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京津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其主要优势体现在科技创新资源的集中性、京津冀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互补性以及政府主导发展的有序性等三个方面。但是近几年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相对缓慢,其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科技创新的马太效应、创新链布局不合理、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机制不完善以及知识产权转移机制不顺畅等。针对上述制约因素提出完善科技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合理布局京津冀科技创新链、健全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以及健全京津冀区域知识产权转移机制等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协同发展,科技协同创新是重点、关键和核心,京津冀三地已就科技协同创新开展合作。京津冀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创新资源富集、创新成果丰硕、创新载体增多、产业基础雄厚的良好基础。应从把握方向、统筹推进、科技资源共享、优化政策环境等方面促进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根本路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都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一的财政手段或单一的金融手段都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绩效,财政工具与金融工具互相取长补短、协调配合,共同支持科技创新,成为科技政策的主流范式.江苏在财政协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必须以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系统探索财政协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基本路径与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本文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理论,构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衡量指标,选取青海省2008年-2021年数据分析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演进趋势不明显,其中科技创新是掣肘二者融合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针对当前青海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现状,给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和建议,对于青海省的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是我国第三大都市圈,日益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但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制约了经济协同发展。因此,京津冀应综合利用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三种金融创新模式,提高金融创新质量和速度,促进区域金融融合和协同发展,最终实现金融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6.
余勋 《西部金融》2022,(5):21-27
基于科技金融对创新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要素及科技金融生态系统支持创新的服务模式,提出了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对区域培育科创企业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生态系统通过金融机构资金融通路径、科创企业产业培育路径、科研单位创新激励路径及政府科技部门政策协同路径,实现了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并通过风险共担及收益共享实现了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效应和融合共生。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挥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各要素功能、鼓励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提升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对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容忍度、大力培育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和充分发挥政府科技部门支持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6-201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的48个城市数据,运用动态系统GMM和差分GMM模型分析了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即不同程度的金融集聚对该地区的科技创新既有可能促进也有可能抑制。随后将三个地区分别进行分析,发现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是促进的,而珠三角地区的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是抑制的。  相似文献   

8.
推动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对三地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灰色关联—多层次分析法对京津冀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京津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最高,京冀最低;京津冀区域整体与河北省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最高,与北京的协同程度最低,反映出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总体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应从国家顶层设计的整体视角和京津冀三地的个体视角提出推动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总量和结构数据入手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科技进步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金融系统中银行信贷的扩张对科技创新存在抑制作用,而风险投资和股票市场则有利于科技创新.应增强我国科技创新中金融支持,在不断完善银行信贷支持体系的同时,继续发挥风险投资的推动作用,并进一步促进股市发展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10.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金融创新是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催化剂。在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基础上,提出中国科技金融创新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京津冀区域金融脆弱性,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的核心工作之一。论文从实体经济、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分析京津冀区域金融脆弱性的来源及特征,然后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弥补的短板,提出了京津冀区域金融稳定政策措施,包括:强化科技创新;创新机制推动城市化和房地产企业整合;加强影子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监管;区分地方政府债务类型,完善举债约束和转移补偿机制;建立环境资源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环境资源约束;识别区域系统重要性机构,实施金融稳定监管;创新区域金融稳定工具,建立应急处置及协调联动机制等,以防范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正>科技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新科技的研究立项、实验研究、成果孵化、投入使用等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没有健全稳定的金融支持体系,科技创新的步伐就会停滞不前,科技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就难以实现。科技金融出现的背景是传统金融体系无法适配科技创新发展的全部需要,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传统金融体系存在资金价格高、周期偏好短、风险偏好小、行业认知低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对传统金融体系进行革新,以更好地培育创新要素、支撑创新主体、放大创新效益。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发展战略,而金融发展又是区域经济繁荣的先决条件,因此,在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金融一体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路径。本文对京津冀区域内金融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内金融一体化进展缓慢的根源,通过对国内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实践的总结,提出了推动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而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大多认为科技金融是一个政策性金融的范畴,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科技金融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如何将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给所需要的科技企业,这是科技金融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在21世纪提出的有关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京津冀区域的人才合作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在梳理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人才合作困境以及人才合作路径研究的必要性,继而构建了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四大新型人才合作路径,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育才创新路径、选才创新路径、用才创新路径和留才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取得进步,但也存在不足,集中表现为科技投入存在较大差距,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建设不足,区域科技合作机制有待完善。因此,应该加强政府引导,密切政府、银行、企业等合作,构建开放化与网络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打造科技创新园区,加强产业对接协作,并从体制机制、资金、人才等方面采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二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二者的关系来看,不仅表现为表层的科技发展带动金融创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还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发展关系.目前,河北省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对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和市场需求非常明显;同时,河北省银行业等间接融资市场及风险投资等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推动作用明显,但比起科技创新的巨大资金需求,金融供给仍有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科技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肩负着特殊的使用,但其特有的“三高”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在现有的金融框架内获得必要的金融支持,拓展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需要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的协同演化机理和特征的分析,构建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有序度模型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利于美国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美国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复合系统的协同度波动较大,并且与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现高度的正相关,为Perez提出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演化过程中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变规律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科技金融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新经济的蓬勃兴起与新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对科技金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更加重视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其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还存在着融资方式单一、金融工具创新滞后、科技担保体系不成熟、科技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借鉴美国和日本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及创新实践,下一步应重点在科技金融体制、科技金融工具、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法律政策体系四方面实现创新,以更好满足新经济背景下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类融资需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振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