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此次轻纺工业扶持政策密集出台,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纺织行业的压力。目前纺织板块的估值水平为2000年以来的最低,若出口退税率超预期提高至17%,板块短期可能存在交易性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政策并不能改变目前国内外需求增速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连续围绕小微企业减税、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加大铁路建设投资和加快出口退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微刺激"措施真正见效尚需时日。即使政策效果显现,预计也只能减缓而非逆转经济增速下行的趋势。因此,建议中央一方面在汇率上保持相当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加大稳增长的政策力度,尤其防止房地产投资过快回落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必须指出,在稳定经济的同时,中央仍须加快各项改革的速度,尤其是加快落实推进人口城镇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在估值风险未消之前,即便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频出,对股市的利好也难以持续。我们还是建议投资者仍谨慎控制仓位,保持灵活性,在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股市阶段性上涨中减持,而在宏观数据或企业业绩走弱带来的进一步下跌中增持。 相似文献
5.
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报告突出前瞻性,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删除了“加强流动性总闸门的调节作用”),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联系其强调SLF的常规化,或预示政策取向已由从紧转中性,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7.
8.
11月份PMI降至八个月低点,但依然位于荣枯分界线上,表明我国制造业总体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制造业下行压力仍大。政策上,政府已经启动了新一轮温和政策。货币从存量上比较充裕。未来,宏观调控政策仍会着眼于结构调整,保证平稳,转型、升级而非总量目标是政策主要指向。 相似文献
9.
5月23日公布的中国5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为49.6,创近七个月以来新低,并且跌破50的枯荣线,而此前公布的4月份PMI预览值和终值分别为50.5和50.4。随着财政政策效率的不断下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0.
11.
自2005年1月起,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公布我国的PMI指标.该指标一经公布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我国PMI指标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对我国经济的景气程度进行预判也成为理论界所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在对我国PMI指标与相应的经济指标进行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性检验等方法,最后得出我国PMI指标对预判我国经济景气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未来一定时期内,保持一定的、适度的经济增速十分必要。中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需在发展中解决,维持必要的速度是一个前提经济下行难言见底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仅7.6%,虽然基本上在大多数机构预期范围之内,且略高于全年政府确定的调控目标。但如果我们如果连续观察过去10个季度,GDP增速已从12.1%逐渐滑落了4.5个百分点,与2008年第四季度持平,与过去十年间相比仅高于2009年第一季度的6.6%,经济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从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PMI数据来看,指数略有下滑。从中也不难发现,尽管贸易进出口或好于预期,但通胀压力不减.实体经济的增长可能有放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6月1日发布了2012年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回落了2.9个百分点。考虑到季节性因素,6月份PMI跌破50%是大概率事件,我们预期区间为49.5-49.8%。 相似文献
15.
5月23日,汇丰银行发布5月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9.7,较4月终值大幅回升1.6个百分点,创5个月以来的新高,制造业显示微弱企稳迹象。分项数据方面,除就业指数外,其他指数普遍显示出复苏迹象。 相似文献
16.
在报告期内(2008.5.16-2008.6.15),受国内地震灾害以及国内外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由政策利好引发的A股反弹行情提前结束.沪深股指于6月初现"8连阴",在跌破前期政策底后,向下寻求支撑.上证指数累计跌幅约为21.1%,深证成指累计跌幅约为25.9%. 相似文献
17.
18.
2014年9月汇丰PMI预览值为50.5,较上月终值50.2上升0.3。其中产出指数预览值51.8。与上月持平;新订单指数预览值52.3。较上月上升1.0,为年内次高水平;就业指数46.9,较上月回落0.5。 相似文献
19.
《金融监管研究》2015,(8)
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分析不能仅关注总量分析,而应透过结构性变化来观察,这有助于理解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艰难选择。本文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研究发现,经济形势仍然面临下行压力,但一些经济指标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改善;近期货币政策出现了"钝化",对调控投资需求、通缩紧缩和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有所递减,预算约束加强是重要原因;当前实际利率水平和企业融资成本仍然较高,缓解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显著变化的背景下,宏观政策调控面临困境,人民币国际化、宏观债务风险判断、经济杠杆化与银行杠杆化、资产证券化、扩展性经济政策的效力和财政政策的作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亟待突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