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先秦诸子消费观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之一。中国以后的政治、伦理、经济、消费等思想理论均发韧于此,本文拟就先秦诸子中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墨子、管子、荀子的消费思想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能源类型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异质性和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使得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没有统一的结论.针对上述异质性和复杂性问题,利用线性Toda-Yamamoto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非线性Diks-Panchenko格兰杰因果检验,分别检验了中国1953~2008年的总能源消费、煤炭消费、石油消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能源政策的调整会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降低能源消费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冲击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政策层面上看,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从经济层面考虑,是否需要为之付出更高的经济发展成本,取决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文章对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将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而能源消费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节能减排并不会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合适的节能政策将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是我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1978年~2007年能源统计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进行了因果关系和协整性的研究。发现中国存在单向的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的因果关系,以及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的双向因果关系。短期与长期中能源结构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都要大于经济增长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的“健康指数”近来颇受外界关注,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跌,引发一些机构对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担忧.目前中国的CPI依旧处于正增长的状态,只是增速有所放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并未出现通货紧缩.事实上,防范通缩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当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主要以消费逐渐取代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要发挥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重点推进六大领域消费,目的就是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这虽然是一个长期、持续、渐进的过程,效果不会立马显现,但却是一个本质性的作用,一旦各个领域消费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扩大内需,鼓励消费,必须引导消费者树立有利于促进主体生存、发展、完善的消费价值观念,真正实现消费的价值。传统经济思想中的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研究一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制定各项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启动城乡居民消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着力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际,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理应成为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针对近年来中国边际消费倾向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中国边际消费倾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孟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开始,接着论述孟子的“天人合一”,发展生产提高消费水平、讲诚信反垄断等消费思想,还分析孟子的消费生活和消费教育思想,认为其中有不少的精华,反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后提出孟子的消费思想中也有一些不可取的,甚至是糟粕.应该扬弃,以利于弘扬传统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9.
借鉴罗默内生增长模型的主要思想,把能源、环境质量引入生产函数,并将技术因子与劳动力、能源、环境质量相融合,得到更贴近现实的反映经济增长的产出方程式,从而可测定技术因子对“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直接与间接效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检验中国198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环境治理、技术进步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正处在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长期中,分别融入技术变量的劳动力、能源消费和污染治理投资及资本存量、技术进步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短期中,加入技术变量的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加入技术变量的劳动力与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资本存量短期变化对经济增长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应由“劳动-资本-能源”型向“技术-环保”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逐步提高,出现了消费率屡创新低且低于国外市场经济国家水平、城乡消费差距明显、区域消费差异较大、消费层级差距显著和"消费悖论"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以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性自利观的"因导"消费思想--司马迁消费思想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问题是我国商品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史学家司马迁不仅在历史学方面成为了那个时代无人比拟的大家,而且在消费经济思想方面也实现了 "成一家之言"的目标.他的人性自利论学说与斯密学说不谋而合且似乎存在着渊源联系的影子,基于此所形成的"因导"消费思想更是形成了其经济思想独特的理论体系,这种与传统贵义贱利论和黜奢崇俭论格格不入的消费思想也为后世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2.
借鉴罗默内生增长模型的主要思想,把能源、环境质量引入生产函数,并将技术因子与劳动力、能源、环境质量相融合,得到更贴近现实的反映经济增长的产出方程式,从而可测定技术因子对“能源一环境一经济”系统的直接与间接效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检验中国198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环境治理、技术进步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正处在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长期中,分别融入技术变量的劳动力、能源消费和污染治理投资及资本存量、技术进步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短期中,加入技术变量的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加入技术变量的劳动力与污染治理投资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资本存量短期变化对经济增长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应由“劳动一资本一能源”型向“技术一环保”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
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78~2011年面板数据,使用新近的基于误差修正的面板协整检验方法检验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协整关系,同时对两者之间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而且从长期来看,存在着电力消费→GDP单向的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存在着GDP→电力消费单向的因果关系。本文还将中国分成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地带,验证不同区域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着电力消费→GDP单向的因果关系,而从短期来看,只有西部地区存在着GDP→电力消费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23年中国进入消费全面恢复的一年,大多数消费指标超过了2019年,中国经济进入新的消费经济周期,消费进入常态化阶段。但当前我们正面临“两个温差”:一是宏观经济形势“温和”,但有些人感到“偏寒”;二是全国消费“回暖”,但有些人仍感到消费“偏冷”。为此,应加大对经济形势和消费形势的科学和客观宣传,应坚持“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政策思路,将政府在疫情期间刺激经济和消费的政策回归为常态化的经济政策,从而保持我国经济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反映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导向和拉动作用。消费带动的经济增长符合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的发展思路,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十三五”期间有效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保障居民增加的收入更多地用于消费、转化为消费,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下的消费模式与引导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低碳社会政策的实施、低碳技术的应用、低碳消费的推行。本文首先对消费模式作以简单介绍并进行对比,引出低碳经济范式及低碳消费概念提出的意义,然后通过模型以及实证分析现代消费方式和低碳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提出低碳经济下的消费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消费的理论,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阐释了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关系,高度概括了消费的本质,提出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也深受其影响。当前,我国应以马克思消费理论为指导,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创造条件鼓励和刺激消费需求,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从农业社会演进到工业社会,人们的消费模式也经历了由"节俭消费"到"借贷消费"的发展变迁。借贷消费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但过度的借贷消费也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隐患甚至导致金融危机。就目前的中国而言,美国借贷消费的经验意义可能要远大于它的失败教训。中国消费的宏观调控目标应是扩大消费与可持续消费并举。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80~2006年间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就长期而言,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进口、出口、消费与投资分别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是消费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三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不断加快,且消费的短期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化影响最为明显,进口和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刺激消费需求对确保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费需求不足已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最终消费时经济持续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应通过增加公共消费、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支出结构、完善税收政策、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消费热点转换、积极发展消费信贷等手段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