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西晋时著名文学家左思,少年时,家父教他习文,因他反应迟钝,朝会夕忘,气得他父亲无可奈何。   一日,客人来访,偶问起左思的学业如何 ?父亲面带羞色,气恼地说:“犬子呆笨,量不成器,酒囊饭袋而已。”   左思听了父亲的断言,刺痛了心。从此发愤读书,学业大有进展,不到一年功夫,就写出了才华横溢的《齐都赋》 (赋是汉代流行的一种文体—作者注 ),从此左思在文坛上也有了名气。随之,他读书和写作都越发勤奋起来了,早起晚睡,从不贪花恋草。他为了写魏、蜀、吴三都之赋,考察了三国的山川、风土人情,研究了著名的散文…  相似文献   

2.
读了《河北审计》2002年第3期刊登的张成起同志撰写的《家有乖孙》一文后,文中那段温馨的亲情,让我感动。成起同志巳逾知天命之年,但依然独自一人客居异乡。朝出夕归,合家融融,这样“百姓的待遇”对于他来说,是平时难得的享受。少年时代,对于家的感觉,随着父亲的逝世,让他更多感觉的是持操家务的艰难,却未曾细细地体味其中其他的蕴味。中年,家被事业这张网所掩盖。绝大多数时间,不是伏案劳牍,就是深入基层,家里很难见到他的身影。团圆的年三十,儿女只能从电视里看到父亲难得一见的音容。孩子的质问,让他多少有点哭笑不…  相似文献   

3.
日行一善     
《财会通讯》2006,(8):I0025-I0025
他父亲是位大庄园主。七岁之前,他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所生活的那个岛国.突然掀起一场革命.他失去了一切。当家人带着他在美国的迈阿密登陆时,全家所有的家当,是他父亲口袋里的一叠已被宣布废止流通的纸币。为了能在异国他乡生存下来.从十五岁起.他就跟随父亲打工。每次出门前,父亲都这样告诫他:只要有人答应教你英语.并给一顿饭吃.你就留在那儿给人家干活。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海边小饭馆里做服务生。由于他勤快、好学,很快得到老板的赏识。为了能让他学好英语,老板甚至把他带到家里.让他和他的孩子们一起玩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就有“四多”,即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由于青年时代即有“四多”的习惯,且坚持不懈,故他一生受惠无穷。以宗教哲学来说,他读过《金刚经》、《华严经》、《圣经》等。以科技来说,他读过生命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土壤学方面的著作。1958年他外出视察,在列车上还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冶金工业的书。 他边读边想,随时在书上画符号。他读《辨证法唯物论教程》,从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用毛笔、铅笔在书面的空白处写了1.2万字的批注,且从头到尾作了圈点和勾划。无疑,这些符号与批注说…  相似文献   

5.
盛云霞 《活力》2013,(19):29-29,31
2012年11月12日.纪念垦区开发建设65周年首场北大荒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农垦总局机关二楼大会堂举行。云山农场水库管理站职工关龙有之子关显涛作的报告《父亲,我心中的明灯》,让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泪洒现场。  相似文献   

6.
书籍,是人类传播思想、传播知识和积累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脍炙人口的美文使得“洛阳纸贵”,不胫而走。当代信息爆炸,书业的传播,也己面临着我们的“多媒体”时代。 书本身的传播作用,给书业营销的文化品位提出了要求。我们爱读的评介书籍类的刊物很多,有高品位的《读书》、《书与人》等,也有以服务读者为己任的《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等等。至于大型书店、书城的P.O.P,甚至还设以咖啡室以飨读者之需,让你身临其境,如行山阴道中,有美不胜收的观感。传统的习惯使人们从阅读中获取信息,让好书找读者,为读…  相似文献   

7.
在“居住在成都———2005年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上,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表示要重画《父亲》。罗先生说:“当时《父亲》的社会性更胜过艺术性。如果在20年之后的今天,让我再画《父亲》,我会更多地从绘画、艺术本身来构思,不会还是社会属性很多的那种东西。”当然,艺术家的创作是自由的;他对自己的作品也有修改、重绘的权力。但是,《父亲》毕竟代表了一个时代,也作为经典被国家美术馆收藏。千千万万因《父亲》而感动的观者,还珍藏着一份最初的美好记忆。作者要重画《父亲》的信号,无疑牵动了观者的情感。25年前,作者在一封信里诚挚地道出了创作《父亲》的成因。本刊重发旧信,愿作者、观者都能恢复记忆。  相似文献   

8.
曾自 《秘书工作》2009,(7):38-40
我手头保存着一张当年毛泽东和读书小组成员在杭州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的照片(如右图)。这个读书小组里有我的父亲田家英。  相似文献   

9.
曾自 《秘书工作》2011,(6):51-54
读书,对于我的父亲田家英来说,是须臾不可无的生活内容。在他短短44年的生命中,书籍伴随他度过了一生。母亲曾对我讲过,有一次,毛泽东同父亲谈完工作,聊起读书的话题,聊到高兴处,主席对父亲戏言:“将来你死后,墓碑上什么字也不要留,我送你五个字‘读书人之墓’.  相似文献   

10.
日行一善     
他父亲是位大庄园主,7岁之前,他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上世纪60年代,他所生活的那个岛国突然掀起一场革命,他失去了一切。当家人带着他在美国的迈阿密登陆时.全家所有的家当,是他父亲口袋里的一叠已被宣布废止流通的纸币。为了能在异国他乡生存下来,从15岁起.他就跟随父亲到处打工。每次出门前,父亲都这样告诫他:只要有人答应教你英语,并给你饭吃,你就留在那儿给人家干活。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海边小饭馆里做服务生。他只要求人家管他饭吃就行。由于他勤快、好学.且不要报酬,很快得到老板的赏识。为了能让他学好英语,老板甚至把他带到家里,让他和自己的孩子们一起玩耍。一天,老板告诉他,给饭店供货的食品公司招收营销人员.假若乐意的话.他愿意帮助引荐。于是,1975年,20岁出头的他获得了第二份工作,加入家乐氏公司做推销员兼货车司机,推销冻麦片。  相似文献   

11.
《厂长经理之友》2011,(7):148-149
6月7日,药家鑫在西安被执行死刑。他的父亲药庆卫在微博上说:“但愿药家鑫的死,把他的罪恶全带走了,不要再遗害人间。”《三字经》有日“养不教、父之过”。药庆卫说那话时肯定夹杂着悔恨,更饱含了痛楚。早在1918年.鲁迅就在《狂人日记》中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百年后,墨迹如新,问题依旧,且沉重如铅,直坠入人心底。  相似文献   

12.
李恒 《秘书工作》2006,(9):21-24
上一期我给大家讲述了我的父亲胡耀邦博览群书、点滴积累等鲜为人知的读书故事,使大家对父亲勤奋好学的精神及独具一格的读书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他在读书过程中如何学以致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长征之后,父亲胡耀邦到达延安。那时他读书最多、最刻苦,藏有很多图书。1945年秋,他要去前线,就把所有的书籍都埋在王家坪某处。解放后去找,一直没找到,为此他遗憾不已。  相似文献   

14.
1973年5月,他出生在美丽的新疆伊宁,从事地质勘探工作的父亲经常带给他一些精美的石头。一次.父亲送给他一块小石头,青灰色的外皮,光滑精致,上面有一条蜿蜒的曲线,非常清晰,看上去极像万里长城。“孩子,知道吗,在北京郊区就可以看到长城。”父亲告诉他。他喜欢这块小石头,更梦想看到长城,听着父亲的介绍,他心里掠过一阵激动。  相似文献   

15.
有位成功人士捐助“希望工程”多年,说起来他是掺杂着一份私心的,他支援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其中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也参与进去.懂得艰辛,才能理解人生。因此从儿子懂事起,每年他都带着儿子.跋山涉水去看望那些孩子。回到城里.又让儿子与同龄人通信,效果相当不错。  相似文献   

16.
闻之 《乡镇论坛》2014,(33):24-25
有这样一个孝心故事:刘宾的父亲十年前被确诊为骨癌,医生说老人的生命只剩下两到四年的时间了。闻听此讯,刘宾兄妹几个心里十分难过,一向慈爱的父亲几年后真的会离开他们吗?他们还没有好好孝敬父亲呢!兄妹几个一商量,在父亲不多的时间里要好好孝敬他,不能让他知道自己的病情,要让老人生活得快快乐乐。虽然他们对父亲隐瞒了他的病情,但细心的老人还是从自己的药物以及治疗方法中得知了真相,变得消极忧郁。  相似文献   

17.
宫镇江 《活力》2011,(6):13-13,15
2010年11月25日.省委书记吉炳轩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作了题为《静下心来好读书》的专题辅导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各级党组织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人的知识来源于系统教育、读书获取和社会实践三个l方面,.读书是获得知识和经验、掌握能力和方法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小可 《上海企业》2010,(11):96-96
作为晚清重臣,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除了"曾剃头"的恶谥之外,他在读书、修身、治家方面的心得,一直很受人们的重视。在《曾国藩家书》当中,他不止一次地向弟弟、子侄等人推荐书目、传授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心得。其中,他最爱读的有8部书,被其视为枕边书,在军机政务之余随时披阅。  相似文献   

19.
我在1987年离职休养后,由于做过多年的文秘工作,仍然保持着读书的习惯。近日,再一次翻阅《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让我有了一次对往事的全新回忆,令我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20.
炼金之术     
很久以前.泰国有个叫奈哈松的人,一心想成为一个富翁。他觉得成为富翁最快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之术。于是,他把全部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用在炼金术的实验中了。不久以后.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家中变得一贫如洗,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妻子无奈,跑到娘家向父亲诉苦。她父亲听后决定帮女婿改掉恶习。他让奈哈松前来相见,并对他说:“我已经掌握了炼金之术.只是现在还缺少一样炼金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