随意色彩太浓、税法规定的限制以及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采取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适用范围和等项减值准备计提比例的参考标准、缩小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已从经济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上到中央 ,下到百姓 ,人人都关注它 ,重视它 ,期望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则是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何进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亦已成为会计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从客观因素监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一个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评价 ,不能简单地用会计账簿上所有者权益的期末和期初数相比较来确定。因为大多数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所反映的所有者权益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单凭期初、期末数之差额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企业的国…  相似文献   

18.
无形资产评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即使你准确地把握了无形资产的评估对象,这也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得到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来。确定无形资产评估的标的物仅仅是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出发点。要科学合理地量化无形资产的价值,必须深刻理解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定义,以及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决定理论。这是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财政部出台的系列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导入是个亮点。在存在活跃市场和不存在活跃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有三种存在先后级次的确认方式。新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而不同种类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具有不同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建立有效的国有资本管理机制,是我国制度建设的一项新的系统工程。本文根据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问题的顿悟,从实用性、科学性出发,探讨国有资本管理体系、监督体系、营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指出管理原则、手段、重点、方式上的加强有利于保值增值;而会计监督和审计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当前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侧重国有资本存量营运以及增量营运,总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