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闲话读书     
如果从识字始便算读书,那我至今已经读了八十多年书了。在书海中翻腾这么长时间,说没有可说的经验或窍门,容易被人怀疑为不说实话、欺瞒后学,甚至是学问上的吝啬鬼,但我确实说不出什么成本大套的读书法,也不会开连自己都没有读过的书目,更不愿故作高深,侈谈经验,把后学说得云山雾罩,反而让人望书却步。因此,每当有学生或晚辈问起我如何读书时,我总是说些片言只语的心得。这里,我将一些曾讲过、说过和写过的话,略加条理,以答客问的形式说些有关读书的“闲话”。  相似文献   

2.
一 我的《昆仑作证》被收编在1998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天山风采录》(报告文学丛书)后,便不断有人与我联系,想与书中的主人公冯立社先生“见识,见识”。用他(她)们的话说,冯先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民营企业家,尤其是在被诬陷、被迫害甚至被人毫无道理地剥夺生存权利的情况下,他冒着随时有被抓被关押的可能,头顶悬  相似文献   

3.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有许多值得我纪念的时刻,有许多令我十分难忘的朋友,其中一种就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书。我与书有着深厚的情感,这活。”无论怎样的心情,无论怎样的境遇,一旦捧起书,我都会被接种情感,几乎达到了国父孙中山所说的那种程:“我一旦不读书,就不能生纳、被消融,进入一个平静如水的境界。每天与书相伴,同泣同歌,同喜同乐,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4.
苗耕书的抽屉里锁着一份合同,来自某外资公司。合同的内容是该公司与苗耕书共同成立一家公司,苗持股50%(不用出资),赢利分红,亏损没有责任。类似的邀请还有,甚至在苗未离任时已经开始。"他们就是需要我的知识。"但是苗耕书打算把它永远锁下去。苗1997年执掌中国五矿,到2004年因年龄超过相关规定而退休,五矿集团的营业额从1999年的26.9亿美元上升至150亿美元,年均增长41%。在五矿7年半时间,苗耕书的自我评价是:"我尽到了我的力量,我没有辜负党的培养、政府的支持和五矿员工的信任。"  相似文献   

5.
读书三章     
(一) 我爱逛旧书摊的兴趣始于小时候.因痴迷"小人书"(连环画),每次上街必到农贸市场附近转悠,因为在那一带摆着好多旧书摊,多半是几张旧报纸或一张大塑料布往地面上一摊,把带来的书一摆,就可拉开架式卖起书来了,呵呵,清一色的"小人书"!不比现在的大小书摊,内容丰富,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一本连环画,它们已完全被时下风行的动漫、卡通书所取代了.可是在我的记忆里,"小人书"可是伴随自己成长的最亲密的精神伴侣.是它,喂养了我饥渴的童年.  相似文献   

6.
读伟人的书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要说读伟人的书,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进步与成长。正是高尔基的一套丛书丰富了我的童年,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中,我刚认识些字时,读了根据高尔基自传《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编绘的一套小人书,书中画面精美,令我爱不释手。几十年过去了,虽已很难找回这套小人书,但是书中“夜睡棺材”、“刁蛮的大母鸡和小母鸡”等场面却深深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小人书从高尔基童年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开始,一直到进人社会乃至革命大熔炉这个复杂艰难的“大学”,最终成长为一个成熟而坚强的人,展示了他在艰难时世的悲惨世界里所遭遇的种种艰辛与磨难。在那个只有标语口号的文化沙漠时期,这套小人书仿佛沙漠中的绿洲,让我感受到一片适宜人性滋养延伸  相似文献   

7.
我的书架观     
我梦想一种实用的、可心的书架,已有许多年了.我不敢妄称自己是个读书人,但我确是个爱书的人.成家前,我的工资,将近半数用在买书上.书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存放问题.我想,这情形,如同爱鸟的人不免要想到鸟笼一样,有了好鸟,得给它一个住的地方;甚至可以说,这如同人自己,总要有一个家,一个安身之所.我要给我心爱的书造一个好“家”,这就是我多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张小平 《英才》2007,(2):96-96
在2006年的中国经济界,有一本叫《引爆点》的书很流行,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甚至因此书被《TIME》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那么,在2007年的中国经济领域将会有哪些引爆点?谁会来引爆它们?  相似文献   

9.
我走到哪儿都带着这些袋子——已经读过的书和正在读的书的大杂烩(有些书甚至已经跟我一起绕地球走了好几圈儿,但我决心一定努力读完).我利用路上的时间,等待开会的时间,还有晚上,尤其是假期来阅读.你能感觉到,我仍然是个老派的纸质书籍爱好者,因为我喜欢在书页边缘做标记,但是如果电子书的注解功能变得更加强大的话,我也会选择电子书. 1.《费曼物理学指导》(Feynman's Tips on Physics) 费曼经典物理讲义的简短的参考书.名家的书总是值得拜读的.  相似文献   

10.
会走路的书     
网络上有个站.叫做“走路的书”,没有脚的书居然会走路吗?原来有人把看过的书“放生”,让其他爱书的人有机会阅读。于是.被“放生”的书有了出走的机会.不断被人传阅。在英国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英国流行把看过的书报杂志,随手搁在地铁或公车站.喜欢阅读的人尽管拿去,读过以后,再放在下一个车站。不久前,她还回答了一个问卷,正是有关“书报看完后留在车站,让下一个人阅读”的调查。  相似文献   

11.
金龙客车是国内着名的客车制造商,也是我国“四大客车”生产厂家之一。然而这一用户信赖的品牌却发生了令人窝心的事:韩秀书花30多万元购置的新车刚上路不久发动机就出毛病,5个月时间里先后坏了数十次。不仅没能通过营运挣到钱,反倒赔进大笔维修费和管理服务费,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2.
友情的珍藏     
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格书是我最珍爱的--作者签名书。签名书可分两类:一类是,我对书的作者不熟悉,签名是从书店"买"来的;一类是,书的作者和我是好朋友,签名是"赠"的。朋友的每一本签名书背后,都有难忘的友情,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摩西的书》,这本书被认为是犹太人解决各种问题的圣经。犹太人的教育,就是从《摩西的书》开始,犹太人的聪明也是源于《摩西的书》。事实是否如此,我们暂且搁置。但是,犹太人的聪明确是世界公认。请看下面一组数据:  相似文献   

14.
读书二三事     
我最早读书是在10岁时。读的第一本小说是《林海雪原》。书是借来的,尽管残破得没有封页,后半部分也脱了线,但我被书里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那时,作为姊妹当中的老大,放学回家是要做全家六口人的饭菜的。于是,我搬个小凳子,就坐在红彤彤的煤火前,一边熬玉米糊一边看书。结果,书看得出神。浑然不觉饭已烧焦,气得母亲一把将书夺过去,一下子塞进了煤火里。  相似文献   

15.
晓庄 《中外管理》2007,(5):110-110
当你感觉下属已经越来越像煮青蛙,甚至对你的态度视而不见.想必你一定会非常郁闷甚至发脾气。此时.情绪有可能让你忘记顾全他人的面子.不讲方式地进行批评.这样可能反而会使对方产生逆反情绪。一个经常被领导训斥的员工甚至对上司坦白说:“我只记得那天被你骂了一顿.至于为什么骂我,我不记得了。”  相似文献   

16.
彭林 《秘书工作》2015,(2):68-70
作为学者,我们的一生注定了要跟书打交道。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人不一样,我们的事业和人生,都跟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读什么书非常重要,需要郑重选择,因为你会受它影响,甚至受它左右。书如果能够给你很正面的影响,你的路大致就不会走错。我个人命运的改变,始于"文革"期间坚持不懈地读书。"文革"期间,允许阅读鲁迅的著作。当时看到一本鲁迅的诗歌集,天天拿在手上翻阅,爱不释手。有些诗句与自己的境  相似文献   

17.
归来     
我在清晨离去我在傍晚时分归来我的手上拿着一攘沉沉的书它们的身上黑袋子白绳索它们已被人束缚我在综合市场站下车那里人来人往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街灯已亮黑夜很快将来临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路已被我看穿我看见了我的爱人和她的朋友一起站在我回家的路上归来@君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当选为市长的话,我决心让下一届市政府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洁的、高效率的政府."这段话来自1988年4月25日,朱镕基即将当选上海市长时,面对全市人大代表所作的承诺,同时也是朱镕基最新出版的书中内容. 2013年8月12日,由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正式向全国发行.尘封已久的朱镕基上海执政岁月,也重新被人记起.  相似文献   

19.
到了六月,自然而然想说说有关孩子的话题。前些日子,北京的闲散文人周洪,偏巧也是个孩儿爹,写了本自传体的书《我平庸,我快乐》,本是自抒胸臆之作,却不料引起轩然大波,被称是挑战现有的教育观念,在赢得一些同道者的喝彩之外,也招来不少批评,甚至有人在此书的发售现场打起“反对平庸”、“反对误导孩子”的横幅以示抗议。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企业家中也许有很多不善读书的人,但很少有不善学习的人。 人们通常习惯于把读书看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但很少看到读书的非常可怕的一面,即读书的过程很容易成为一个人主体意识或目标感丧失的过程,很容易使“我”与书的关系发生异变:本来是“我”读书,“我”在书中学习和发现于己有益的东西,使“我”更加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