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演化轨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制造业的产值结构发展轨迹显示,在经济发展阶段、需求结构、供给结构以及国际分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长三角制造业不仅已经进入了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化工业化阶段,而且还出现了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高级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毛健 《经济纵横》2002,(1):17-22
本文从劳动力分布、生产总值构成、工业结构水平、产业结构变动方向等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指出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知识技术集约化是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 在我国,随着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部门过剩劳动力人口会越来越多;工业部门的一部分劳动力人口也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一些产业的衰落而相对过剩,那么,剩余的劳动力人口转向何处呢?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史证明,第三产业是一国工业中前期吸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过剩劳功力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不仅标志一国经济发达的水平,还是平衡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劳动力过剩的一个最重要的经济空间.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资源在全球的重新配置。但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三大主要资源(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利用都受到制约,尚不能实现优化配置,直接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在城乡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既定条件下,中国现在进行的结构调整导致的主要不是周期性或摩擦性失业,而是结构性失业,即现有城乡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不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李建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96级博士生100015)我国经济属于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经济,同时,由于对人力资本开发投入长期不足,又呈现出人力资本积累相对不足的特点。这种劳动力过剩与人力资本积累相对不足的矛盾所导致的巨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发展中国家,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严重危害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制度障碍,倡导在现阶段我国政策逐渐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发展中国家明显存在三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不同,人力资本起决定作用。本文从三元经济模型中劳动力无限供给出发,在理论上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但由于人力资本障碍等原因,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发展中国家明显存在三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不同,人力资本起决定作用.本文从三元经济模型中劳动力无限供给出发,在理论上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但由于人力资本障碍等原因,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城乡二元教育与劳动力异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研究我国二元经济下城乡教育差异对劳动力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投资体系使城乡二元经济放大地投射到教育领域,引起城乡教育一系列不对称,形成二元教育.在二元教育下,农村学生接受较低质基础教育,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对生产技能掌握不足;同时在进入更高层次教育的选拔考试中处于劣势,在受教育的质量和数量两方面都低于城市学生,最终导致低生产率,形成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在二元经济下,应对农村教育实行倾斜性政策,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弱化城乡教育二元化,逐渐消除城乡劳动力整体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自然的历史过程,任何政府都不应该人为地阻滞这一历史演进过程,而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适时推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在促进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的社会责任不是减轻而是更重了,在劳动力转移开始引起整个社会巨大变革的今天,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为依托,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肖卫 《经济前沿》2010,(3):33-40
基于分工演进和交易效率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并运用中国改革30年的经验检验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认为:交易效率与专业化水平提高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的发展战略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优先发展工业、劳动力流动限制等工业化、城市化倾向的政治因素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城乡生产函数差异的特征事实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利用我国各省1997—2009年数据研究城乡劳动力比、固定资产比、人力资本比、农业中间品投入、工业化和第三产业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乡要素生产率与城乡要素配置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决定性作用;城乡劳动力比的增长明显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人力资本比、固定资本投入比、农业成本、以及相邻地区间的相关性都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村的物质资本投入,各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努力对邻近省份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尽管中国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的规模持续增长,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依然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并且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也没有带来城乡工资差距的均等化,相反中国的城乡差距、城市内部本地职工与外来职工的工资差距都是持续扩大的。对于这些与传统理论相悖的"谜",本文借助于城乡分割的经济政策的内生决定机制来解释。本文认为,从绝对禁止到逐渐松动,城乡分割的经济政策的演变是倾向城市居民利益的决策结果。改变这种从城市利益出发、由城市单方面制定人口流动政策的局面,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的转变才能够实现。而这种转变既有利于促进整体经济的增长,又有利于实现城乡平等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为扩大趋势,但由于各地区城乡发展条件的差异,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变化也表现为不同的类型。本文通过将反映各地区收入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划分为城乡高度协调型、城乡中度协调型、城乡低度协调型、城乡低度扭曲型、城乡中度扭曲型和城乡高度扭曲型共六种类型。各地区在1985-2006年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类型也并不是全部保持不变的,表现为有的地区城乡扭曲程度加剧,有的地区缓解,有的地区时而扭曲加剧、时而扭曲缓解,从而衍生为十种变化类型。这为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政策措施,而是依据不同的城乡收入差距地区类型,有所侧重的治理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关系到工业化、城市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必须坚持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农民工为责任客体和社会第三方服务组织为责任相关者的原则,系统构建起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可协调性的政策支持网络,有针对性地解决与创业有关的机制、服务、投入、融资、培训、文化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上和实践构建上合理地制定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民工创业成功。  相似文献   

16.
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非参数逐点回归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1987-2008年我国的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采用非参数逐点回归估计方法,估计了我国的教育投入、教育产出、城市化水平、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和政府经济行为等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刻画了各影响因素关于自变量系数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表明:各影响因素关于自变量系数的逐点估计结果共有四种类型:"倒U型"、"U型"、"上升型"和"下降型";各影响因素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有积极的作用,但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水平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原因,当今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既能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又能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农村和城市均得到良性发展。而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合理流动,必须提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金融自由化通过如下机制影响农民相对收入水平:经济增长、金融服务、金融发展和金融危机。转轨经济的特殊性使上述4个渠道都使农民相对收入增长受到不利影响。经济增长的再分配效应是不确定的。在转轨过程中,国有经济和国有银行从农村地区大规模撤退,减少了农民的金融机会和金融服务。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农民分享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外部性的难度提高。金融危机的再分配效应更是不利于农民。综合效应是,伴随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农民金融机会集合变窄,城乡收入差距快速扩大。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一体化理论及规划实践:以浙江省温岭市为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朱磊 《经济地理》2000,20(3):44-48
随着社会经济主为革及其引发的城乡关系转变,传统以城市为中心的规划模式已愈发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城乡发展的需要。在上些经济发达地区,相继进行了城乡一体化规划或类似的规划实践。本在阐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在温岭的工作实践,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理念 、程序及内容作了尝试性探讨,并指明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化在城乡关系中的作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雯  吴楚材 《经济地理》1995,15(3):25-29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在协调城乡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使大量农业剩余动力滞留在农村和土地上,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城乡差别扩大,城乡对立加剧。城市化是解决城市矛盾的根本途径。加速城市化,首先必须转变几个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城市化发展观,不能因为就城市人口会蛔财政负担,农民进城会带来社会冲突等问题,就不搞城市化。其次,不论大,中,小城市都应在吸收农村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