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公路是"人"与"货"的主要运输载体之一,旅游活动的根本是"人"的移动性。现代社会更致力于"人"的发展,不仅表现人们参与旅游休闲的时间在增加,也促使公路建设中更关注于"人"的需求。因此,公路与旅游休闲的融合将是一种长期趋势,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公路与旅游休闲融合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经济、政策和社会背景,主要表现为旅游休闲业的新变化、全域旅游建设的新理念、公路投融资的新机遇和路旅联动营运的新模式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美丽,由公路开始;梦想,从公路出发——这是日照公路人结合行业发展对当下"美丽中国"和"中国梦"朴实而平凡的理解,也是他们为"美丽中国"的实现所建设"美丽公路"的"公路梦"……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旅游公路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但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均会表现出两面性,旅游公路"热"的同时,诸如顶层设计缺位、标准缺失、名称分歧、建设与保护的矛盾等制约旅游公路发展的因素也逐渐凸显,其中"建设与保护"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建设与保护是旅游公路发展中所面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处理得好能达到"双赢"的效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两败俱伤"。那么,在旅游公路的建设中为什么要保护、保护什么、又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4.
趣闻     
<正>印度"战略公路"不达标印度于20世纪90年代起,计划建设73条"战略公路",原计划2012年全部建成通车。但是,目前只有23条公路竣工。有关部门的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即便是这些被认为"完工"的"战略公路",也有很多达不到应有的军需标准。比如,应用于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的军车无法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等。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浙江省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公路边三化"行动,这是形势所趋、发展所需、民生所盼的大事、好事。公路洁化、绿化、美化,关键在于美化,无论是洁化、绿化,最终都是为了美化公路,这也是未来公路发展的趋势。"公路边三化",洁化是前提,在公路边乱堆、乱放、乱倒垃圾,既影响公路的安全畅通,又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绿化是基础,绿化既能带给公路美感,又能调节空  相似文献   

6.
<正>支持方观点:美国,号称"汽车上的王国",除了拥有2亿多的汽车保有量以外,还有遍布全国、四通八达,而且收费极低的高速公路网。为了让汽车真正的实现高速飞驰,美国的公路很少设置收费站,对于国外的"低标准"和"打折制"也鲜有听闻。我国目前作为发展中大国,随着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我国也应该完全借鉴发达国家公路收费经验,少收或免收公路通行费。反驳方观点:"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是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沿用至今的公路建设投资模式。一些人士根本不懂收费公路政策、法规,不了解中国公路建设与  相似文献   

7.
<正>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养护方法,将有效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满足社会公众对快速施工、节能环保的要求。检测、监测工作在公路养护中的作用,就是帮助运营商确定"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方法"。传统公路养护工作作业,仅针对公路主体及沿线设施,忽略了路线以外的地质环境以及交通服务设施,目前已经开展的检测、监测工作绝大多数也仅限于公路主体及沿线设施。按照现代公路交通安全与  相似文献   

8.
正公路是运输通道,也是展示地区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窗口。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公路部门始终把"构建和谐公路,共享公路文明"作为目标,不仅注重"外在"美,而且强调"内在"美,在打造"一路一景"公路文化景观的基础上,也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塑造了一支优质的文明队伍,铸就了湖州公路文化品牌。深耕地域文化路网畅行无阻一路一景,路生美景。行驶在湖州,青山如黛、水漾金波,每一条公路都仿佛是一个大景区。而在这些景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十二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简称"国检")日益临近,上海市迎"国检"各项工作开始加速。作为迎检的重点区域,浦东新区被纳入待检的干线公路里程约250公里。"浦东公路署体量大,基础好,创新不断,被誉为‘浦东新区基层单位的一面旗帜'",浦东公路管理署(以下简称"浦东公路署")党委书记罗法连拿出浦东公路地图,"因为工作做得好,后来将市政道路也交给我们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现在的浦东,高速公路(指不收费路段)、国道、省道、新区内的城市道路,高架道路、过江桥梁、隧道都是由新区直管,涉及到的所有公路、  相似文献   

10.
<正>在"交旅融合、共享发展"的今天,旅游公路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更好地发挥对全域旅游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好地满足对沿线产业开发、景区发展、扶贫攻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更好地满足出行者日益增长的相关需求,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建设者们迫切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绿色公路、旅游公路与旅游风景道2016年7月以来,以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为代表的各部委围绕"交通+旅游"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里面反复提到了"绿色公路""旅游公路""旅游风景道"等概念。绿色公路强调的是按照系统论和周期成本思  相似文献   

11.
正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要做出"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公路人也经常要做出"先修哪一段路"的选择。如果每天先挑烂苹果吃,人们就很可能总是在吃烂苹果;同样的,如果公路人每年都先挑差的路修,那么公路人也会总是在修差路。实际中,由于好路养护缺失,导致人们总是要由差路先修起,变成了只修差路,疲于奔波,于  相似文献   

12.
正按照惯例,过年总要有几句吉祥话,太沉重的的话题这时候说总是不合时宜。无奈,公路行业在这个鸡年,在这个"黄金时期"总绕不开一些让人不得不沉重、不得不深思的话题,即使过年也无法冲淡,这是行业的前程,也是媒体的使命。过去的丙申猴年,我国公路行业取得优异成绩:公路建设里程进一步增加;"十二五"国检成绩公布,激发了全行业对公路养护的热情:综合枢纽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迈出坚实脚步;交通扶贫成  相似文献   

13.
一路有爱     
<正>现在,在百度搜索上以"烟台公路一路有爱"为关键词,可以找到681万个相关词条。"烟台公路一路有爱"已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志愿服务品牌。去年5月,山东省烟台市公路局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是2014年度烟台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团委,也是山东省公路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团委。"全国无偿献血先进个"、"感动交通年度人物"王传忠,"山东省保护母亲河先进个人"张艳,"烟台市优秀志愿者"卞海  相似文献   

14.
一线     
正怀柔"十二五"大修乡村公路288公里"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怀柔区开展乡村公路大修184条,总里程288公里;大修工程累计投资1.4亿元,维修覆盖率达全区乡村公路总里程的29%。乡村公路大修主要以影响百姓出行、关系镇村发展的路线为重点,如旅游旺地、民俗接待村的周边道路等,在解决村民出行的同时,也为沿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出行环境。(杜宏利)  相似文献   

15.
<正>和谐创建美好生活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浦东公路署管理层也在思考:公路,能否能成为民众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当时我们考察了其他省份,有些省提出数字公路、生态公路,都侧重于建设,而我们思考的更多是进入‘后建设'时期,行业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方便人们生活及车辆出行",李桥林明确了思路:创新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UCI2017年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共有38站比赛,包括"环法""环西""环意"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超级大赛,"世巡中国赛·环广西"也并列期间,是整个赛事的收官之战。与国内的"环青海湖""环海南岛""环太湖"等知名公路自行车赛不同,"世巡中国赛·环广西"是今年亚洲唯一的UCI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是广西首次举办世界级公路自行车赛。广西没有举办过国家级公路自行车赛的经验,为何能直接跳级举办世界级赛事?自行车赛事主要分为公路赛、场地赛、山地赛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又一项"国家级"荣誉一一"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花落山东省烟台市公路局。这项殊荣不仅在山东省公路系统绝无仅有,即便在全国公路系统内也只有两家。十年树木。自2000年以来,烟台市公路局在管养的2000多公里干线公路上累计投入绿化资金1.3亿元,使公路用地可绿化里程绿化率达到100%。烟台公路人逐步将全市34条国省干线公路打造成为绿色长廊,在胶东大地上演绎了一曲造绿、养绿、爱绿的"三重奏"。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通化市郊公路管理段多次荣获"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段党总支多次被市交通局评为先进党组织;工会获得中华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职代会被通化市经贸委、总工会评为最佳职代会;二道江公路管理站被中华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小家";公路段多次被省公路管理局评为"文明公路管理段";同时,该段段长唐旭忠也被通化市交通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泉州公路中心")以生态为先,在"低碳"转化和利用上做加法;以科技赋能,在生产、建设"高碳"上做减法,走出了一条公路绿色低碳发展之路。2021年,"双碳"火了!年内接连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等文件也无一不涉及碳减排。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排碳大户",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当前,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纷纷加快推进绿色公路建设,探索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公路养护新路子,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减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以下简称《公路法》)正式施行已近18年。虽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9年、2004年进行两次修订,细节丰富不少,但很多基层工作者对这部公路管理"龙头"法律的评价依旧不高。主要因其可操作性差,有些规定在路政管理工作中很难贯彻执行到位。甚至在路政管理执法工作实践中,出现了公路执法人员宁愿引用地方性公路管理条例,也不用《公路法》的情形。为了完善公路行业管理体制,我们应该给《公路法》再添点儿"料",让它更接地气、更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