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省山区肉牛养殖业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北省养牛业中山区肉牛养殖业占有重要地位。河北省山区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0%,全省草场面积2896.7千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5.4%,其中分布于山区的草山草坡占61%左右。目前,山区养牛数量在全省养牛总量中所占比例达35%左右,并且是平原农区肉牛育肥场所需架子牛的主要来源。据此,近年来,我们选择石家庄市的赞皇县、承德市的隆化县、丰宁县和秦皇岛市的抚宁县作为山区的典型代表,对其肉牛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针对山区肉牛养殖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资金短缺,品种改良冷配普及率较低,多数农民还主要是采用传统方式养牛…  相似文献   

2.
我国肉牛业的发展与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课题组对全国肉牛生产的调查资料显示 ,传统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无论是在饲养量还是在出栏量方面都占全国总量的90 %以上。河北省的肉牛饲养也基本呈现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饲养。在河北省农区 ,坚持“以农户家庭养殖为主 ,重点发展专业村 ,再以村带片 ,形成区域化生产规模”的肉牛发展战略 ,截止1997年年底 ,全省已形成了54个养牛小区 ,有698个养牛专业村 ,70072个养牛专业户 ,其中饲养50头以上的养牛户为2640户 ,占专业户总数的3.77 %。在肉牛养殖区 ,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 ,养殖规…  相似文献   

4.
5.
6.
对进一步发展我国农区肉牛业的思考鄢达昆马述忠一、我国农区肉牛业发展现状———秸杆养牛的兴起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证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动物性食品的供给和消费将迅速增长。按国务院1993年通过的《九十年代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要求,2000年城镇...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农区肉牛业的兴起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证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动物性食品的供给和消费将。迅速增长。按国务院1993年通过的《九十年代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要求.2000年城镇居民主要营养供应量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水平人均达到肉类30千克。在肉类中猪肉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牛、羊肉比重上升,这为养牛业提供了广阔的社会需求。我国肉牛业分为两部分:牧区肉牛业和农区肉牛业、我国草原面积广阔,几乎为耕山面积的3倍.是发展找国养牛业的重要条件。但由于草场退化.载畜量不高,牛的质量提…  相似文献   

8.
一、农场的基本资源状况`拜什墩农场地处伊宁县境内,与73团隔伊犁河相望,西面有喀什河,处于两河相交的冲积三角洲地段.农场整个地形呈东北高南低之势,可分台上、台下两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我国应当高度的重视畜牧产业的发展,畜牧产业是我国农业当中的一大部分,同时也是支柱性的产业,是广大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在目前畜牧产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肉牛养殖的过程当中,需要相关人士能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是世界公认的高蛋白水产品,深为消费者所喜爱.全球养殖虾类产量1983年为10万余t,近10多年来维持在70万t左右,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东亚以及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1.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2019—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通过观察2003—2018年河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收集基本数据,确定城镇化水平、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四个影响因素;其次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Eviews8.0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最后根据拟合后的计量模型,得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化水平两个指标都成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其他指标不变时,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每增加1元、城镇化水平每提升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分别增加0.88元和129.11元。本文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并结合实际为河北省农民增收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农业生产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安徽省地级市的农业产值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整后农业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8-2018年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当前安徽省只有少数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达到有效,大部分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处于增长状态,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另外,各地级市由于技术进步水平和生产规模等不同,农业生产效率也具有较大差异。基于此,安徽省应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各地级市需因地制宜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南农户养牛的基本特征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全国肉牛产业发展最快和规模最大的省份,全省养牛规模已由1980年的3896万头增加到1999年的13010万头,增长34倍,肉牛不但成为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也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河南98%的肉牛由农户饲养,以农户为主体的肉牛养殖业是河南整个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农户则是这个基础的决策主体和利益主体,是肉牛养殖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加快肉牛养殖业发展,推动河南肉牛产业再上新台阶,就必须认识农户养牛特点,研究农户养牛的经济效益和行为,探索农户养牛的限制因素和对策。一、河南农户养牛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  相似文献   

14.
鉴于瘦肉型商品猪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重要性,本文在对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成本效益、后续产业效益、一级市场供给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瘦肉型猪发展的四类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科布—道格拉斯生产理论,运用Eviews软件,建立了陕西省农业生产函数模型,来研究陕西省农业发展情况及农业生产影响因素,得出了相关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小麦产量波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北省小麦生产对于保障全国粮食安全负有重要责任.本文测算了1986-2006年河北省小麦产量的波动指数、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并利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研究了小麦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揭示了小麦生产的波动规律,提出了提高河北省小麦产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对于转变农业农村生产方式,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文章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了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基于甘肃省2019年14个市(州)的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研究发现,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辽西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西北经济区是辽宁经济比较落后的区域,非农业人口比重高,其中一些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辽西北经济的发展是关系辽宁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在辽西北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中,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以人为本的技术引进及更新,优化资源配置,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才是辽西北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各省区农业生产比较优势与农业相对比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调整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既是现代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的调整必须建立在对我国农业生产比较优势正确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对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分析方法和GM(1,1)预测模型,对黑龙江省农业总产值与农业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分析,在其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关联分析,进而提出黑龙江省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科学决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