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根据有效需求理论,需求决定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者应以农民的有效需求为依据,决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因此,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离不开对农民需求偏好及影响因素的考察与识别。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通过对浙江255位农民的问卷调查,就浙江农民对公共产品的满意度现状、需求位序结构和影响因素等问题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农民对现有农村公共产品满意度普遍较低;浙江不同地区的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评价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明显,呈现一定的位序结构特点;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受农民的年龄、婚姻状况、所在地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根据有效需求理论,需求决定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者应以农民的有效需求为依据,决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因此,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离不开对农民需求偏好及影响因素的考察与识别.  相似文献   

4.
广大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辽宁省扩大内需经济目标的主要矛盾,农业生产有效需求的增长将强有力地拉动农民总体收入水平,然而,收入水平又是农民总需求的决定性因素。鉴于此,笔者从公共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辽宁省扩大农业生产有效需求的问题,并提出地方政府预算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讨论比较多,而很少对农民这个需求主体的需求进行研究。只有很好满足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的供给。严格地讲,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才是产生政府制度和政府职能存在的理由。需求的满足程度可以通过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满足来衡量。本文对总量暂不做深入研究,而是假定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量基本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笔者着眼贫困地区,从需求结构上显示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倾向或指向,从而为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及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官永彬 《乡镇经济》2008,24(1):46-50
由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体制在以后的发展变迁中得到了延续和继承,使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着结构性矛盾,而摆脱困境的帕累托最优选择是根据农民的需求意愿或偏好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文章在公共物品需求偏好显示扭曲机理及相关机制设计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农村公共物品需求偏好的民主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港为例,通过因子分析,利用降维的思想将影响港口物流需求的经济因素综合为少量的公共影响因子,然后通过分析公共影响因子和港口物流需求的关系,建立logistic增长模型。以此来预测港口物流需求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农民福利、农村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影响。本文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分为需求表达机制、筹资机制以及决策机制,阐述了各个机制的现状,揭示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浔  苏沪 《中国经贸》2010,(16):160-160
通过对影响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一些因素进行建立模型、计量分析,得到相关的数据,以分析判断这些因素对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是否显著。我们对农村金融供给的影响因素取得是本年的一年期利息率(I)、上年的农产品产量(TP)、上年农民居民平均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P)、上年农产品单位产量(AP)、上年货物出口总额(EX)、上年货物进口总额(IN)。这些因素对我们认识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决定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移民安置地后续扶持是影响异地扶贫搬迁的重要因素。基于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数理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移民安置区公共产品供给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安置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方案、需求反馈机制、农户搬迁投入、资金投入的公开情况、公共产品供给丰富程度以及安置区选址等因素对农户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共服务供给区域差异研究中,往往忽视差异中的合理成分,而供给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受需求因素的影响。文章以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使用Gini系数回归分解方法控制需求因素对供给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需求因素对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差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控制需求因素后,不平等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文章从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依据,通过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的对比分析,探讨在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思考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基于持久性收入假说的中国农民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文章选择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分析我国农民的消费问题,并运用农民消费的历年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进而从增加持久性收入和提高持久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两方面提出增加农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石树鹏  荀盼 《魅力中国》2010,(34):61-62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缺乏,决策主体单一,“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陈旧,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结构失调、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政府识别机制和瞄准对接机制以回应农民的需求、发挥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作用以拓展农民表达需求的渠道等方面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贵州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构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宋元金 《魅力中国》2014,(19):44-44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的生活已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被列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公共服务的内容及其运作模式之间,脱节的情况相当突出。对此,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农民实际文化需求。提出拓宽服务范围的思考路径,以期使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提供农业公共产品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农业公共产品提供不足的主要制约因素,探讨了提供充足的农业公共产品、营造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农民负担问题成为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农民负担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承担了过多公共产品的供给,而农民负担问题、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缺失的深层次的原因、又在于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造成农民“退出权”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转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收入再分配所带来的诸多压力,引发了公共需求的深刻变化和快速扩张.最终直接或间接转为异质性或同质性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天津市城乡居民公共产品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对福利型公共产品的需求强度指数远高于生产型、生活型公共产品.城乡居民对生产型、生活型、福利型三种公共产品的需求内容、需求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农村地区农业、农村、农民共同需要的具有全部或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来说普遍缺乏,而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县乡财政困难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只有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才能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笔者拟通过分析县乡财政难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提出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