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健 《魅力中国》2011,(10):375-375
沉默权是一项刑事诉讼制度。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经确立了这项制度。而我国对这项制度尚处于考证阶段。究其反对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沉默权不符合我国的法律传统。本文力图突破这一观点,在传统中寻找与沉默权契合的因素,从而支持建立合乎本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徐凌君 《魅力中国》2010,(6):146-146
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一直是许多学者讨论的热点,但大部分建立依据不外乎是人权和国际立法,与我国的法律现状不能很好的契合,这也是沉默权迟迟不能被我国立法所认可的重要根源之一。基于我国现有的权利体系,从公民基本权利角度解释沉默权在我国建立的合宪性,从而为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寻找到宪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郜建和 《魅力中国》2011,(9):218-219
随着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沉默权已经成为法学界、司法界、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刑事诉讼法研究的热点。因此,确立沉默权制度、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十分迫切而必要。本文对此做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4.
罗玮玮 《魅力中国》2014,(6):298-298
沉默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也是司法制度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它能在一定基础上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宪法所规定的基本的人权,是我们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我们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沉默权制度势在必行,沉默权制度也将标志着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有设置沉默权的必要性,本文对我国设置沉默权也提出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5.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所在.是否确认沉默权以及是否建立了保障其实现的程序机制,不仅体现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对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等相冲突的诉讼价值的选择态度,而且也反映出一国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状况和刑事诉讼文明进步的程度.本文通过对我国设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分析,希望能够借以促进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和法律体制国际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自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刑事诉讼制度日益向人权保障的角度倾斜。由此带来被告人权利保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重大成果和进步标志。但应当注意的是,我国被告人权利保护制度仍存在以下问题:无罪推定原则并未从根本上确定、法官的中立性难以保证、强制措施的使用仍不够规范。结合国外的做法和国际标准,完善被告人权利保护制度应建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加强律师的辩护权、确立沉默权,同时应该在宪法方面加强对刑事被告人的权利保护,即刑事被告人权利的宪法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刑事诉讼制度日益向人权保障的角度倾斜.由此带来被告人权利保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重大成果和进步标志.但应当注意的是,我国被告人权利保护制度仍存在以下问题无罪推定原则并未从根本上确定、法官的中立性难以保证、强制措施的使用仍不够规范.结合国外的做法和国际标准,完善被告人权利保护制度应建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加强律师的辩护权、确立沉默权,同时应该在宪法方面加强对刑事被告人的权利保护,即刑事被告人权利的宪法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释了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理念的含义,并基于重树的人权保障理念,从人权保障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刑事诉讼的立法宗旨和程序设计、证据展示制度、保障律师享有单独会见权和侦控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律师的在场权等方面阐明了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保护人权,保障被追诉人的人权,尊重被追诉人的人格,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拦的历史进程.沉默权作为保障公民人权、维护人格尊严的重要法则,既是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现代法治国家司法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沉默权含义的阐述和沉默权渊源的追溯,从行政执法者的视角对如何适应沉默权制度下的依法行政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不起诉制度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之一,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不同价值取向,且伴随着法治和文明的进步,在日益重视人权保障和诉讼效益的现代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不起诉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检察机关的单方垄断,在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权利被漠视,没有享受应有的程序性参与权。鉴于此,笔者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入手提出完善检察机关不起诉程序的重大意义,并从事前通知、事中参与和事后救济三方面,提出在不起诉决定程序中的人权保障方法,并由此引出不起诉决定的司法审查法律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11.
不起诉制度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之一,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不同价值取向,且伴随着法治和文明的进步,在日益重视人权保障和诉讼效益的现代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不起诉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检察机关的单方垄断,在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权利被漠视,没有享受应有的程序性参与权。鉴于此,笔者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入手提出完善检察机关不起诉程序的重大意义,并从事前通知、事中参与和事后救济三方面,提出在不起诉决定程序中的人权保障方法,并由此引出不起诉决定的司法审查法律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12.
沉默权是公民对于内心意思予以保留不被外界知晓的一项基本宪法权利和自由,是公民言论自由的不作为表现形式。此制度之构建,学界争议颇多,本文旨在充分考虑在我国的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当实行一套有限的"沉默权制度",努力在被追诉人的人权保护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李小银 《魅力中国》2009,(31):84-85
刑事诉讼民主化、科学化已是世界性潮流,保障被追诉者的诉讼权利是其中的内容之一,被追诉者的沉默权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关注。法制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每个公民都拥有法律赋予的保护自己权利的资格和能力,每个公民都可以运用这种资格和能力与侵犯或剥夺其权利的人进行理性的、文明的抗争。从沉默权设立的理论依据、核心意义和动力机制,分析沉默权在我国适用问题的探讨及我国赋予公民沉默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宁松 《理论观察》2004,1(3):46-48
在倡导司法改革的过程中,许多学者主张我国应当引入西方的沉默权制度.尽管沉默权是现代西方民主的一项标志,但是笔者认为沉默权制度不适合我国,并从举证责任等角度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郑龙进 《魅力中国》2014,(1):335-335
2012年刑诉法修改后,引入了沉默权原则,我国对于沉默权的争论更加激烈。沉默权制度虽然有着较强的内在合理性与较大的诉讼价值,但是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我们必须要对沉默权制度进行冷静的学术分析和理性的现实思考。本文通过界定分析当前中国沉默权的现状问题,发现难以引入沉默权制度的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实现打击犯罪目标的刑事诉讼过程中,会发生一些错拘、错捕、错判侵犯人权的现象。刑事赔偿便是对刑事诉讼当事人被侵犯的权利进行国家赔偿的重要制度。完善刑事赔偿制度,是实现刑事诉讼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双重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确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旨在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尊严,反对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我国已经成为WT0的成员之一。在法律上也应该与国际接轨,并且我国在1998年已签署加入《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8.
毛虎 《魅力中国》2010,(23):140-140
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指的是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对于司法机关的错误管辖或者不适宜的管辖,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审查权的法院提出变更管辖的主张。域外的许多国家已经在刑事诉讼立法中规定了制度,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却一直没有规定该制度,本文将从法理学的角度探讨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理论基础,以期对该制度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9.
杨怀民 《开放潮》2005,(11):78-79
沉默权是指被追诉者(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对追诉者(包括警察、检察官和法官)的讯问享有缄口不语的权利。沉默权作为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它符合人类共同的保障人权的需要,符合人性的内在要求。它体现了对个人人格和每个人有权从事自己的生活的尊重,它也提供给人们在面对刑事指控时的一种自由选择你可以选择是否协助政府以确定自己有罪。  相似文献   

20.
1996年3月1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刑诉法》的修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是加强人权保障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它使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更加民主化、现代化。修改后的(刑诉法)必将牵动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以更快的步伐向前迈进。但与此同时,它也向处于刑事诉讼中间环节、其活动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并对《刑诉法》的实施区行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提出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如何适应这一重大改革,以更加充分地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