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经济》2004,(11):8-8
10月23~24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在安徽蚌埠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曾培炎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1994年以来,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关闭近5000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生产线,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经过10年努力,淮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得到控制,工业污染占整个污染的比重降低,生活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群众饮水困难得到缓解。曾培炎指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的  相似文献   

2.
《环境经济》2005,(2):19-20
2004年10月23—24日,国务院批准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曾培炎副总理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总局解振华局长作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报告。为贯彻落实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议精神,现就近期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环境经济》2005,(2):1-7
党中央、国务院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多次询问淮河污染问题,对出现的水污染情况十分关心.要求认真加以解决。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对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当前治污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今后几年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环境经济》2005,(5):11-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10年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的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困难.团结治污.淮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以下简称淮河治污)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淮河水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但山于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治污体制和机制不顺,  相似文献   

5.
《环境经济》2005,(B02):11-11
为贯彻国务院最近召开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会议精神,加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淮河治污工作进度,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现就沿淮4省污水处理收费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视点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召开10月23~24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在安徽蚌埠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曾培炎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1994年以来,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关闭近5000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生产线,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经过10年努力,淮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得到控制,工业污染占整个污染的比重降低,生活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群众饮水困难得到缓解。曾培炎指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目前仍有近一半支流的水质尚未达到治理要求,特别是一…  相似文献   

7.
淮河流域水污染管制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淮河流域是中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之一,也是第一个真正大规模开展水污染管制的流域。在目前的管制制度下,淮河流域的管制是低效率的,虽然短期内政府可以用行政命令的管制方式达到水环境改善的目的,但不能长久。只有建立责任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改变目前的管制制度,才能提高淮河流域的污染管制效率。  相似文献   

8.
这次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总结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研究部署落实国务院批复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进一步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刚才,山东、辽宁、河北、江苏4省环保局(厅)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辖区内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下面,我讲3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进行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等专项督查国务院派出10个督查组,分赴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各地贯彻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等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环资委对淮河流域执行水污染防治法进行检查为进一步促进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3月下旬,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了两个执法检查组,分赴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对淮河流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国家林业局要求加强营造林质量管理国家林业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林业部门在不误农时、抢抓进度的同时,一定要…  相似文献   

10.
部委声音国务院各部门各司其职携手治污党中央、国务院做出首先解决我国水污染最严重的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并要求在“十五”结束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决策后,国务院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分工协作,联合行动,支持和指导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建立了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国务院各部门间的沟通,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政策、统一步调、联合行动提供了保障。国务院召开全社会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电视电话会议4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社会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电视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2006,(9):I0001-I0006
防治水污染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点任务,也是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水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把降低能源消耗、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作为重要任务。“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今后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发展计划报告又提出,  相似文献   

12.
《环境经济》2006,(9):I0006-I0007
今天,经国务院批准,召开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十一五”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化学需氧量削减10%的任务。培炎副总理将发表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级环保部门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培炎副总理的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3.
钱易 《环境经济》2014,(6):25-25
正水污染防治法实施30年,水污染形势之所以依然严峻,主要有三大原因: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没有按照法律办事,没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国《水污染防治法》是1984年颁布实施的,30年来,我们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自1990年"八五"计划开始,即确定了淮河、海河、辽河"三河"和太湖、巢湖、滇池"三湖"为重点治理的水域;对一些严重污染的水体,还采取了专门行动,如对淮河曾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治理水污染的零点行动,对污染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严格管理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1995年8月,国家制定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辽河流域防治工  相似文献   

14.
1998年,零点行动打响了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攻坚战一一完成了大量限期治理任务,促成了人们对治淮工作的深度思考,使治淮的内在要求、外部环境和治污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2008年,为确保南水北调的供水水质……抓关键、控全局、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建立治淮长效机制成为必然选择,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意义突破了单个流域污染治理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水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相继出台“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等一系列重要战略举措。特别是在“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先后投入巨资,建设一大批重点治污项目,目前看取得了明显效果。但项目的执行质量,直接影响流域休养生息政策的进一步推进,直接关系流域百姓民生,至关重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主要是通过五年规划推动的,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确定‘十一五'期间淮河流域规划建设项目656个、投资306.7亿元,同时要求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方筹集资金,落实规划项目.  相似文献   

17.
《环境经济》2007,(B06):1-3,21
“十一五”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也相继作出了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加强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工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淮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的特点,依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确立了淮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并对淮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估.最后,提出了提升淮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自1995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流域性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颁布,淮河治污至今已近20载。经过多年努力,淮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与国家提出的治淮目标仍然有较大差距,部分支流污染依然严重,水生态现状不容乐观。"坏河""五彩河""害河"……淮河这条曾经哺育千百万人的母亲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遭受污染之害,民众对其的叫法也层出不穷。尽管1995年国家出台了首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  相似文献   

20.
《环境经济》2005,(B07):25-30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93号)精神,推进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核发工作,严格实行持证排污。我局决定在淮河和太湖流域开展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核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