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华东 《全国商情》2006,29(4):23-25
北京和上海分别作为长三角和京津塘都市区的首位核心城市,其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的扩张受到多方面的关注。作为超大城市,其城市扩张是否带来产出绩效的增加?本文将对1984年以来北京和上海城市用地扩张的变化趋势和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首先对京沪城市扩张的规模和结构变化特点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之上从总体用地规模和用地类型结构两方面入手分析京沪城市用地扩张所带来的产出绩效;最后是简短的讨论和结束语。  相似文献   

2.
文摘     
城市土地供需 亟需加强调控 我国城市土地现状总量失控、结构失调,过剩与短缺并存。1.城市用地规模过度膨胀,严重失控。据对北京等31个特大城市用地规模的卫星遥感资料分析,这些城市主城区占地面积1986年至1996年,由3266.7平方公里扩大到4906.1平方公里,十年中增长了50.1%。按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以1.12为较合理,但我国1981~1995年为1.91,上述城市更高达2.29。2.城市土地大量闲置。截止1996年底,全国非农建设用地闲置面积达1165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土地闲置量约占60%。3.商品房大量空置。其实质是城市土地隐形闲置。全国累计商品房空置面积1997年底高达703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假设城市规模扩大产生集聚效应并反映为拥挤效应的降低,将拥挤效应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纳入生产函数,分析经济稳态的演化路径,得出最优的城市规模、合理的城市拥挤程度和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分析扰动稳态的变量对演化路径的影响,据此给出了一个估算最优城市规模的简单模型的结论。研究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城市的最优规模是可变的,不存在统一的最优城市规模,城市化进程应该适度有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晰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和结构变迁的影响,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2002—2011年广西各市城市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动态测度,运用信息熵法对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和结构变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广西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增长幅度较大,提升速度较快,城市间的相互追赶效应较弱,技术前沿面的前向移动效应较强。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显著地抑制了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但对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迁无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各类生活和建设用地对耕地的需求量与可供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城市内部存在大量闲置和低度利用的土地。如何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储备制度,促使城市内部存量土地进入市场流通,增加城市用地的有效供给,对解决城市用地的紧张供求矛盾,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六安市为例,利用相关城市统计资料、相关城市图件,对撤地设市十年来六安城区土地扩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驱动力因素。得出撤地设市以来六安市城市扩展速度明显增加,尤其2008—2010年扩展量占十年来总扩展量的34.07%,且年均增加4.88kmu;城市扩展动态度和城市用地效率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城市扩展及其方向受到了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交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0年~2010年31个省市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构建门槛回归模型,探讨户籍管制下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发现:户籍管制的确构成了城市规模的发展瓶颈,过高的户籍管制导致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而过低的户籍管制则影响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结合样本分布的时空特征,指出户籍约束而非过度城市化导致了现阶段城市规模的低效率集聚.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应该通过户籍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并制定合理的户籍管制政策,防止户籍管制过低或过高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5-2016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利用静态和动态短面板模型分析经济密度和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表明:经济密度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人口规模扩大会抑制污染物排放;不同等级城市经济密度、不同规模城市人口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方向一致,但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前期污染排放对当期具有正向影响,环境污染物排放存在路径依赖;经济发展水平、工业产值占比和对外开放也是影响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因素,但各指标对三类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据此认为,在综合考虑城市具体空间区位条件下,人口适度集聚,提高城市经济密度,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加强环境监管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用地集约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用地浪费的主要原因,既有对国情的认识不足,也有缺乏合理的调控政策措施,但最根本的是缺乏精明增长的理念.为此,我国城镇用地集约化应选择的基本路径是:首先,沿海大中小城市的用地应达到动态平衡;第二,倡导混合使用土地的新理念,提高城镇用地的紧凑度;第三,实现城乡统筹、一体管理;第四,不同规模的城镇应有不同的控制发展模式;第五,合理利用、开发土地资源,严格土地管理,防止条块分割.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城市土地市场的模式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完全市场模式,以美国、日本、法国为代表;二是以土地国家所有制为基础的不完全竞争模式,以英国和英联邦国家与地区为代表。但是,不管土地是国有还是私有,各国政府都毫无例外地对城市土地利用开发进行干预,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调控措施。当前我国城市土地管理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要求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另一方面耕地资源的匮乏和人口的高速增长要求限制城市用地以保护现有耕地。因此保护和合理开发城市用地,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央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