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实现“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重要一环,也是上海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动力来源。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促进上海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凸现,对上海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意义深远。本文认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必须着眼于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协作联动为依托,特别是以杭州湾经济圈为基础,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真正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和功能。在这过程中,推进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的发展,是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步骤。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演进的战略意义在于,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目标,以杭州湾经济圈资源优化组合为原则,以产业协调发展为抓手,以国际航运中心功能营造为核心,实现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的跨越,也实现上海港从地区性大港列国际航运中心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河北经济研究》2005,(9):31-34
以“三区一县”为主的沧州市中心城市经济圈建设,就是把沧州市本级和沧县、新华区、运河区、市开发区作为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域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消除相互制约、相互分割、自我封闭运行的行政区划上的壁垒,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空问布局和经济总量,外对京津冀城市经济圈、石家庄经济圈、山东济南经济圈有承接能力,内对沧州区域有较强带动辐射的能力的中心城市经济圈。这个经济圈,首先是整体开放的经济圈,即经济圈区域内每个经济单元都呈开放型,公共设施、都市建设统一规划,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其次是整体互动的经济圈,即市级与区级之间,“三区一县”之间,“三区一县”与市直部门之问,本经济圈与周边县市以及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之间的经济互动,实现资源、产业、利益“三频共振”。  相似文献   

3.
辽中南城市群位于辽东半岛和渤海经济圈的北缘,资源丰富,交通系统发达,在东北亚经济圈中占有重要地位。城市群是以沈阳为中心,以大连为副中心和主要门户,以哈大铁路沿线的铁岭、鞍山、抚顺、本溪、辽阳和营口为主体形成的城市密集地区。  相似文献   

4.
[日本《经济学人》5月18日]中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又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又逐渐形成了由山东、河北、辽宁及北京和天津这三省两市构成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国的经济重心呈现逐渐北上的趋势。2000年,中国重工业和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59%和41%,但是到2004年则分别变成了68%和32%。这一比例变动显示了重工业的突飞猛进之势。  相似文献   

5.
高益群 《发展》2010,(2):10-11
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是中共甘肃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经济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实践证明,这种以中心城市为主导、以城市等级体系为依托、以紧密的经济联系为特征的经济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6.
环黄渤海经济时代中韩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渤海地区与韩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韩国确定21世纪为西海岸时代,制订了西海岸开发战略,新设了西海岸开发推进委员会。并指定了仁川、平泽——唐津和新万金——群山经济自由区。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开发中心也逐渐北移,确定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战略,环渤海地区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因此,环黄渤海经济圈正迅速形成.中国的天津和韩国的仁川将逐渐成为经济圈的核心。以中国环渤海和韩国西海岸为中心的环黄海经济圈正在形成,这个经济圈将主导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为了发展这个经济圈.中国环渤海地区和韩国西海岸各大城市间应该在如下四个方面通力合作:第一,物流产业上的合作;第二,尖端产业上的合作;第三,旅游产业上的合作;第四,环境产业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52个地级市1993-2013年的实际利用外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环渤海经济圈的外资中心收敛态势和空间溢出性十分显著。具体而言,河北、北京、内蒙古和山西的各城市以天津为中心逐步收敛,山东半岛则收敛于青岛。作为中心城市的天津和青岛呈现双足鼎立的局势,天津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北部和西南地区具有显著的外资空间外溢性,而青岛的辐射范围则主要涵盖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大连等。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外资中心收敛和空间外溢性具有显著的时空衰减性,且滞后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空吸抑或反哺:北京和上海的经济辐射模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虹  徐琰超  尹恒 《世界经济》2012,(3):111-124
本文利用1997~2005年环京经济圈和环沪经济圈的县、市级面板数据,在空间计量回归方法的框架下,比较北京和上海两大中心城市对周边腹地辐射模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对环京地区的辐射模式主要以"空吸"效应为主,而上海对周边腹地则表现为"反哺"效应。各种模型设定和敏感性检验的结论均非常稳健。  相似文献   

9.
基于成渝城市群2008年到2018年共11年数据,从三个角度切入,分析研究近年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结构分布、区域差异和发展趋势,得出如下结论:从经济的整体发展来看,成渝双城经济圈呈现“中心竞争,散点乏力”。从产业结构来看,成渝经济圈整体以第二产业为主。从消费和投资来看,经济圈整体消费水平和科技投资并不高。  相似文献   

10.
按照区位相近原则规划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如果缺乏强势的经济集聚中心和优势产业的支撑,这样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则较多的具有地理空间的属性,而缺乏经济学意义的属性。构建城市经济圈,要致力于形成和强化投资热点效应,以热点效应集聚优质资源。城市经济圈是国土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必须与国土主体功能规划相结合。安徽应该按照一主、多次、立体型布局的战略思路,构建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沿江和沿淮城市经济带为两翼的“一个核心,两翼支撑”的“三沿”城市经济圈,形成多层次、跨越型、现代化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对外主打“三沿”城市经济圈一张牌,强化安徽城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中的整体竞争、规模竞争、创新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按照区位相近原则规划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如果缺乏强势的经济集聚中心和优势产业的支撑,这样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则较多的具有地理空间的属性,而缺乏经济学意义的属性。构建城市经济圈,要致力于形成和强化投资热点效应,以热点效应集聚优质资源。城市经济圈是国土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必须与国土主体功能规划相结合。安徽应该按照一主、多次、立体型布局的战略思路,构建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沿江和沿淮城市经济带为两翼的"一个核心,两翼支撑"的"三沿"城市经济圈,形成多层次、跨越型、现代化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对外主打"三沿"城市经济圈一张牌,强化安徽城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中的整体竞争、规模竞争、创新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并行不悖的趋势,城市构成了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城市群则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骨干。从世界范围看,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大伦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超级城市群这五大城市群,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的五大增长极;在国内,已经较为成熟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也凸现出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大、中、小城市有序分工为网络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从而使这两大经济圈成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地区,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的第六大城市群和第六大增长极。在这种大的背景和趋势中,山东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依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来带动省域经济的发展,这是我省适应当前国际化、区域化经济发展趋势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路。然而,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省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必须首先明确我省中心城市尤其是济南和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位置和战略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中心城市以明确的功能定位,这样才能使战略思路的制定与实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黄会清 《港口经济》2009,(11):55-55
东起连云港,经徐州、郑州、西安、兰州,西抵乌鲁木齐,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以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工业为主体的陆桥经济带。陆桥次区域目前已形成了六大经济圈,分别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圈;包括郑州、洛阳、开封等九城市,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中原经济圈;  相似文献   

14.
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分析这个过程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东部沿海以港口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起着重要支撑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望 《珠江经济》2002,(10):14-15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大都市在国际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经济圈(带)”概念以来,大都市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逐渐形成了京津唐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这三个最大的都市经济圈目前竞争力的走向,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杭州都市经济圈应该以杭州中心城市为核心,而不能以整个杭州市域为核心,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是具有空间约束力的规划,其着力点和落脚点应该放在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上面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形成了珠江三角经济圈、长江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的经济活力和实力都令人侧目,其发展的水平也大大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但是与上述三大经济圈同样属于沿海的、中国西部环北部湾经济圈却显得沉寂。  相似文献   

18.
广西融入珠江经济圈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经济一体化趋势下,进一步融入珠江经济圈,加强区域合作,是加快广西发展的重大抉择。广西融入珠江经济圈,必须以市场为纽带,以政府推动为助推器,以商品贸易为主体,以产业合作为重点,以互惠互利双赢为目的,进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西三角”经济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琦 《开发研究》2006,(1):22-27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向均衡的根本性新变化、市场经济大环境转变带来的新挑战,结合西部大开发区域范围大、区位条件差等现实,本文提出了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速度和提高西部整体发展的最佳选择是建立西部自己的经济圈,而最有现实可行性的选择是:以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相对发达、基础条件较好、区位相对集中、经济联系紧密、已初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圈、并具有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实力的四川成都、重庆和陕西的西安三大城市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形成“西三角”经济圈,通过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和城市集群的扩散和辐射效应,最大限度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区域经济快速的发展,尽快地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消除区域极度不平衡格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还对西三角经济圈的内在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难点和建立西三角经济圈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对策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宁波都市经济圈战略构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经济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市空间和经济组织形态。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数量的增多以及经济规模的扩大,有力地推动了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国内对于城市群、都市经济圈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都市经济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