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滢 《理财》2003,(1):22-23
舞弊问题一直是会计、审计职业界、法律界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管理舞弊能对社会公众造成最恶劣性的影响,已受到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于管理舞弊审计的研究也纷至沓来,但忽略了对舞弊另一方面———雇员舞弊审计的研究。笔者认为雇员舞弊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形式,加强对雇员舞弊审计的研究将有助于防范、治理雇员舞弊行为,同时,也有利于完善舞弊审计研究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试图从内部审计人员的角度对雇员舞弊审计做出探讨。一、雇员舞弊的根源、形式(一)雇员舞弊的三大根源:动机、机会、成本关于舞弊根源…  相似文献   

2.
面对层出叠现的企业会计舞弊事件,审计界的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舞弊属于一种故意行为,要发现经过伪装的舞弊事项,除了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采取有效的审计策略也十分关键,包括始终保持适当的职业怀疑,坚持有效的审计程序,关注企业的内控制度和管理层逾越内控的行为,恰当运用审计心理学知识等.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舞弊与舞弊审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宏春 《上海会计》2002,(11):58-60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相继爆出了会计造假和舞弊丑闻,使得人们对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客观独立性产生了疑虑,企业的会计舞弊及针对舞弊行为的舞弊审计也就成为社会公众和会计审计界关注的热点。一、会计舞弊的定义及危害根据2001年7月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中对“舞弊”的定义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它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舞弊的危害性很大…  相似文献   

4.
审计期望差异是由于审计执业人员对自身责任的理解和社会公众对审计认识的偏差而产生的,尽管无法完全消除这一差异,但可以尽可能地缩小。引起审计期望差异的原因包括社会公众对审计的理解存在误区、管理层舞弊、审计职能的复杂性、审计师角色的冲突性以及审计制度的时滞性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以及改进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5.
舞弊审计是一种带有风险性的发现活动。由于舞弊是舞弊者主观上故意,因而其财务行为一般都经过伪装,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技巧也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企业财务舞弊的常用手法,提出了审计中应重视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6.
浅谈舞弊风险与审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计发展史上,公司舞弊一直是困扰审计职业界的重大社会问题,治理公司舞弊已成为当前现实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日趋分离,企业管理层为了向社会和股权所有人展示业绩和代理能力而粉饰财务数据和报表的可能性在加大,经营者为了完成指标而采取欺诈行为,诸多内外部因素诱发商业银行舞弊行为时有发生。商业银行建立反舞弊机制迫在眉睫,也给审计人员实施舞弊审计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注册会计师由于自身的执业需求及业务特点,决定了其承担着打击会计舞弊的责任,不仅要揭示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切实保持其独立性和职业判断,防止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合谋舞弊"。  相似文献   

9.
饶莉 《上海会计》2002,(2):56-57
舞弊是一个人们常用的行为术语,它包括人类智慧所能设计的所有复杂的方法,这些方法被某个人通过虚伪的表现用于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好处,正因为如此,民间审计从其诞生时起便与审计舞弊结下不解之缘,然而,社会的需求和企业信息的使用者总是在不断变化,注册会计师对于舞敝审计责任的承担也一再变化。  相似文献   

10.
宛燕茹 《上海会计》2001,(11):57-58
一、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标准说明书第82号以下简称SAS82号于1997年2月发表,它为审计人员执行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就实际舞弊行为问题提供了操作指南,进一步强调在每次审计时,审计人员应当特别评估由于舞弊行为而导致财务报表虚假的风险。SAS82号列示了两种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失真的舞弊行为:1财务报告的舞弊。指导致财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例如: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2资产的盗用。如现金、存货或债券的失窃。独立…  相似文献   

11.
贾适 《财政监督》2011,(27):46-48
财务舞弊审计是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揭示,对于防止舞弊风险,减少舞弊损失,保持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受舞弊审计的滞后性、技术手段的局限性以及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影响,舞弊审计职能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提升财务舞弊审计效能任重道远。本文拟对此谈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一、审计“期望差”的含义 审计“期望差”(Expectation Gap),是指注册会计师(CPA)的作用、观念与法律和现实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下述的图式来表示: 不合理期望和不合理观念是由于公众与注册会计师缺乏沟通产生的差异,又称信息差(CmmunicaitionGap)。 不合理期望,是由于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要求过高而产生的。(1)公众认为注册会计师应揭示所有问题,即期望审计人员能毫无遗漏地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严重舞弊行为,而注册会计师则认为他们无法保证能够觉察任何舞弊行为,即使是最勤勉的审计…  相似文献   

13.
陈鹏 《时代金融》2014,(11):232-23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采取舞弊的形式进行市场竞争。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管理层的舞弊现象愈演愈烈。本文就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与方法进行了讨论,首先对会计舞弊行为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产生,重点讨论了舞弊及财务舞弊的含义、分类以及特征三个方面,然后指出舞弊行为在市场间产生的影响及舞弊行为的途径,最后在审计方面控制和防范舞弊行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审计独立性缺失导致的舞弊情况入手,进一步探求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并运用博弈论的观点,从改善我国现行的审计委托制度,促进审计服务与其他鉴证业务分离,杜绝审计者与客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或者是其长期客户的现象发生,加强审计人员的民事赔偿责任等方面提出解决我国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建设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是防范舞弊管理的重要经济体制之一,其本身运行的良性化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注会审计存在舞弊行为致使舞弊管理防范体制丧失了最后的保护屏障。舞弊管理和审计舞弊共生于外部环境和内在机理条件中,审计舞弊较舞弊管理而言,其对国家经济的损害更大。因此,如何控制审计舞弊行为,切实治理注会审计舞弊行为已经成为人们必须重视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注会体制在20世纪80年代得  相似文献   

16.
樊世平 《时代金融》2008,(10):64-65
<正>年复一年制度化、程序化的审计套路与日趋繁重的审计任务,使我们的审计人员不愿或没有时间去思考问题,但被审行的舞弊事实也因信息的不对称性而藏匿于某一介质或数据中,可审计人员是否总能够找寻到他舞弊的动机或揭示出舞弊事实?而靠财务预算拨款保障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健康运行的审计资源是十分稀缺和宝贵的,内部审计制度的设计是以最经济的资源,最大化地揭示舞弊事实和提供相对对称信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威慑杠杆作用,以减少舞弊行为发生的频度,以维护商业银行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财务报表舞弊也称管理舞弊,是指管理层蓄意利用财务报表,为追求机会利益而实施的欺诈行为。存货是管理层选择最多的舞弊环节,因为存货是资产负债表的重要项目,特别是对于制造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更是如此。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所占的比重之大,管理层舞弊手段花样之多,导致审计难度加大,审计失败案件越来越多。如何引起审计人员的警觉,如何防范风险,对此审计人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拟就存货舞弊动机、手段进行分析,探讨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公司重大财务舞弊事件频发,政府、公众和业界高度关注。本文回顾法定审计的产生以及舞弊审计准则的历史变迁,分析舞弊审计准则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以及英国审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及PCAOB准则在审计师舞弊审计方面已实施或拟议中的修改,讨论其所展现的准则发展动向、理论突破和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财务报表生态系统和财务舞弊特征、规律,提出修订我国舞弊审计准则,加强企业财务报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内部举报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舞弊风险评估系统,引入法证会计并培育法证调查能力等应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苹 《中国外资》2014,(5):109-109
由于利益的巨大诱惑,社会中舞弊的案例比比皆是。舞弊的行为给社会的稳定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企业会计舞弊的行为为有舞弊动机的人提供了方便。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舞弊理论概述的分析,让读者了什么是企业会计舞弊,企业会计舞弊产生的动机以及企业会计舞弊的形式都有那些。而做为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审计部门,通过何种方法才能查出这些舞弊行为是值得大家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列举了几种审计企业会计舞弊行为的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审计期望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期望差距是指公众对审计人员的期望与审计人员对自身执业水平和业绩认识之间的差距。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是无法从根本上得以弥合的。为尽量缩小审计期望差距,应该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广泛调查公众的信息需求及其变化,加强审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和审计职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