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中国反倾销政策的内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贸易政策的"内生"性理论分析都是基于西方民主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下,对中国这种非民主代议制的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还不得而知.本文通过对1997-2006年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件的实证检验,证明中国对外反倾销政策也具有内生性,它的形成同样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方式不同于民主代议制国家的政治捐献和专业游说,而是政府通过关注其目标函数中权重较大的特定利益集团的福利状况而形成的,最后提出需要改革中国目前的贸易政策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Anam和Shiang的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基于随机和相关需求的相互贸易模型,其中政府通过设置环境税(或提供生产补贴)来实现环境改善(或市场份额扩张)的目标。论文的结论表明,在相关需求条件下非合作与合作最优环境税均高于确定需求条件下的环境税水平,且环境税将随着随机需求风险、市场间正相关系数和风险偏好态度的增加而上升。同时,由于相关需求和跨边界污染的存在,政府在合作条件下更加关注怎样抑制生态倾销的动机,因此,合作条件下的环境税高于古诺纳什均衡条件下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浅析反生态倾销的起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反生态倾销兴起的两大原因(一)反生态倾销出台的直接动力——实行贸易保护维护本国利益1.从实施的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绿党”流行政坛,直接促成了反生态倾销的实施,并加速它的扩散。正是这股新的政治力量的推动,他们在施政时自然会倾向于富有环保意义的反生态倾销等贸易保护手段。多数欧洲国家的环境部门,如果不是绿党本身掌权的话,最终也会被绿党的观点所支配,开展反生态倾销保护环境就是这类观点的具体体现。2.从市场竞争的机制来看。反生态倾销壁垒执行的一个被广泛支持的观点是市场的竞争应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具体来说,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6.
对国际贸易中生态倾销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究竟是自由贸易主导国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让位于环境保护,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探讨了理论界对国际贸易中生态倾销的界定以及对生态倾销特点的认识,同时着重分析和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生态倾销的理论依据,意在为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8.
俄罗斯资源、环境、生态政策及管理高旭缅一、周围环境管理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全权机构1.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政府委员会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尽快改善俄罗斯的环境状况,根据俄联邦总统1996年8月14日颁布的《关于俄联邦权力行政机构的体系》的第1176号总...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现象也日益严峻。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的提出,为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指明了一条道路。环境成本内部化使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必然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各有关方面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纠正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多重的和不确定的,与环境标准、企业的贸易依存度、企业产品的品质、企业的规模和生产水平、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有关。从短期来看,环境成本内部化因为增加了企业成本倾向于削弱企业竞争力,但从长期看来,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企业维持和提升自身生产力和竞争力是相一致的。最后,本文针对中国企业给出了若干应对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策略性环境政策:环境税和减排补贴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把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扩展到环境领域,策略性环境政策认为政府有动机通过降低环境标准补贴出口企业,以达到利润转移的目的.文章分析了策略性环境政策中比较受忽视的一部分--环境技术补贴,本国政府结合使用环境税和减排补贴,我们验证了政府使用策略性环境政策的动机,得到了最优的污染排放税率,认为虽然环境政策仍旧不能消除生产带来的环境损害,但是环境技术补贴提高了本国的环境标准,企业会更少地遇到绿色壁垒报复.  相似文献   

12.
I review and extend three approaches to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competitive general equilibrium, oligopoly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The first two have surprisingly similar implications: deviations from first-best rules are justified only by constraints on policy choice (which motivates what I call a “single dividend”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axes and emissions standards differ in ways which reflect the Le Chatelier principle. I also show how environmental taxes may lead to a catastrophic relocation of industry in the presence of agglomeration effects, although not necessarily if there is a continuum of industries which differ in pollution intensity. *An earlier version was presented as an invited plenary lecture to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Conference, Oslo, 1999.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shows that a country can improve an industry's competitiveness by requiring domestic firms to produce at the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t which they claim to produce or otherwise impose a penalty on those firms found cheating. Competitiveness will improve because this regulation will help the domestic industry to provide credi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its production. The credible information will differentiate domestic products from other products on the world market, and in this way increase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domestic products. Even if the government has no preferences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t has incentives to regulate its cheaters in order to help the domestic industry to provide credible information and thereby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14.
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与环境税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环境成本产生的经济学根源,进而分析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研究发现,政府环境税收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决定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在完善的环境税制下,征收环境税可以促使污染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因而环境税制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中国还没有开征专门的环境税,目前的税制在保护环境上发挥的作用不明显,有必要开征专门的环境税。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探讨了中国环境税制变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不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且是在资源压力、环境压力和国际压力环境下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公共财政应积极从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实行奖限税收政策、完善税制结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等方面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  相似文献   

16.
Many articles on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provide one single view and use particular concepts. Indeed, debates between advocates and opponents of economic growth are usually unfruitful since people do not talk the same languag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some clarification in this debate by offering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of perspectives on the basis of a benchmark economic-environmental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业发展环境成本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取虚拟成本法对我国工业成本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1991年以来我国工业环境已支付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工业在环境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1998年以来,我国工业清洁度不断提高;我国工业在1998年以来工业环境虚拟成本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07年,我国工业环境总成本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0.73%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仅为2.52%。环境虚拟成本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0.23%左右,而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仅为0.81%。从上述数据可看出,仅就环境成本而言,即使我国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标准,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也就是说,我国工业目前已经完全有能力承受较高的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18.
陈玉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291-292,300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外部性概念引入环境保护领域,是为了寻找促使外部性问题内在化的有效方式,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外部性,主要是生产和消费的负外部性。环境经济政策是国家环境当局从影响成本—收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选择,以便最终有利于环境的一种政策手段,其主要目标之一是最大限度地减弱以至消除其外部性的影响,将外部性问题内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