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湖南省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郴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制定出台了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十个一律"措施,通过下好"四子"(即方子、腕子、种子、棒子),走活顽瘴痼疾整治"一盘棋",形成了严查严处的高压态势,营造了路畅人安的道路交通环境。截至今年4月28日,郴州市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同比分别下降28.95%、45.16%、23.53%、57.26%,未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强化客运车辆违法行为整治,严防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近日,江苏省金湖县交警大队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在331、332省道设立临时查纠点,对途经客运车辆实行"逢车必查",严格依法从严处罚疲劳驾驶、超速、超员、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对客运车辆超员的,依法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大型货运车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问题日趋突出,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严厉整治货车野蛮驾驶行为,全力预防群死群伤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辽宁省抚顺市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创新管控模式,今年推出"四项举措"专项整治大型客货车危险驾驶行为,取得了很好的整治效果。截止到目前,直属二大队共查处有关大型货运车辆的各类违法行为1000余起,其中超载705起,超员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预防冬季道路交通事故成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召开第四季度预防交通事故专题部署会,全力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对提出的各项要求中,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为便于各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地开展工作,找准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症结,提出了"三个风险点"的治理方案。主要内容为:狠抓高速公路风险点,大力规范通行秩序,重点整治大型车辆不按规定车道  相似文献   

5.
如何有效管理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是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项难点和重点,过去公安交管部门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当事人的管理主要是劝导教育,效率低,效果不明显,近些年在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的背景下,特别是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将电动自行车管理纳入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重点工作以来,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开始使用科技装备加强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管理。  相似文献   

6.
警队动态     
《道路交通管理》2012,(5):58-59
广东:建立"酒驾"整治长效机制为进一步加大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工作力度,预防和遏制"酒驾"事故发生,日前,广东省交警总队研究制定六项措施,建立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长效机制。一是提高路面管控效能,分析掌握本辖区内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发生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治;二是加强执法保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1年5月"醉驾入刑"以来,笔者所在的山东省夏津县交警大队通过采取"查处酒驾常态化、突出重点科学化、严格执法规范化、宣传教育社会化"等措施,集中宣传、强力整治、严查重处,全面推进酒后驾驶集中整治工作,5年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760起,"涉酒"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交警查处酒驾有难点尽管这些年交管部门对酒驾实行了高压打击政策,但是酒驾违法仍然屡查不绝,县交警大队历次集中整治  相似文献   

8.
正为有效防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公安部交通管理局4月11日召开全国视频会议,部署自4月至6月集中开展以"清除隐患、严查违法、强化共治"为主题的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行动,并下发了工作方案,实施十二项具体任务,提出了努力实现第二季度重点交通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明显遏制、交通安全协同共治明显增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的行动目标。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管理》2015,(2):50-55
<正>"醉驾入刑"以来,在各地交管部门的大力宣传和严格管理下,机动车驾驶人的酒驾、醉驾违法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均大幅下降,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规、拒绝酒驾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成为许多交通参与者的共识。但是,酒驾违法行为及因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因地处偏远、警力不足,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修订后的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推出了非现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异地处理改革措施,在试点的基础上,6月30日起全国全面实施。自2020年5月1日起,非现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异  相似文献   

11.
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认定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及过错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不能以事故发生后的静止现场去主观想象,而应当把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及过错放到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去客观分析。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存在一个违法行为的发生与避让问题,也就是说事故的发生与违法行为的可否避让性和避让措施的及时性及正确与否有很大联系。评判违法行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及过错,还必须分析违法行为造成的危险留给对方能够采取措施避让的程度。用违法行为的可避让程度作为评判其在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及过错的标准,实质上是对抽象的“因果关…  相似文献   

12.
要闻     
资讯Information公安部十项措施严管客货运机动车和驾驶人为进一步加强客货运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近日,公安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客  相似文献   

13.
秩序     
正问:目前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较多,请问公安交管部门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答:一是严格查处路面违法。重点加大现场执法力度,优化调整勤务部署,以电动自行车集中通行路段、路口为重点,严管严查闯红灯、逆行、违法载人、走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二是加大科技设施投入。积极探索应用"人脸识别"等新型科技系统,抓拍电动自行车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并在现场大屏幕曝光违法行为人信息,强化震慑效应。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引导。"以学  相似文献   

14.
实践与探索     
<正>整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为贯彻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改善道路交通秩序,2016年11月13日,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整顿交通秩序、规范驾驶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行动以来,全市共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5.8万起、同比上升36.8%,接报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  相似文献   

15.
<正>高速公路具有交通流量大,车速高等特点,在高速公路上实施倒车、逆行及车道内停车等违法行为极易引发后果严重的交通事故,社会危害性大。如何高效、及时地发现和查处此类严重违法行为,一直是高速交管部门面临的一项难题。浙江省公安厅高速交警宁波支队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将视频交通事件检测技术集成应用,实现了对高速公路路口停车、倒车、逆行等违法行为的自动识别、检测、预警和查处,有效满足了执法实践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警队动态     
威海:整治交通事故易发点段文郭建科日前,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与《威海晚报》联合开展了"排查道路隐患,共建和谐交通"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易发点征集活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管理》2021,(9):22-23
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坚持以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为主线,以"智慧新警务"和"智慧新交管"为抓手,全面推进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应用.2020年以来,支队依托公路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深化集成指挥、重点车辆动态监控和视频监控等平台应用,加强违法打击效能,全市共现场查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2.8万余起,其中查处五类重点违法行为1.1万余起,查获假套牌车821辆,全市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3.9%,公路交通事故预防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公安部于11月20日召开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视频会。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强调,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深刻吸取山东蓬莱"11.19"重大交通事故教训,全面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加大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强化源头和路面综合治理,坚决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黄明指出,尽管今年以来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同比减少,但随着交通大发展,安全隐患增多,事故预防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稍有放松就会发生重特大事故。山东蓬莱重大交通事故就暴露出重点车辆源头安全管控措施不落实、严重交通违法查处不力、施工路段安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使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全新局面。新法对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作了新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证据使用更为严格,客观上迫使我们迅速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鉴定机构,以保证证据的合法性、正确性、有效性。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的大背景下,天通司法鉴定中心于2004年7月21日开始受理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行为鉴定业务。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酝酿筹建专门的技术鉴定机构时,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如何按照新法的规定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技术鉴定机构,提升技术鉴定水平,解决交通管理执法需要。二是借…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是一个以佤族为主、拉祜族、傣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自治县,酒文化浓厚,酒后驾驶的行为时有发生,因酒后驾车带来的交通事故也逐渐呈上升趋势。为严厉打击酒驾、醉驾违法行为,全力防范因酒驾、醉驾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西盟县公安局组织开展打击整治酒驾专项行动。各部门结合"平安西盟"建设,坚持对酒驾违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