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小平 《金融博览》2010,(19):46-46
随着人民银行《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办法的颁布,拉开了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的序幕。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政策要求高,无论对人民银行还是对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2003年3月1日颁布实施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形成了以金融机构为主线的反洗钱的基本框架。但就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状况而言,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强与改进。  相似文献   

3.
刘琨 《新疆金融》2006,(10):32-33
《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人民银行组织、领导金融业反洗钱的职责,2003年年初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并于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作为基层人行如何发挥金融业反洗钱的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反洗钱工作机制,提高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有效性,笔者就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点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洗钱犯罪的猖獗,反洗钱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2003年3月1日,由中圜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已形成了以金融机构为前沿的反洗钱的基本构架,银行业反洗钱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004年修订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又将组织、领导金融业反洗钱的工作职责赋予了人民银行,使金融系统反洗钱工作得以进一步加强。但是实施情况,进展不尽人意,在反洗钱工作中出现不少新的洗钱动向和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在奠定了我国反洗钱工作法律框架的同时,也明确了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四项主要制度,即了解客户制度、大额交易报告制度、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和保存记录制度。反洗钱工作开展两年多来,在四项制度的具体执行过程中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了解客户制度、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贯彻落实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6.
郑菁 《浙江金融》2006,(3):63-63
自2003年央行颁布《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外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规定.两办法”)以后、各商业银行几乎都在第一时间组建了从总行、分行到支行各级反洗钱管理部门.设置了直至分理处的各级反洗钱专职岗位.并配备了相应的专职人员,但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岗位与人员的配备并不等于反洗钱工作就能够顺利并深入地展开。两年多来。碍于信息技术、专业素质、全民意识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直到现存.反洗钱工作在基层网点开展仍存在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7.
董才 《黑龙江金融》2004,(10):61-61
一、存在的问题(一)反洗钱法规不够完善。现有的反洗钱法规散见于几十个法律和规定之中,尚未系统化,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只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  相似文献   

8.
县(市)基层金融机构处于反洗钱工作的最前沿,其工作状况、运转效果如何,事关反洗钱工作基础和发展大局。最近,我们结合宣传贯彻《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法、一规、一办”),对某县域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以探讨加强新时期县(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3年1月3日,周小川行长签发中国人民银行第l、2、3号行长令,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并从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一个规定两个办法”构建了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制度框架,为我国银行业开展反洗钱工作提供了法规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陈敏 《金融会计》2004,(9):40-42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人民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外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和两个《办法》”,从此揭开了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的序幕,但银行业反洗钱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和法律性强,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反洗钱法》,其后又陆续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反洗钱法规,同时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反洗钱工作职责。基层人民银行作为反洗钱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反洗钱的指导、组织和监督检查工作。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基层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面临多重困难,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刘健 《金融会计》2004,(3):38-38
随着《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的相继出台,当前反洗钱工作日益受到高度重视。但据人行日照市中心支行调查,当前基层反洗钱工作还非常薄弱,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层央行反洗钱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实施《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三部法规(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这标志着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构建的反洗钱组织机构和法律框架已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14.
对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泽华 《中国金融》2003,(19):52-53
2003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颁布和实施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及《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规定两办法”),明确了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的相关制度,标志着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框架初步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后,从法律层面上确立了人民银行在反洗钱工作中的主导地位,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开始进入新的阶段。与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工作相比,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出台和施行,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也将走向正轨,人民银行作为反洗钱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关,如何统一监管、协调金融机构反洗钱丁作,笔者结合实际工作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公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国银行业正式拉开了反洗钱行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18.
邢庆伟 《济南金融》2005,(10):65-65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外汇反洗钱成为外汇监管的重要工作之一。商业银行国际结算部门作为外汇反洗钱工作的一线,目前部分外汇从业人员对加强反洗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警觉。笔试就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外汇反洗钱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反洗钱可疑支付交易监测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疑支付交易是指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反冼钱规定》中限定的交易金额、频率、流向、用途和性质等不符合正常特性的支付、交易,包括人民币和外汇交易。反洗钱工作包含“建立制度、了解客户、登记监测、保存记录”等多方面事项,其中对可疑交易的检测分析是整个反洗钱工作中最核心的部分,其他相关工作均服务于此。从反冼钱工作的发展来看,自2003年3月1日人民银行颁布《金融机构反冼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后,金融机构开始认识反洗钱;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后,反洗钱工作受到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陈宜民 《济南金融》2004,(10):49-50
2003年3月1日,《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三部规章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人民银行反洗钱的重要职责。这些法律和规章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已进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但从目前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