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入手进行分析,根据台湾IC产业的发展历程,提出技术进步、制度变迁是促进和保障产业发展的关键,并给出对大陆产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替代弹性不变的生产函数,分析了我国1995-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原因: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劳动增进型技术是资本偏向的,对劳动收入份额有负向影响;资本增进型技术是劳动偏向的,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正向影响,但1995年以来资本增进型技术是逐渐下降的。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以及人均资本共同作用产生了我们观察到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在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所产生的影响中,劳动增进型技术解释了其中的64%,占主导作用,资本增进型技术的下降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作用次之。  相似文献   

3.
技术能力积累与技术引进的策略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术引进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都处于稀缺状态,其中技术、管理、企业家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约束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因此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如赫尔希曼)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稀缺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为关键的约束因素,最为关键的约束因素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稀缺,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管理和企业家  相似文献   

4.
(一)技术引进的模式概述从技术转移的角度看,技术主要由人、物与信息这三种要素构成。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化以来,各个国家都比较重视技术引进,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各自的国情不同与国际环境的变化,在技术转移的要素上各有所重,从而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技术引进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诱发创新理论检验了要素价格变动对技术创新效率偏向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要素相对价格变动产生了技术创新效率偏向。在生产要素互补条件下,技术创新效率偏向资本要素时,劳动收入份额趋于下降;技术创新效率偏向劳动要素时,劳动收入份额趋于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1978-2017年总体技术效率处于劳动增进型演化路径,但1978-2004年期间存在技术创新偏向资本效率阶段,这解释了劳动收入份额转折的现象,同时也验证了要素价格诱发创新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刘健  项松林 《财贸研究》2012,23(5):131-138
运用中性技术和偏向性技术对比较优势进行理论拓展,异质性企业理论扩大了H-O模型的比较优势。与中性技术相比,偏向性技术具有扩大或缩小出口的作用;偏向于丰裕要素的技术进步有助于扩大出口;而偏向稀缺要素的技术进步不利于出口扩张。要素禀赋、企业异质性和偏向性技术进步使得一国出口产品具有锁定在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的固化特征,难以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这一结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多年来未能实现出口产品的动态比较优势问题,也为进一步的经验验证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保持恒久的竞争优势,除在加快企业自身新品开发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同先进国家相关企业的技术交流,并从他们那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在技术引进过程中,为了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正确地运用谈判艺术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结合实际工作经历,主要对技术引进中价格谈判的开价、还价策略予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199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要素技术效率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发现资本和劳动技术效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上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在产业结构高度化上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需充分利用要素技术效率的正向作用,缓解空间溢出的负效应,同时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质量而非数量成为长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凸显了劳动力技术禀赋对经济运行和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引入非齐序性消费效用函数,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力技术结构通过要素禀赋机制、巴萨效应机制和收入机制等三条渠道影响实际汇率,要素禀赋机制的作用方向为正,但巴萨效应机制和收入机制的作用方向不确定。鉴于理论分析结论的不确定,文章进而利用我国工业行业年度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劳动力技术结构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劳动力技术结构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有正向显著的影响,稳健性检验证明了结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使用1997~2014年36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双对数多元回归模型,从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变化的角度,探讨我国服务贸易进口技术结构变迁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样本期内,我国服务贸易进口技术结构所呈现的倒金字塔型未被打破,传统服务贸易仍占主导地位;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正相关,自然资源禀赋"诅咒"不存在于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中,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不显著的反向抑制作用,但其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显著为正;各因素对不同服务贸易部门进口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行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将27个细分行业按照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分析了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等变量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如下:在不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的对外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行业的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在将对外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进口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技术进步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在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进、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