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9年,广西工业克服金融危机冲击等重重困难,取得重大进展,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53.37亿元,增长15.9%,占全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8.4%。当年,全国工业增加值为13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GDP的40.1%。广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逼近全国平均水平,仅低于全国1.7个百分点,这是多年来广西首次将这一差距缩小至3个百分点以内。  相似文献   

2.
何真 《广西经济》2013,(2):25-27
2012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工业)增加值比2011年增长15.9%,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7位。全部工业增加值对全区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1%,拉动GDP增长5.9百分点。工业生产运行基本情况(一)全年工业平稳较快增长。2012年,工业生产运行态势较为平稳,月度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速以16.0%开局,  相似文献   

3.
品牌战略被证明是推动工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之一.文章认为,根据广西工业发展历史和现状,选择品牌战略等“非技术创新模式”应是广西走新型工业化的首选模式.以“中国驰名商标”为例,广西工业品牌发展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借助品牌推动“工业兴桂”,就要在区域政策环境改善和区域内部管理水平提升两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多举措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尽全力破解工业发展难题,以改革促发展,有效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广西工业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14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97.64亿元,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增速排全国第5位、  相似文献   

5.
正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启动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并提出"两个建成"奋斗目标,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格局。作为西江经济带在广西境内的第二大城市——柳州,是广西最大的生态工业城市,工业比例在广西首位,占广西总工业1/4,雄厚的工业实力已然是辐射力极强的中心,故柳州有责任有使命充分发挥作为工业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与其他城市一起做大做强西江经济带。为此,柳州提出了"实  相似文献   

6.
杨鹏  周毅 《西部论丛》2006,(2):16-18
无偿出让股权,坚持自主创新……我国老工业基地广西柳州市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对汽车产业进行重组,引进我国一汽、东风、上汽及美国通用等国内外汽车巨头,汽车产业获得迅猛发展,一跃成为我国一大新兴汽车生产基地。2004年全行业汽车产销突破30万辆,在全国12个超过10万辆产能的城市中,柳州汽车产销总量居第五位,其中微型汽车综合排名居第二位。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广西,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强有力地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席之地。近年来,汽车工业一跃成为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广西工业还处于传统工业化的初期,工业发展对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体制转型、中国加入WTO、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广西教育落后和广西技术创新能力差等方面探讨了广西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西工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一个后发展地区,造纸、化工、建材、冶金、有色和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41.8%,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的84.3%。大型龙头企业平均每家资产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均产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在县域的发展十分落后。大力发展县域工业,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加大工业对县域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是壮大广西县域经济的源动力。广西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是:强化“工业强县、工业强市”观念,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机制,加快县域企业转机建制;以开放为突破口,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建好县域工业区,引导产业集聚;实行“三化”联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广西水泥工业发展历程 建材工业是基础工业,属于优先和持续超前发展的工业。根据我区该产业的资源、发展速度与潜力、市场需求、就业容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拉动效应、利税与创汇额等,广西建材工业被确认是具有多元优势的支一柱产业。名列全国第十位的广西水泥工业,其总产值已占全区建材工业的54%,税收约占25%,它已充分体现了水泥在建材和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勇 《广西经济》2008,(4):38-40
工业化是现代工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进而推进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十五”以来广西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不断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但由于历史原因.广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落后.工业化进程慢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一五”时期。广西面临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大机遇.广西必须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提升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把工业化推向新的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201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广西经济继续实现快速增长,全区GDP达到9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增速比全国快3.9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创3年来新高,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一,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七、西部省区第二。初步测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9502.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l4.2%,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国快3.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70.3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510.83亿元,增长20.5%,其中工业增加值3860.46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经济》2007,(3):29-29
在美丽的柳江河畔,广西工业的中心,镶嵌着一颗璀璨的八桂电力明珠——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于1996年12月24日挂牌成立,现由广西方元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电网公司按73%,27%比例持股。公司现有总装机容量440MW(2×220MW),年发电能力约28亿千瓦时,是广西电网的主力火电厂。  相似文献   

14.
自治区在《南北钦防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把钦州市列为临海工业发展城市,钦州港定位为工业港。钦州沿海地区已凸显出发展临海工业的巨大优势,在新一轮产业重组和升级中,怎样抢抓机遇,挖掘发展临海工业的潜力以及怎样对接世界产业转移,推进城市工业化进程,是钦州市乃至广西加快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工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要清醒看到,广西资源型工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受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要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是今后广西资源型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对如何促进广西资源型工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了有益的探讨,分析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我国汽车制造业概况汽车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它具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和产业关联度大的特点,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创造的财政、就业、出口占其全国比例超重接近46%,比3年前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历史看,如图所示,我国汽车产量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在2003年就实现了在2000年的基础上的三倍增长,到2004年汽车的产量就  相似文献   

17.
吕智  廖欣 《广西经济》2008,(7):42-43
广西工业转制院所是广西工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广西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其业绩评价体系的健全、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的改善.对转制院所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进入"十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1-2003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4%,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全区GDP的贡献率2003年达到61.2%,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推进工业化战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本文拟通过实证分析的办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各产业在地区经济及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比较效益的高低,反映地区发展工业产业的资源、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优劣,研究和探讨地区产业投资序列.  相似文献   

19.
打造临港工业集群 提升广西经济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打造临港工业集群的重要战略地位 临港工业是依托港口资源或相关优势发展起来的工业,是沿海地区利用发达海运业发展大型基础工业的主要形式,也是世界公认的发展大工业的成功路子。对于广西来说,就是加快北、钦、防沿海地区工业发展,使之形成临海工业集群,拉动广西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西沿海地区具有区位、资源、政策“三位一体”优势,是广西重要的发展区域,在新的历史时期,将掀起新的发展高潮。广西沿海地区工业是广西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加快广西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是广西“十一五”期间及其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加强对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其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