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市拆迁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因拆迁引起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拆迁补偿问题。现行的补偿机制还存在一些漏洞,并不十分合理,在分析现阶段城市拆迁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种城市拆迁补偿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3.
新的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拆迁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产权调换。”调整原《条例》拆迁补偿方式的顺序,将货币补偿作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5.
城市房屋拆迁不是房屋的市场交易。因为城市房屋拆迁许可是基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许可,是行政行为,所以不存在被拆迁人愿意不愿意卖和想不想搬迁的自由选择,只要拆迁程序合法、补偿标准合法、项目合法、主体合法、补偿资金到位,所有拆迁范围内的被拆迁人都要服从搬迁,否则将依法强制。房屋市场交易是一种自主的市场行为,取决于产权人的意愿;拆迁行为则是依法拆迁。但是,城市拆迁补偿其实质应是市场化货币拆迁。那么,城市房屋拆迁的市场化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拆迁难”的问题,已成为城市旧城改造中的一大热点问题,而且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当前城市房屋拆迁难,笔者结合拆迁工作的实践,就目前货币补偿中实行等价交换问题,谈谈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7.
8.
9.
10.
城市房屋拆迁新条例与拆迁补偿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的出台已经于2001年6月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通过。各地相继出台了与该条例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包括一些地方出台了城市房屋拆迁评估的技术指导意见或规则等,从国家的新条例到地方制定的评估办法或规则等配套法规,均体现了拆迁补偿的市场规则,强调了用拆迁房屋的市场评估价实施补偿。这些是令人欣慰的,是在拆迁市场上向市场迈进的一个进步。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各级法规的制定中,也有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成分的地方,需要完善和进一步改进。1.市场价格补偿是新条例下拆迁… 相似文献
11.
企业拆迁的风险评估与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企业拆迁过程中面临的有形资产损失、无形资产损失和恢复重建风险的分析,评析了现行拆迁补偿政策,提出了补偿政策法规和辅助补偿手段方面的建议,以降低企业拆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分析了当前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当事人之间利益冲突及被拆迁人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内在原因,认为其深层原因在于评估机构的选择、评估委托主体的确认及评估结果的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文章阐述了民营企业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朱娟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2):84-91
作为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法定原因之一的公共利益,因其内涵模糊不清、界定主体异化,往往成为达到征收与拆迁目的的法器。界定公共利益,应首先设定界定标准,同时构建公共利益的评价机制。对于前者,国家须在立法上明确公共利益的内涵,同时在实践中注意多种要素的综合考量;对于后者,国家应强调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作用,摒除行政机关的评价,并赋予被征收人、被拆迁人参与评价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蔓延的相关问题作了简要综述,并重点介绍了研究物业税与城市蔓延间关系的国内外文献。物业税与城市蔓延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都说明,物业税与城市空间形态特别是城市规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指出应当从城市资源空间配置的角度开展更多物业税方面的研究,并在中国现有房地产市场中实践。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异化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目的在于推进城市存量土地市场化改革,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城市综合开发与均衡发展。然而,一系列制度变迁导致地方土地储备工作逐渐偏离其初衷,成为地方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只有削弱或者消除制度变迁对地方政府价值选择产生的边际影响,才能使其价值取向回归。为此,可以考虑采取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革土地出让金缴纳方式、剥离土地储备机构开发经营职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功能完备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是关乎城市公共安全的关键要素。当前,在中国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中普遍存在诸如"应急性有余,制度化不足"、"亡羊补牢多,超前规划少"、"条块分割严重,整体联动缺乏"、"政府单兵作战为主,社会有效参与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建构一套"双维度、多线性"的协同治理型城市公共安全体系。认为应在完善政府内部治理结构和充分动员社会化力量的基础上,从政府系统内的自循环逐步过渡到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双循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