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ONET_(TM)综合业务接入网 ETS450/150无线接入系统 ETS800无线接入系统 ETS1900无线接入系统 SBS~(TM)155/622 SDH光传输系统 SBS~(TM)-68 SPDH光传输系统 SBS~(TM)-HDSL高比特数字用户线 电话:0755-6540808  相似文献   

2.
广西区邮电管理局日前与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以无线接入方式实现全区村村通电话的供货合同。这一合同囊括南宁、柳州、桂林、河池、梧州、贺州6个地区的华为ETS 450设备,在此之前,第一期包括玉林、钦州等地区的ETS 450合同已于去年底签订。8月底前,广西全区将全部实现村村通电话。  相似文献   

3.
无线接入是指从公用电信网的交换节点到用户驻地网(CPN)或用户终端之间的全部或部分传输设备采用无线手段的接入技术,即用无线传输代替接入网的全部或部分,向用户终端提供电话和数据服务。将用户终端与核心网路进行连接的无线传输设备称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由无线接入系统所构成的用户接入网就称为无线接入网。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接入网(Access Network)是指业务节点接口(SNI)与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为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管理接口(Q3)配置和管理。接入网可以利用多种传输媒介(如金属对绞线、光纤、同轴线对、无线系统等)来支持灵活混合的不同接入类型与业务。以无线方式为传输媒介的接入网系统称为无线接入系统,也称作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无线接入系统的优点是建设周期短、应用灵活、维护简单。对于一些用户密度高、敷设管线难的城市和  相似文献   

5.
460.5-462.0MHz(中心站发射)/450.5-452.0MHz(终端站发射)频段:用于FDD方式农村无线接入系统,采用模拟FDMA技术。但并不是农村无线接入系统专用频段,在该频段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有权指配的450MHz频段内,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农村无线接入系统可与常规调频对讲机共用相同频率。  相似文献   

6.
西安大唐电信为以最快速度和最少的投资解决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通信发展,近日推出了无线接入系统WAS-450H,该系统采用无线接入技术代替传统的有线接入方式,具有设计周期短、安装维修方便、系统容量可根据用户的要求而改变等优点,从而为我国到2000年实现村村通话电话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新的技术和社会环境条件不断改变着本地环路的经济性,宽带业务打破了语音通讯、视讯等之间的界限,各种专网正在向一个综合通讯网过渡,本地网宽带接入技术已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建的接入网对集中的大业务用户区使用光缆接入,对业务小、分散而又不知其发展前景的紧急用户区,采用无线环路接入(WLL),但对已有铜缆网的区域,充分利用现有网的价值,寻找新的接入方法,是降低工程投资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无绳电话和无线接入技术与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推动中国数字无绳电话和无线接入系统的标准化已经成为必要。为了给国内外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无绳电话和无线接入部门提供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机会,推动中国数字无绳电话与无线接入技术标准的制定,以通信全球化、本地化、标准化为主题的’98中外第三届无绳电话通信、第二届无线接入系统技术交流会暨演示会将干1998年5月11日在上海召开。 此次技术交流会暨演示会包括涉及DECT、PHS、PACS及TDMA、  相似文献   

9.
李伟章 《当代通信》2003,(16):39-41
无线市话PAS系统由核心网与无线子系统两部分构成。其核心网部分采用用户线接入和中继线接入的两种接入方式;无线子系统则由基站控制器(CSC)和基站(CS)组成。其中中继线接入方式核心网类似于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网,故本文仅介绍PAS系统用户线接入方式核心网。  相似文献   

10.
一、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无线代替交换机到用户电话之间的连接,即无线用户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亦称无线接入,成为通信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80年代以前,用于无线用户环路的主要技术是各种用户无线电系统。由于技术落后,成本高,故使用极为有限。而今天,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和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给它带来了新的生命。无线接入技术吸收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和无绳电话系统中飞速发展的各种新技术,特别是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采用,使之在提高频谱利用率、话音质量以及降低设备成本  相似文献   

11.
1.为科学、公平、合理地分配和充分、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需要研究无线接入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点对点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的频谱需求、频率分配带宽、载频带宽、电磁兼容特性及各类通信业务之间的保护带宽、相互干扰解决办法等,从理论上做好频率规划的准备工作。 2.考虑到WRC-2000大会将讨论是否增加IMT-2000的频谱问题,为避免与IMT-2000频率冲突,给无线接入系统运营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拟在3GHz以上频段为无线接入系统规划新频率,以满足城市公众网无线接入系统高速率、宽带业务的频率需求。IMT-2000系统预计将于2002年左右实现商用,而我  相似文献   

12.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系列讲座之四——无线Mesh网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朱祥华 《当代通信》2005,(18):70-72
在宽带无线接入领域,各种无线通信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一种新的无线网络技术——无线mesh网络也逐渐发展起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无线mesh网,即无线网状网,也称为无线多跳网,它可以和多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如802.11、80216、802.20以及3G移动通信等技术相结合,组成一个含有多跳无线链路的无线网状网络。这种无线网状网,可以大大增加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同时可以提高无线系统的带宽容量以及通信可靠性,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未来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OFDM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在即将到来的无线通信时代我们希望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高速率的无线信道都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高质量的语音业务到高清晰度的图像业务。未来的无线系统不仅要能够包括蜂窝电话,还要能够包括通信系统中许多新的种类,例如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无线局域网、智能交通系统等。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的关键在于多媒体通信和宽带无线接入。在有限的带宽里实现较高速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从接入网的定义出发,无线接入技术应包括移动无线接入和固定无线接入两大部分,它们都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为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在这里是指从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手段来实现连接。  相似文献   

15.
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TC5)在CCSA的直接领导和所有会员单位/观察员的积极参与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GSM,CDMA、无线接入/无线局域网、移动业务与应用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标准化研究活动。无线技术委员会的研究领域及工作进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如果在采用WLAN系统的大楼或者其他场所没有敷设有线设施,则可以利用LMDS固定无线接入技术接入internet,在这种组网条件下,将WLAN系统的无线网桥或无线网卡的以太网接口和无线接入系统终端站的以太网接口相连即可。价格便宜的便携式计算机,移动电话和手持式设备的日趋流行,以及Internet应用程序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用户需要随时进行网络连接,因此一种联网的方式已经从悄  相似文献   

17.
宽带无线接入具有工作频带宽,启动资金小,提供服务快,频率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运营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故近来相继涌现了LMDS、LMCS、MMDS、MVDS等多种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本文在介绍这些系统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备受关注的LMDS系统的网络构成、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通信业界最渴望一网无线接入电路和/或分组语音、多媒体、低速数据和高速数据等多种业务。大唐集团北京信威公司的SWAN 3000(宽带无线综合业务接入系统)使您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19.
巨龙公司的ISAN-04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可提供语音、数据、租用业务、CATV等综合业务,集光纤接入、铜线接入、无线接入及同轴电缆接入为一体,组网方式灵活、多样化,能以星形、线形、环形及环形分支方式组网,可以适应不同的用户地理分布,满足不同的组网要求。 一、ISAN-04系统组成 ISAN-04系统由网络元素ANE及网络接口元素ANI、网络管理单元ATM三部分组成,借助各种传输介质(铜线、光纤、无线、同轴电缆等)可以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的无线本地环路(WLL)市场方兴未艾,引人注目。这是电信业发展的多种趋势造成的,这些趋势包括:无线通信(特别是蜂窝通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电信自由化的进展,竞争的加剧;无线通信设备的数字化和扩容能力导致的用户费用的下降(可以与有线通信竞争);以及各国为提高总的电话普及率而推行的政策等。 亚太地区是世界上通信业蓬勃发展的地区,近年来亚太的WLL市场也获得了长足发展。WLL可以作为铜缆或光纤线路的一种替代和补充,加快通信的发展。所以,在那些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