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陆骁 《经济导刊》2009,(7):53-54
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差别的出现导致大量利益摩擦和利益矛盾的产生。这些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都需要新的社会整合,需要相应的利益诉求渠道,而最有效的就是建立一种让民众能自主表达、自主维护、自主实现的利益诉求和维护机制,尤其是司法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网络已经成为社会信息的主流传播方式,随之也成为公众利益诉求的主要表达渠道。一时雀起的网络舆论极易形成网络舆情危机。近年来,大量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正在对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产生一系列的深远影响。网络舆论这一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亟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3.
民意能否顺利上达政府决策管理部门,关系着政府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群众问题,保持社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民意诉求渠道建设就尤为重要.本文以乌坎事件为例,具体剖析事件过程中官民沟通渠道存在的问题,以及事件解决过程中民意诉求渠道的重建,总结我国在基层民主中民意诉求渠道建设的得失,并对我国基层民主民意表达机制的构建提出针对性建议.乌坎事件是2011年中国影响最大的群体性事件,其突发和解决过程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政府应对此类事件提供了宝贵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引起了政府对构建顺畅的民意诉求渠道的重视和关注,为促进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和维持社会稳定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网络是高校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已成为高校学生诉求表达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隐蔽性、匿名性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高校学生诉求表达中如同一把双刃剑,具有正负双面作用。高校管理者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推动学生网络诉求表达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促进学生合理诉求的表达与维护。  相似文献   

5.
A市政府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建设与整合对策方面的实践以及研究,有利于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群众利益诉求的关注,使"以人为本"高效便民服务理念深入公共决策,为维护公民利益诉求打基础,也有助于为其他地级市政府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倾听民意化解矛盾积累经验,为同行及其他研究者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作参考。本文分析了A市政府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建设现状,探究了A市政府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强化A市政府利益表达渠道建设的整合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5,(8)
旅游广告是以说服为目的的信息传播形式,它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消费者进行诉求。由于旅游产品和普通商品在存在形式、消费形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广告的诉求策略上也应该是不同的。普通商品广告诉求策略有理性诉求策略、感性诉求策略和情理结合等策略。旅游广告应该根据旅游产品的特点,探究旅游活动发生的独特的心理动因,以感性诉求为主,科学运用情理结合的诉求方式,以促成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日益分化成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阶层,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利益诉求日益复杂和多元。仅靠原有的权力安排和利益表达渠道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越来越需要新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多元的利益诉求。第三部门往往与公众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能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诉求,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新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情感诉求广告,但是这种诉求方式并非适用任何产品。情感诉求广告运用日益广泛的原因,在于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严重同质化。情感诉求广告的作用机制,是基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情感诉求广告,适用于严重同质化的产品、低卷入产品和炫耀性产品。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无形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不可转移性等特点决定了旅游广告诉求的方法和策略要有别于一般的商品广告.本文主要从旅游商品的特点和旅游者消费心理出发探讨旅游广告该如何进行有效诉求.  相似文献   

10.
公众诉求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地区环境治理,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文章在公众诉求影响环境治理的理论机制解析基础上,利用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公众诉求对地区环境治理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下,公众诉求对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轨迹呈现出"V"型单一门槛特征。并且,公众诉求的环境治理效应仅存在于东部沿海地区,而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则不显著。要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格局,除了重视公众诉求对地区环境治理的推动作用,还应根据环境质量改善对公众诉求的异质性反应来制订差异化的引导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郑贺瑛  李伟 《时代经贸》2010,(22):140-141
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无形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不可转移性等特点决定了旅游广告诉求的方法和策略要有别于一般的商品广告。本文主要从旅游商品的特点和旅游者消费心理出发探讨旅游广告该如何进行有效诉求。  相似文献   

12.
感性诉求广告是营造信息差异化认知的重要信息诉求方法,以信息差异化机理为支撑,通过消费者信息搜寻和信息认知过程的心理分析,运用情感诉求信息下的心理效应、情感移情、品牌认知差异等心理构建感性诉求广告的认知效应,深入解读了感性诉求广告的传播过程和效果,体现了信息差异对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并从调查研究消费者的独特情感卖点、构建感性诉求广告的"中国元素"表现体系、借助合适时机和优势媒介进行广告投放等方面指出了增强感性诉求广告差异认知效应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新老两代农民工在社会诉求方面存在的差异,并选取了工作生活、社会保险、培训等两代农民工存在差异方面的指标。利用统计方法构筑了农民工代际差异影响因素的因子模型,探究两代农民工差异的成因。实证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在工作生活、培训诉求、主观诉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文化程度的高低在两代农民工社会诉求差异上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人员结构和人事劳动关系的变化,非事业编制职工已成为高校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建立一个包括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民主参与机制、素质提升机制和纠偏纠错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适合高校非事业编制职工特点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维权机制,才能保证公正公平,才能充分调动非事业编制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真正实现校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地方政府政绩诉求对政府补助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公司实际税负变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政绩诉求(财政盈余、相对GDP增长率和相对失业率)会显著影响公司的政府补助,且地方国有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更高;财政盈余对低额补助和高额补助的正向影响更大,相对GDP增长率(相对失业率)整体上对高额补助的负向(正向)影响更大;政府补助可以显著降低公司整体税负水平,且公司税负越高,政府补助降低税负的效应越大。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公司税负的降低主要来源于增值税税负的降低;地方国有公司税负的降低来源于税费支付和税费返还,而非国有公司税负的降低主要来源于税费返还。政府补助是地方政府帮助公司降低税负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7,(1)
目的:了解现阶段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的利益诉求,为公立医院现阶段改革采取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卫生行政部门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利益诉求,利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卫生行政部门的利益诉求归纳成4个因子,按照其重要程度依次为"医疗机构准入管理与信息公示"、"改革管理体制"、"完善补偿机制"、"医疗服务体系分工协作"。结论: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应关注卫生行政部门的利益诉求,遵守卫生行政部门准入管理,定期公示质量安全、价格和医疗费用等信息,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主动和基层医疗机构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7.
立法听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众利益表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即体现在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和谐,也就是各种利益之间经由相互协调、辩论和妥协,进而达成参与民主的共识.利益和谐有赖于社会利益主体间的各种利益诉求,皆能有一个合法通畅的制度化表达渠道.立法听证作为一个民主化、科学化与正当化的公众利益表达渠道,能将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纳入其中予以有效解决,从而为我国和谐社会之构建,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广告诉求策略的表现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波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06-107
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四个阶段,企业面临的竞争特性不同,需要对广告诉求策略进行调整。产品的导入期的广告诉求主要是告知性,以介绍产品的功能为主;成长期的广告诉求策略主要是扩张性,以塑造品牌概念和内涵为主;成熟期的广告诉求策略主要是竞争性,以品牌形象广告为重点;衰退期广告诉求策略主要是提醒性,唤醒人们对品牌的怀旧意识。  相似文献   

19.
于馨燕 《时代经贸》2007,5(9Z):100-101
本文阐述了经济型轿车的消费特点与广告诉求,论证了经济型轿车的广告诉求误区,指出了经济型轿车广告诉求的策划方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农民政治需求作为农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普遍向往、追求、意愿或主张,越来越凸现出在农民需求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讲,充分尊重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利益诉求表达,畅通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消减社会不满情绪的"泄洪装置"。因此,调查研究农民政治需求现状,建立科学有效的政治需求表达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将以北河村为个案,力图勾勒出西部落后地区农民政治需求的现实画面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