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5,(11):34-34
渣打银行昨日发布题为《放慢速度,以保持久》的中国经济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从2004年的9.3%下降到8.5%。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升值利弊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巍 《北方经济》2005,(5):54-55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在美元汇率持续疲软环境下,将继续给内外经济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换句话说,人民币从内外两个方面将不断面临持续加大的升值压力.社会对人民币升值有太多的担忧,不仅担忧它会给经济带来诸多负面效应,而且还担忧一旦允许升值,是否会开启"潘多拉"的盒子,引发国际投机者对人民币升值无止境的期望.因此,有必要客观审视人民币升值可能产生的各种利弊.  相似文献   

3.
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周刊》2005,(28):12-12
人民币对美元2.1%的升值幅度够了吗?没人知道——只有市场知道。目前这种试探性的安排已经给中国货币当局留下了相当的缓冲余地与空间。汇率机制的灵活性运比汇率水平重要,短期升值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一轮热钱来去和亚洲货币多头聚集之后,在中国经济减缓成定局之后,在中国长期通胀压力之下,谁知道人民币以后是升是贬呢?其他亚洲央行又将如何行动、外汇储备结构如何调整、美元资产又将如何波动?但是不管怎么说,目前人民币终于升值了。  相似文献   

5.
郁慕湛 《沪港经济》2003,(11):11-12
这几年,一直有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这种声音主要在日本.可今年以来.美国、欧盟及其他国家也有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说法。9月初,美国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日趋高涨,国内外许多学者也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而我国官方则在多种场合宣称人民币汇率会继续保持稳定,国内一些媒体甚至还打出了“保卫人民币”的口号。  相似文献   

7.
近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关于人民币汇率即将调整升值的传言,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指出,这些传言是缺乏根据的,是对我国现行汇率政策的误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过程,外汇储备快速增加的原因,通过金融理论、外汇储备与汇率压力测度分析及观察法分析出外汇储备变化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一致性,针对过多的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外汇储备角度提出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实际已经升值 人民币的处境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尴尬。 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似乎建国五十多年来从来没有如此大过,其程度已超过了人民币的忍受能力。 只要看看这个事实你就会明白,银行里挂的官方牌价,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牌价是1∶8.2771元(每天只在小数点后第4位上变化),虽然用这个价在银行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是有条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持续上升,并且这种升值的压力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本文从人民币升值的动因着手,分析了人民币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继而提出我国对人民币升值应该做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外汇储备形势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外汇储备最近连续三年年外汇储备增量超过2000亿美元,目前储备总量已达一万亿美元。高额外汇储备对外汇管理提出挑战,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更对人民币币值稳定、货币政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要正确处理当前外汇储备问题,必须提高储备存量管理水平,遏制储备过快增长。要正确处理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人民币币值的勃论关系,必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纳入了融资约束的两部门OLG模型,本文研究了实施外资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经济体面临的修正BS效应。通过分析发现,因为存在资本管制,长期真实汇率变动将由供给和需求同时决定,在一定条件下,需求较供给更能影响汇率变动。具体到中国这一同时存在高储蓄率和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国家,要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单方面的提升汇率和紧缩国内经济是不足取的,此时,采取一揽子的措施,通过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扩大内需才是上上之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潜在对外贸易冲击和资本流动冲击两个视角,分别对两种潜在冲击下的最优外汇储备需求进行实证分析,这种综合考虑是一种新的尝试。尤其是对潜在资本流动冲击下的外汇储备需求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构造一个二期模型发现,影响最优外汇储备需求的因素为发生资本流动冲击的概率、资本流动冲击下的产出损失、经济体的短期外债数量以及代表性消费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最后,在本文框架下,计算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实际外汇储备已明显过剩。  相似文献   

14.
岳华 《特区经济》2006,(4):14-16
中国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构成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的外部环境。日本是鼓吹人民币升值的始作俑者,美国则是向人民币汇率施压的主力军,欧盟是人民币升值论中的“搭便车”者。中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对策包括完善外汇市场结构、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完善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机制及提高亚洲区域内货币的结算功能等。  相似文献   

15.
胡冬梅  袁君宇 《南方经济》2019,38(11):94-112
文章扩展了Yang(2007)的厂商定价模型,对汇率传递非对称性、特点和成立条件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对称传递需要满足严格的条件,而现实中更常见的是非对称汇率传递。在一定条件下,商品需求弹性越大,越可能呈现出口国货币贬值传递率高而升值传递率低的特点。利用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出口日本的966种商品价格数据,发现汇率波动向价格传递具有非对称性:(1)人民币升值时,日元价格上涨较少;而贬值时,价格下降较多。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在日本市场上面对的是一个强竞争结构。(2)若月度升值超过一定幅度(测算约为2.43%),传递率又会有所上升,说明尽管日元价格易跌难涨,但在升值导致成本上涨较多、明显挤压利润时,厂商不得不适当提高日元售价。采用2000年至2018年9月日本从中国进口单位价值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类似结论。现阶段稳定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对我国出口企业是更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16.
1971年至1995年期间,日元处于急剧升值阶段,在此之后的十多年里日元升跌互见,整体波动缓和,2008年初以来日元持续升值。在日元升值预期的作用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加大了海外直接投资的力度,近2/3的资金流向了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与海外直接投资相比,日本的证券投资规模较大,占海外资产总额的近五成,其投资组合策略注重汇率风险管理,始终保持了一贯的连续性,重视资产的安全性和回报率。日本也加快了以其他方式向海外输出资本的步伐,按照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口径,这些投资包括对外贷款、贸易信贷、货币及存款和其他资产,其规模仅次于海外证券投资。研究表明,日本的海外投资区域分布和币种选择体现了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特点,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在国别间的不对称性.文章以中国与G-7各国1990--2005年季度贸易数据为样本,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和Pesaran等(2001)边限检验(the bound test)方法,对中国与G-7各国双边贸易方程进行了协整估计.结果显示,对应于不同的贸易对象国,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既取决于国别间进出口需求的差异,也取决于国别间人民币相对价值的不对称性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仅靠汇率干预非但不能纠正我国总体外部失衡,还有可能导致外部失衡的结构性或总体性恶化.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君 《特区经济》2007,(7):67-68
本文主要研究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首先,文章从商品生产中投入品来源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决策两方面入手,分析汇率影响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基础;本文又利用1980~2004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比例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趋势性变动促进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9.
日元升值与人民币升值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人们通常会将中国的现实汇率升值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元施压升值联系起来。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是调整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关系的需要,不能简单认为是西方国家的“阴谋”。中国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国际和匐内的经济失衡问题——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与过度投资而消费不足。但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不能一步到位,一方面是一次性大幅升值将沉重打击出口产业及就业,另一方面存在汇率走势逆转的可能性。运用从紧货币政策强行控制通货膨胀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因为引发通货膨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美元的泛滥,控制增发货币的闸口并不完全在中国人氏银行掌握之中。要从根本上解决消费不足问题,对资本账户实施非对称的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