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式P2P     
王铮 《上海国资》2014,(2):46-47
对于单个平台来说,P2P的前景取决于它掌握多少数据尽管存在无数争议,但无论从机构数量还是交易金额来看,P2P行业明显已初具规模。据行业研究院计算,2013年P2P行业总成交量约为1058亿元,贷款存量约为268亿元,平台数量在800家左右,出借人数超过20万人。尽管银监会从2011年起开始收缰P2P,并不断提示行业风险,业内亦不断传出P2P网贷逾期,平台挤兑或倒闭,但看来仍无法阻挡此类借助互联网的金融创新。2013年,随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侧身这一行业,P2P迎来其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P2P在中国迅速发展,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的缺失等,大量违规平台的出现使P2P行业发展遭到质疑和阻碍。目前,中国P2P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能有效解决中国P2P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改善行业的现状,将决定中国P2P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主要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对中国P2P行业兴起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导致P2P行业"雷潮"的综合化因素,同时针对各参与主体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施俊 《新财经》2014,(1):21-21
互联网金融以独特的优势将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产生深远影响,在银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发挥鲶鱼效应,而P2P(个人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最有颠覆性的产物,在中国生根落地、茁壮发展。P2P结合中国市场环境,已发展出非常多的细分模式,比如众筹融资、众筹理财等,这其中有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有陆金所、人人贷、畅贷等为代表的新一代P2P机构。如今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模式P2C(Pear to Company,个人与企业的贷款)的借贷也悄然闯进我们的视野。近期,人们已考虑到一些P2P网贷平台居高不下的坏账率,像众筹理财这样的舶来品不能单纯拿来主义,必须要与我国征信体系缺失的现状相结合。就传统意义的P2P贷款而言,平台方仅仅充当一个供求信息的发布渠道,可这种做法在征信体系欠发达的中国市场显然危机四伏。而一旦平台切实参与到信用审查和担保过程中,实地勘验、自提风险池等都将给轻资产的互联网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这些因素催生了人们对平台安全可靠性的考虑,基于此,P2C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施俊 《新财经》2014,(5):77-77
LendingClub的启动上市,无疑点燃了国内各大P2P平台渴望上市的热情,让一些早有上市打算的P2P公司看到了赴美上市的曙光。  相似文献   

5.
在网贷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失信所引发的问题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介绍了P2P网贷平台的主要模式,分析了P2P网贷信用风险的来源,并提出了P2P网贷行业信用风险控制的措施,包括加强道德教育、设立自律自查机制、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完善监管与法律、建立信息共享与批露机制、相关产业的净化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商业银行间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转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此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积极寻求转型,不少银行开始参与P2P网络借贷业务。本文主要介绍商业银行参与P2P平台的现状和发展模式,对银行系P2P平台的概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施俊 《新财经》2013,(11):17-17
10月份以来,至少已有4家P2P(个人网贷)公司爆发系统性风险,投资者的高收益化成为泡影,陷入本金都难以追回的困境。面对种种恶性事件,P2P行业的安全性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作为网络中介服务的P2P商业模式,何时又为何会把业务与“兑付、偿付、挤兑”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肖烨 《中国经贸》2014,(14):132-132
P2P平台促进了民间借贷的繁荣,为舒缓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拓展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创造了全新的模式。但相关法律规定模糊以及监管真空,致使其存在较大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对于风险的关注以及法律监管的呼唤成为行业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P2P一直未能成为主流,但在国内,P2P依靠着特殊的金融环境,衍生出了多种模式,虽然模式出现了衍变,但所有平台都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及过度迎合投资者的问题。3月22日,CCTV1播报了一条题为《互联网+金融加出融资高效率》的新闻,这也是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金融行业加入到"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新闻联播首次头条报道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包括众筹、第三方支付、P2P信贷(以下简称P2P)等。其中P2P发展最为迅速,因为进入门槛较低、监管空白,所以这个模式从一开始  相似文献   

10.
施彦 《新财经》2013,(12):44-45
“我现在就看好P2P,线下我已经做过了,现在我要做线上。”曾为国内某大型保险公司高层的章元(化名)野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P2P这一舶来品自进人中国,便以闪电般的速度在中国大江南北复制传播。章元在金融领域拥有数十年经验,对他来说,拿到数千万元投资开创一家全新的线上P2P平台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经营下去。因为在“淘金客”不断杀人P2P平台市场的同时,P2P行业正迎来一轮“倒闭潮”。2013年10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一家或多家宣告倒闭,倒闭名单上有东方创投、钰泰财富、宜商贷、力合创投、银实贷、福翔创投、天力贷和铜都贷等。P2P已处在十字路口,未来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1.
施俊 《新财经》2013,(12):24-24
今年10月份以来,先后有32家网贷平台出现资金兑付、经营不菩等危机,以平均一天倒闭一家的速度席卷整个P2P(个人网贷)网贷行业,甚至出现福祥创投这种仅成立3天就携款跑路的网贷平台。截至笔者落笔之日,据统计,P2P网贷平台倒闭数量已达51家。而这一切,笔者相信还仅仅是开始。未来的一年中,还将有更多的平台发生类似的状况,因为更大的系统性风险还在持续形成中。  相似文献   

12.
施俊 《新财经》2013,(7):18-18
众筹模式与P2P,都是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在未来应该有很大的深度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3.
胡婧昀  陈建灿 《中国经贸》2014,(20):168-17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弥补实体金融机构发展的不足,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各种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产品成为当下热点。文章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数据介绍了我国P2P网贷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状况,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于P2P的影响,同时展望了P2P网贷的未来发展。得出结论:普惠金融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任何一个融资平台,无论是实体金融机构还是虚拟网络平台,实现互利共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吴洁 《魅力中国》2010,(35):390-390
本设计主要讨论如何在移动终端/嵌入式系统中构建P2P通讯平台,以及如何使用这个平台进行交互工作。作者搭建了一个可以兼容嵌入式系统和普通系统的P2P通讯平台。同时,实现了在其之上的实际应用:Peer对话,Group广播,资源的共享等等。  相似文献   

15.
国内P2P平台想要做大做强乃至上市,仍需要“闭关”苦练内功,全方位提升平台实力。  相似文献   

16.
李旭辉 《中国经贸》2014,(13):160-161
本文从介绍网络贷款入手,分析了P2P模式贷款的特性,并通过将其与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二者互融合作的可行性,进而依据电子商务领域的O2O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对二者的互融合作方式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P2P行业蓬勃发展。文章基于对国内外的研究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梳理,从借贷双方行为、运营模式、法律监管监管、网贷中社会资本四个方面加以归纳总结。文章对P2P平台相关方向深入研究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P2P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网络客户端完全对等化得以实现,给著作权人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害。针对大学生利用P2P的侵权,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说,不宜直接追究大学生的侵权责任。而是要靠制度和教育矫正大学生的侵权行为。在制度土,著作权补偿金制度也是补偿著作权人利益受到损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余慧华 《产权导刊》2016,(12):49-52
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规定,P2P行业的准入应满足三个硬性条件:进行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获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和一个隐形条件:P2P资金银行存管.本文对P2P行业的准入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网贷新政下P2P机构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施俊 《新财经》2014,(4):22-22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火爆增长,但由于监管缺失,行业中也出现了诈骗、跑路、自融、资金池等乱象。2013年10月份以来,P2P(个人网贷)行业出现的倒闭潮导致众多投资人无法提现或收回投资,资金安全令人莹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