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考察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关系,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环境约束的索洛增长模型。在不存在污染削减的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及结构效应的情况下,存在一条经济增长的平衡增长路径,但此平衡增长路径是不可持续的,经济最终会走向污染陷阱。因此经济增长不能自发的解决污染问题,环境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污染削减的技术进步以及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转移。  相似文献   

2.
新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一国的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本国的R&D,对国外技术的引进与模仿也是一个重要渠道。随着各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直接作用于本国GDP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它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从而有利于本国技术进步,最终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对贸易、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3.
技术进步路径演变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式转变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主线,而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围绕技术创新能力,本文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路径演变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能力、技术知识积累、市场化程度、经济基础条件等因素对技术进步路径演变影响较强,技术进步路径存在一定依赖性,但不显著;不同技术进步方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与技术引进相比,自主研发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程度最大、显著性水平最高;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影响,尤其是核心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影响更加显著。为此,应不断优化技术进步路径,提高技术知识的累积效应,加快技术进步转型,凸显技术创新功能,发挥自主创新作用,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例,首先将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从劳动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其次分析了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结合结构效应矩阵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表明:与第三产业不同,环渤海经济圈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并不显著;结构变迁效应对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更多的是依赖于技术进步的影响,因此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在片面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并没有均衡考虑对就业的影响,这导致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失调.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国内外关于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相关研究文献就显得很有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研究,即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和结构影响的研究;二是将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纳入经济增长和政策框架中进行研究.因此,通过借鉴这些研究文献的结论和成果,并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对更好地发挥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进一步缓解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7~2020年HS6位码产品贸易月度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轮次评估了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征关税虽然抑制了我国输美产品的出口贸易额,降低了我国输美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但也间接丰富了我国产品出口流向及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加征关税对我国消费品和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加征关税对我国输美出口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拓展了美国加征关税经济效应的研究,为我国应对国际经贸摩擦、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资源基础理论为研究版权经济的发展特征及其经济增长效应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版权经济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而且能促进技术进步,对创意环境治理、解决市场经济中信用缺失问题也有积极作用.其经济增长效应作用路径有两条:一是版权资源要素以直接生产投入要素参与社会生产,提高产出;二是版权资源要素作为间接生产投入要素参与社会生产,通过发挥对技术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对于技术进步影响就业问题,古典经济学家多关注于研究各种补偿机制自身的实现途径及其有效程度,而忽视了补偿机制的作用取决于各国经济的制度环境和一些关键变量。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是运用生产函数来分析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通过对资本、劳动、技术等不同生产要素直接比例关系的研究,来推断技术因素对劳动力就业产生的效应。新增长理论虽然没有直接研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但它提出的一系列促进技术进步的措施对各国、尤其是对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我国关于关税问题的研究文献,可以概括为对关税理论与关税政策的研究、对我国关税效应所作实证检验的研究、对我国关税制度的研究、对环境关税的研究、对外国关税制度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其研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关税理论与关税政策问题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对关税效应的实证研究发展迅速,对我国关税制度的研究有待深入,环境关税和外国关税制度成为研究的新领域等。我国关税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关税进行更深入的实证研究,从综合治税角度探讨关税制度的改革,深入全面地研究碳关税等环境关税,以及对外国关税制度系统的比较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10.
正文章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碳关税、碳标签等国际贸易政策入手,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产业部门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测算,结合中国对外出口产品的研究,认为碳关税和碳标签将不可避免地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应对低碳经济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原产地规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产地规则(Rules of Origin,ROOs)是国际贸易中的一项重要规则和各国海关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涉及到每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利益,因此已成为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区域集团把原产地规则作为一种“灰色”的政策工具灵活自如地运用时,中国对原产地规则的运用却仍停留在最惠国和普通两栏关税税率的计征和进口国别统计上。由此引发了大量的他国歧视性地使用原产地规则的纠纷。中国制定和运用相对完善的原产地规则以抵御贸易保护主义、维护自身利益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是在自由贸易与贸易壁垒长期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抛开长期帝3定和遵守的自由贸易游戏规则,推出碳关税政策,利用全球对气候的关注抢占道德制高点,以此保护滞缓的经济。利益从来就是人类行动的指南,深度分析碳关税政策,从而制定出应对新贸易壁垒的良策是我们的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3~2018年俄罗斯的粮食资源出口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量化并实证分析影响俄罗斯出口到中国及各个国家粮食资源的各种因素。经过测算各国粮食资源贸易的效率和潜力,得出贸易双方国家人口总数、出口国经济水平、是否临海及FTA协定对粮食资源贸易有积极促进作用;两国之间距离对粮食资源贸易产生抑制作用;进口国GDP总量、关税水平、海运基础设施对粮食资源贸易影响不显著;同时得出中俄粮食资源贸易效率较低,即潜力巨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粮食资源国际多元化合作、挖掘并提升国际间粮食资源潜力及效率、发挥新疆地区优势来推动粮食资源走廊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贸易法律环境是对外贸易利益保护的法律保障.越南在对外贸易中实施诸多贸易保护措施,如进出口管理制度,贸易准人制度,关税制度等,还有不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关税壁垒.深入地认识与了解越南的贸易立法、执法和司法状况,掌握越南的贸易法律、政策和措施,探讨对越贸易应对办法,能为作出正确的贸易决策提供依据,有效地规避和化解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明显不均衡的背景下,2011年2月在巴黎召开了G20国峰会,初步确立了衡量经济内部失衡及外部失衡的指标体系。以此作为研究切入点,发现当今国际经济的外部失衡主要是由国际贸易分工、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及美国国内经济失衡所导致。而结合这些指标分析中国的贸易顺差,不难看出,其成因主要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居民储蓄率、财政赤字等因素相关,之前被夸大的人民币汇率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在国际经济走向“再平衡”的进程中,中国应进行有效的战略调整,促进内外均衡,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的扩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的基础上,以分工与专业化为视角,基于劳动分工、贸易壁垒及汇率,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贸易模型。模型分为七种专业化分工模式,包括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国内贸易与专业化分工模式、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并存的专业化分工模式、国际贸易与完全国际分工模式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其他三种模式。分析表明,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是本模型的特例,这说明本模型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为贸易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国际学术界关于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最新进展,指出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研究的重点,即区域一体化组织和多边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以及贸易政策调整与协调的政治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出自市场化国家,它以国家为单位考察贸易问题,舍象了国内贸易问题,这给后进国家(尤其是国内贸易机会未被充分利用的发展中大国)对贸易作用的认识产生了严重影响,容易出现"重外贸、轻内贸"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回顾,以强化对经济增长中国内贸易作用的认识,为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或一地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该国或该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格局中,对外贸易成为吉林省加速发展不可缺少的驱动力量。吉林省从2003年以来经济大幅度增长,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吉林省经济若要获得深度发展,必须摆脱内向型经济的制约,进一步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推动对外开放与经济外向度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潜力的释放和发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珠化的加深,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分析国际贸易战,研究和探索贸易战的根本原因和常用手段——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可以进一步认识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实质。国家利益问题仍然是决定和影响各国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或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协商一致原则,致力于制定对自己更有利的贸易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