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出现了亿万独立的农户经济。正是这种独立的农户经济的出现,使合作经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特别是当农民个体的积极性已充分调动起来以后,更需要合作经济以它的合作效益将已徘徊的农业生产引向逐  相似文献   

2.
一、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塑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使农户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独立的农户在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征途上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自身的弱点;一是主体分散弱小,势单力薄,难以抵御市场竞争的巨大风险。二是农业经济普遍规模小、效益低,农民收入近年增长缓慢,城乡差别不断扩大;三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积压,农民越业问题难以解决。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由龙头企业带动,实行生产;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到现阶段所出现的一个新…  相似文献   

3.
一、大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大陆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大农户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自发组织起来,兴办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目前,总数已超过15万个,其中,种植业占47.6%,畜牧业占24.7%,渔业占5.1%,农机服务业占4.1%,其他行业占18.5%。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成员数量已达2363万户,占大陆农户总数的9.8%;带动非成员农户324…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户经营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户经营行为孙德凤农户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农户的经济行为。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因素很多,其中社会化服务则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但这种积极性并没有长久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是以农民为合作对象,以维护农民利益、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改善农民社会经济地位、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颇受广大农民信任的经济社团组织。入股农民极为普遍,几乎所有的专业农户和大部分兼业农户都参加了农协组织。  相似文献   

6.
如何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已日益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离不开农户的参与,了解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出真正符合农民要求的政策与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全国部分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和鼓励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如何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已日益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离不开农户的参与,了解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出真正符合农民要求的政策与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全国部分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和鼓励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苏州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较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以农民专业协会的形式组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苏州市各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而针对有些地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出现了"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即政府有很大热情,而农民反应平淡,以及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最终的实施主体农户的合作意愿和需求缺乏了解,不能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的问题.我们在2007年随机调查了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张家港市以及吴中区、相城区的20个镇62个村的农户(共发放问卷200份),旨在通过研究农户的合作意愿和需求,从而为政府制定促进和鼓励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关政策以及把握苏州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方向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将农户家庭的承包经营引进合作经济的范围,建立起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体制,使长期被压抑的农民个体生产积极性在家庭经营这个载体上进发出来,与集体经营的优越性相汇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振兴。目前,家庭经营(包括承包经营和自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显示出极大的经营活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家庭经营将继续成为我国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基本经营形式,长期存在下去,发挥其尚有的潜在力。本文拟以1985年初对28个省、区、市的36,667个农户家庭经营状况的调查为依据,就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家庭经营(主要指承包经营)中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把土地所有权与经营使用权分离,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独立单位,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粮食买方市场形成的原因  1.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是买方市场形成的直接原因。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完善以及一系列的农村富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发展经济上。在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焕发出空前的生产热情,农户各自独立安排生产、收入,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迅速增加,新一轮的土地承包政策,进一步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从粮食购销政策上看,国家通过两种途径来对粮农实行保护和倾斜。其一是提高粮食收…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群众更多地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解决了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情,成为连结农户与市场、农户与企业、农户与政府的有效中介和纽带。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毕竟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日常管理营销策划等方面还相对比较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分工合作理论为基础,对农业分工和专业化能否引致农户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西部地区5省20县355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建立Logit模型,验证了农户参与农业分工和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对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引致农户的合作行为,即农户参与农业分工和从事专业化生产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而户主、家庭特征、主要农产品类型、参与订单农业情况、市场和政策环境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影响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国内信息     
江苏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到今年6月底,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增加到8310个,带动农户411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7.5%,年经营额超过千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600多个,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288家、入社成员5.84万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2806个,带动农户98.7万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448个,带动农户12.6万户。三大合作组织共带动农户522.3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5.2%。除三大合作以外,各地还积极探索了富民合作、劳务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多种形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巨大成就。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产生,无疑是得益于以落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可以说,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以落实联产承包制等农村经济政策为手段,有效地建立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动力机制。 近两年来有一种流行说法,认为依靠政策所调动起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已发挥殆尽,即政策效应已达极限边界。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事实上是通过联产承包制建立起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动力机制已经不足以担负起在新的形势下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功能。现实中,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不是发挥殆尽,而是出现跌落态势。这说明,我们的宏观经济决策未能根据  相似文献   

16.
一、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萌芽,到九十年代起步和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快速规范发展时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转型期对制度创新的迫切需求,对未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可以作出三个基本判断。(一)农民合作愿望强烈,发展势头越来越旺盛。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不断巩固和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农户作为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相对于大集团、大企业来讲,进入市场和抗风…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新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营管理》2002,(5):32-33
近年来,河北省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较快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发展呈现四个新趋势一是发展加快,带动农户能力增强。据统计,2001年全省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27个,总数达到18879个,比上年增长10.7%。新带动农户12万户,带动农户总数达到283.17万户,比上年增长7%,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9.9%。二是合作的重点转向购销、加工领域,并出现一些新亮点。(1)围绕绿色农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展的前提是农户对它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作为社员的农户能够长期维持合作关系。为进一步验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江西省278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农户为例,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基本特征、经营现状、参与组织行为以及对组织发展的认知程度等四类因素对其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所拥有的土地面积越大、现金收入越多,通过合作经济组织销售农产品的份额越高;合作经济组织规模越大,社员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原则及经营宗旨的总体认可度、对合作经济组织活动的支持度与对合作经济组织绩效的满意度越高;当地的政策环境越好,农民在未来两年内退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越弱。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未来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未来发展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空间将主要取决于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处产业的竞争状况,以及农户自身的发展变化。可以初步推断,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现代农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农业产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日益加大,广大小农户在农业生产领域将面临从兼业小农向专业小农的转变,其经营收益将更加依赖外部市场环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而我国将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写入了《宪法》,如何实现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这就需要一方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实行分散、独立的经营;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合作经济的统一管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家庭经营这个合作经济细胞的内含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