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一种多通道的直流中间继电器自动校验仪,解决直流继电器手动校验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可以自动测量出中间继电器线圈得电的动作电压,失电的释放电压,线圈电阻、NC常闭触点接触电阻、NO常开触点闭合后的接触电阻,并能通过与设定的报警阈值比较,自动判断待测继电器是否合格,同时支持数据在线显示和导出。  相似文献   

2.
新型的直流固态继电器设计方案,能够使得继电器具有滞回性。该设计方案采用控制电路中引入正反馈回路的方式,达到继电器的截止电压和导通电压相分离,以避免临界抖动现象的发生。由于继电器输出不受负载影响,因而能够提高继电器工作的稳定性,实现输入、输出端口的相对独立。基于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对于所设计的软件进行仿真工作原理的测试,得到继电器的实际运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下的继电器具有动作准确、灵活、可滞回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麻池变110k V麻轻Ⅰ回123断路器无保护跳闸,在查找跳闸原因的过程中,发现直流系统一点接地时由于电容电流过大,造成防跳继电器动作是123断路器无保护跳闸的根本原因。对此,通过分析计算采取在防跳继电器线圈并联电阻的改进措施,提高防跳继电器的动作电流,避免防跳继电器误动作。通过对线路保护操作回路中防跳继电器的改造,避免了线路保护手跳回路一点接地时断路器跳闸所造成的少送电量及经济损失,也避免了线路对外停电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厂Y31200滚齿机是加工船舶尾舵齿轮的主要设备,已使用十多年。由于该机床的电气和液压、直流调速器回路与机械调速手柄之间依靠近30只中间继电器、5只时间继电器和12只微动开关,通过继电器的逻辑控制来完成机床的各种加工工序,在加工过程中,联动工作的可靠性差,容易发生故障,从而增加了维修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长距离控制回路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对交流长距离控制回路感应电压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直流长距离控制回路设计的优势分别进行分析,探讨了在长距离控制回路中采用直流控制替代交流控制的可行性,有效解决了长距离交流控制回路中继电器无法返回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苏制2A 660φ220镗床系50年代末产品,其电气传动系统:主旋转运动为晶体管放大器—磁放大器—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系统;进给运动为五坐标晶体管放大器—电机放大机—直流电动机系统;控制采用大量直流继电器接触器,多接点转换给定电位计,自整角机位移测量系统。现经20余年使用,性能指标降低,已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直流电动机运行效率仅50~60%,机组交流电动机负载率仅20~30%,耗能高、噪声大。此外,维修复杂,工作量大,故障率高,影响生产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换流变分接开关故障引起的直流系统或阀组停运的案例中,由于电缆感应电干扰、滑档保护继电器K20(K6)自身故障以及凸轮节点未正确动作等因素使控制回路故障最终导致"卡档"、滑档的情况居多。针对该类故障案例进行分析,并从继电器的选择、其控制回路的改造及减小电缆感应电干扰的角度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W-200T 镗床是70年代中期由捷克引进的重型机床,主轴直径2000mm、最大镗孔深度2000 m m,担负着武钢冶金设备大型备件的生产任务。机床的主传动是由1台83 kW 直流电动机拖动,并由1台95kW 直流发电机供电,采用磁放大器作为调节控制器的拖动系统。主轴及套筒轴进给由1台4.5kW直流电动机拖动,主轴箱和立柱分别由两台8kW 直流电动机拖动,它们分别由3台9.5kW 直流发电机供电,以3套电子管差动放大器作为调节控制器的自动控制系统。电气线路采用继电器控制方式。使用十几年以  相似文献   

9.
一台太原第一机床厂产B1016A单臂刨床,1980年购进,设备存在的问题较多,原工作台采用直流发电机组控制直流电动机驱动,能耗、噪声大;工作台换向开关原采用机械压杆式触点开关,可靠性差,开关每年更换30多次,压杆的机械撞头也经常修理更换;电气控制箱内的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等控制元器件老化,机件损坏严重。工作台及床身导轨大面积拉伤;走刀箱及刀架部位机件损坏。基于此种情况,决定结合大修理进行整机改造。  相似文献   

10.
本电路采用新型元件固态调压器、交流固态继电器,省去了传统的直流调速中的单向可控硅、同步电路、脉冲发生电路等环节。较传统的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简单,调速范围大,具有可靠的失磁弱磁保护、过流短路保护,且费用仅为常规电路的一半以下。笔者用该电路对3kW他激电动机进行试验,转速可在每分钟几十转至1500转(全速)内连续调节。进行过短路和断开励磁试验,可靠、保险及元件无一损坏。其电路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1.
MZ-1-1000型焊机控制电路检修测试箱湖南长沙化工机械厂吴述强报道:该厂设备动力科为检修和判断 MZ-1 1000型直流埋弧焊自动焊机的故障,设计制作了一种测试箱。这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其性能和特点如下:1.测试箱向控制电路板输入所需的控制电压和模拟可调的直流弧焊电压。用指示灯作为模拟负载,用电表、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的参数和工作状态。插上控制电路板后测试,便可知电路板各部分的工作情况。若有故障,很快就能判断故障位置。2.更换焊机的控制电路板元件时,可借助测试箱调整各部分的直流工作点和整定熄弧电压,还能检查焊机控制箱使用的两种直流继电器。3.使用测试箱后,电路板的维修和调整可以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针对B220龙门刨床存在的工作台易失磁飞车、自动走刀控制电路易出故障,以及电器元件种类繁多,不便于维修等问题,进行的电控系统改造。包括用自励直流发电机与主拖动电机联轴,代替原半导体直流电源;以晶体管时间继电器为主要元件构成的自动走刀电路,代替鼓轮自动走刀系统;用干簧管—永久磁钢接近开关电路代替行程开关电路等。  相似文献   

13.
李伟 《中国核工业》2011,(11):78-80
本文根据秦山三核实际经验,对热继电器的误动故障数据进行了收集,针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类分析,找到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从而达到减少热继电器误动次数、提高热继电器运行性能、减少生产设备不可用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任何型号的时间继电器均具备延时功能和自断功能。但人们检查时间继电器质量好坏时(指技术参数性能),只注意检查其延时功能而往往忽视了自断功能。因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自断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故千万不可忽视检查其自断能力。 自断能力检查试验很简单,只要将延时断开的常闭触点与线圈(气囊式时间继电器或电动式时间继电器)或电源(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相串联,然后将延时时间调至2s以上,再  相似文献   

15.
我厂 B2012A 4米龙门刨床交流拖动电机,由星、角起动改为星、角自动变换运行,可以节约电能、改善功率因数。改进后的工作原理(见图1),按起动按钮2A,接触器 C-A(控制60kW 交流电机的主接触器)及 Y 通电吸合,交流拖动电机按星形接线运行,发电机及励磁机随之起动(交流拖动电机,发电机,励磁机同轴)。当励磁机电压正常时,直流时间继电器 SJ-Δ吸合,其常开触点 SJ-Δ(705-725)闭合,使放大机组的 C-B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对传统设备进行性能改造或节能改造时,若能在新设计的电路中注意到以下几点,将会更受用户欢迎。 1.凡只用到一对常开触点的继电器,尽可能选用固态继电器,特别是在通断频繁、灰尘多、振动大的场合。它较常规继电器可靠性高、寿命长、控制电流小,且费用比常规继电器低。 2.指示灯尽量选用发光二极管。目前市场上已有φ8、φ12高  相似文献   

17.
2.程序控制的基础 程序控制是随着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的发明而建立的技术,今天,由于可编程控制器(PC)的出现,其功能和用途已有飞跃的扩大。但是PC的基础,不用说,还是由继电器构成的程序控制技术,理解这一点是学习程序控制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继电器在低压电器中有重要作用,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其检验措施,进一步提高其的可控性、效率性,保障电气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主要论述电气工程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3月上句,由中国电科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总成配套的国内首条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上海南汇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南汇风电场换流站系统调试顺利完成,投入试运行。此次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共包括两个直流换流站和8千米直流输电线路,额定运行容量为1.8万千瓦,直流额定电压为±30千伏,直流额定电流为300安。  相似文献   

20.
220 kV断路器配置有保护装置三相不一致和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本体的三相不一致保护由时间继电器启动。该时间继电器运行环境恶劣,容易出现误导通或延时不准确等问题,导致三相不一致误动作或拒动。保护装置的三相不一致依赖于监视继电器,没有双重化配置,当第一路电源失电时会导致拒动。对上述隐患进行分析,对回路设计提出改进措施,并通过机构箱密封性能改进、温湿度智能化改造,切实提高运行环境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