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今年6月8日, 中央银行三年来首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作为人民银行基层行,人行魏山县支行将辖内金融机构对本次降息和调整利率浮动区间的反应和影响作了一次调查. 部分机构将存款利率“—浮到顶”.调查显示,巍山县农行、建行邮储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仍维持降息前的利率不变,即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较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3.25%上浮1.077倍,而农村信用社则将存款利率浮—到顶,按照3575%执行. 暂无机构下调贷款利率.本次调息,中央银行确定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为0.8倍,但巍山县内金融机构至今无一家执行此下限.当前,贷款利率下限各家基本相同,最低执行年利率6.94%,上浮10%,上限则各家根据贷款客户质量分类执行,最高上浮110%(主要是信用社),年利率13.25%.  相似文献   

2.
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就基层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看,普遍存在着实行“一浮到顶”、“加罚到顶”的无差别利率定价办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支农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3.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以来,相当多的农村信用社发放的“三农”贷款利率“浮上不浮下”、“一浮到顶”,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相似文献   

4.
一、贷款利率市场化情况2004年上半年,呼伦贝尔市农村信用社依据有关文件,扩大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但基本上“一浮到顶”。2004年下半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出台的有关支件要求,呼伦贝  相似文献   

5.
金融机构贷款浮动利率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份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实行"一浮到顶".部份农信社对贷款利率执行"一刀切",没有实行国家"对种养类贷款利率少上浮或不上浮"的指导原则,对发放的贷款,不论贷款种类、金额大小、期限长短,均实行无差别的浮动利率.调查发现,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利率一律上浮50%,导致农民负担的加重和利率风险的加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国家连续放宽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基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持续上浮,只有少部分执行了基准利率,大部分“一浮到顶”,个别甚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浮动上限,笔者对山东省德州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持续上浮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可上浮100%。中国人民银行出台这一政策的初衷大致可归纳为两点,一是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寻找新的突破方向;二是扩大金融机构贷款自主定价权,为商业银行自主经营创造条件。人总行关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宽幅上浮政策出台后,我们组织人员,就阿城市各金融机构执行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并将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进展。新的利率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7倍,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为基准利率的2倍,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为了解其政策在县辖金融机构执行情况及政策效果,我们对东宁县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及城乡信用社执行利率浮动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一、基本情况(一)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定价自主选择的…  相似文献   

9.
《金融纵横》2004,(3):33-35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并将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相似文献   

10.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法定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  相似文献   

11.
夏斌 《银行家》2004,(1):24-24
日前,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了调整,一是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倍;二是从2003年12月21日起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调至1.62%。总体上看,货币政策是“轻度松动中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该次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前的基本情况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已经全面放开;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大浮动系数为基准利率的2.3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  相似文献   

13.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法定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  相似文献   

14.
农信社执行的高利率表现出的“六个不适应”一是高利率与现时农情不适应。由于农村信用社出于自身经营收益的考量,贷款利率能上浮不能下浮,上浮往往一浮到顶。在没有任何监督和约束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价格是一种官本位的利率定价制度,脱离“农情”,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
周菊荣 《财经政法资讯》2005,21(3):63-71,35
2004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杜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问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瘁的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韵0.9倍不变。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政策性银行贷款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贷款利率不上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9~2倍,农村信用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则放宽到基准利率的0.9~2.4倍。放宽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1月1日起,国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上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扩大到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上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1.5倍扩大到2倍.  相似文献   

18.
张红地 《银行家》2004,(1):29-29
近期,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1月1日起。国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上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扩大到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上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1.5倍扩大到2倍。据笔对某市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的调查,由于此次贷款利率浮动上  相似文献   

20.
<正>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3],使农村信用社有了更大的贷款定价自主权和盈利空间,同时对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为了解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政策执行情况,发挥利率杠杆作用,我们结合官渡区的情况,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一、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