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所谓公司治理,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定义。“公司治理是一套控制公司经营的法律、法规和其它因素构成的系统”;“公司治理是公司资本供给者保证其投资收益的方法”;“公司治理是一个事后分配公司所产生准租金的约束体系”。这3个定义实际上反映了公司治理的3个方面:第一个定义说明公司治理的形式和内容;第二个定义说明公司治理的目的;第三个定义指公司治理的机制。归纳起来,公司治理实际上是一套为了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由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机制所构成的系统。其中,其它机制主要是指股票市场交易机制、股东监督机制和上市公司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 至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大致可以分为间接和直接方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范围来看,直接融资发展很快,在融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已成为一个很大的趋势。因此,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美国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红英  刘剑 《特区经济》2005,(2):129-130
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 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行为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与行业相关的公司治理,探寻适应于所属行业的最佳公司治理行为;二是一般性公司治理,主要涉及股东、董事、经理层关系和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  相似文献   

4.
5.
在寻找产权主体的代表时,由于国家和自然人自身可能不具有行使所有权或产权权力的能力,简称行权能力,而需要寻找其代表代行所有权或产权权力。在美国由于公众持股,投资主体或股东极其分散,以致分散的公众持股不仅难以具有专家化的行权能力,也难以集中表达股东的意愿,造成了公司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6.
论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构投资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它们放弃了用脚投票的“华尔街准则”,转而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股东积极主义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机构投资者自身实力的增强和政府管制的放松,并对公司治理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之路依然存在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7.
一、美国机构投资者治理。(一)美国机构持股的发展及现状。到目前为止.美国的企业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1930年以前.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阶段;其次.从1930年开始.并在19世纪60、70年代达到顶峰的.是两权分离阶段;最后.从1980年恶意收购开始.在1990年发展迅速的.是机构投资者主导阶段。在第三阶段中.美国大型企业的所有权集中于养老基金等少数机构投资者手中.机构投资者代表众多个人受益人利益来行动.并对公司治理拥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8.
投资者保护是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解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差异吗?本文探讨在相同的立法环境中,由法律执行和以地方性法规为代表的省际剩余公司治理的差异所引起的我国31省份投资者保护程度的不同,对资本市场省际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1)投资者保护是影响资本市场省际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2)投资者保护构成中,法律执行对资本市场省际差异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省际剩余公司治理的影响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指引下,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积极力量.文章主要探讨和分析了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轨迹,进一步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规模和结构,最后分析了如何倡导价值投资以及规范机构投资者行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在开放经济下,宏观审慎政策如何降低由跨境资本流动引发投资过热导致的金融失衡、社会福利损失,并着重分析了在不同违约概率条件下,如何从跨境资本流动渠道运用审慎工具抑制系统性风险的顺周期累积,而后通过一个四变量M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中国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以及金融杠杆的区制效应。结果表明,实施对国内金融部门与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制特征。在常规时期,应当以针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监管为主;而在危机爆发时期,应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力度,同时放宽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管理。  相似文献   

12.
李扬 《开放导报》2001,(2):45-45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资本市场存在着很多问题.应当说,2000年以来,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决策当局对资本市场的看法还没有根本性改变.有两个例子很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2000年以来,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众多、市场投机气氛浓厚等缺陷,证券监管部门明确提出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取向,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无疑,机构投资者呈上升趋势乃是一全球现象.根据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统计资料,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及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持有纽约股市总股本的46%,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这一比例也达到了42%.但是,对年轻甚至还很不规范的中国证券市场而言,机构投资者发展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是否决定发展,更为重要的乃是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或者说,寻求一条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正确道路乃是当前的适当选择.主流观点认为,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而且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的机构投资者在稳定证券市场方面也确实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是,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来看,部分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和扭曲,市场违规行为屡有发生,旨在稳定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最后反而加剧了市场波动.因此,分析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稳定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发现成立这种关系所需的市场条件,最后对照我们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加以完善,将会对我们寻求一条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正确道路及制定相关的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论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指的是资本市场纵向分层化发展,排除了以金融工具创新为前提的横向多元化。它的制度化发展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市场结构单一,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三板市场,缺乏明确的分层、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有效的场外交易市场,以及为市场化条件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股权融资、股权定价和股权转让的市场。所以,结合成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在我国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和来自美国、OECD等外部环境的压力是日本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内外两大背景因素,日本采取的是全方位的有限制的渐进的直接开放模式。日本政府采取的逐步开放政策,对于日元向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体制的平稳过渡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我国目前的情况与日本有相似性,因此,深入分析日本资本市场开放的动因、过程与经验教训,可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与增值类似,人力资本存量贬损或负增值也是市场的常态现象。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飞速的技术进步、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当前的金融危机催生了大批人员失业,发出了人力资本存量贬损的信号。本文从人力资本存量贬损的直接受损主体个人的视角切入,分析了个人应对人力资本存量贬损的补偿型与防范型投资策略、加入贬损引子修正了数学模型、探讨了两种投资策略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20.
实施节约管理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饭店节约管理包括物质资源节约、人力资源节约、财力资源节约和战略资源节约等四个层次。饭店实施节约管理的关键在于构建节约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节约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树立节约管理的价值理念。同时,不同的饭店资源适用不同的节约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